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引言 随着宽带业务的持续发展.承载网骨干层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带宽压力。同时.路由器100GE端口需求开始出现,10G/40G传送承载网已经不能满足超宽带和100GE端口的需求.在骨干层实现100G传输已经是网络建设的主流。100G波分传输的工程应用需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4,(11):36-37
云计算、流媒体、LTE等新兴业务及技术的涌现对宽带传送提出了更高需求,在100G刚刚迈入黄金发展期之时,400G技术曙光已经初现。 随着网络应用和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流量呈爆炸式增长,全球各大运营商的网络都倍感压力,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部署更大容量的路由器,扩容网络容量。400G核心路由器的超大带宽和高扩展性成为应对流量增长的关键技术。2013年,沙特运营商Mobily部署全球首个400G路由器平台之后,400G产品逐步从测试走向商用。  相似文献   

3.
《电信网技术》2014,(1):42-42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日前宣布,2013年8—12月,华为400G核心路由器在全球获得了53个客户的认可,并在运营商干线网络规模投入商用,帮助全球客户应对大数据流量的挑战,引领全球IP骨干网全面进入400G时代。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网络以IP为中心,同时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视频的融合网络。随着IPTV等视频业务和P2P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宽要求越来越高。根据中国电信估计,未来5年我国干线流量年增长率依然高达56%~80%。随着40G和100G系统的部署,如何进行40G/100G的测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思博伦通信赵隽琪所撰《思博伦通信40G/100G测试解决方案》一文首先对40G/100G的测试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介绍了业界领先的Spirent TestCenter 40G/100G测试解决方案。Spirent TestCenter 40G/100G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测试功能和精确的测试结果,能够帮助客户缩短40G/100G系统的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把产品快速推入市场。  相似文献   

5.
《数据通信》2010,(5):34-34
上海贝尔近日推出100G IP解决方案.为中国电信进行了7750业务路由器(SR)100G以太网接口卡的首次现实环境演示。该演示验证了该业务路由器具备支持100Gbps下载速率连接扩展的深厚实力及借助100G以太网接口卡在整个运营商网络中广泛部署的可行性.有助于将IP核心网加载到适应业务需求的边缘和城域网络中,表明上海贝尔的100G解决方案在业务边缘已经可以应用,将有助于超级宽带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电信网技术》2011,(10):90-90
近日,阿尔卡特朗讯已经选择思博伦通信的解决方案对其新型FP3400G网络处理器的性能进行商业发布前的测试。SpirentTestCenterHyperMetricsmX40/100G所具备的能力使阿尔卡特朗讯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下使用大规模服务和流量,对其基于FP3的业务路由器模块进行全面的测试。阿尔卡特朗讯业务路由器产品...  相似文献   

7.
对三层交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路由器处理的速度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已经渐渐成为网络的瓶颈。随着网络间数据流量的急速增长,性价比很高的三层交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三层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兴通讯技术》2011,(4):57-57
【本刊讯】2011年6月14日,中兴通讯宣布其自主研发芯片的100G集群路由器顺利通过"EANTC 100G以太网路由器性能和扩展性独立测试项目"的严格检测,成为首家通过欧洲高级网络测试中心(EANTC)100G测试  相似文献   

9.
1.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将使3G网络面临压力 尽管3G已经商用10年,但20lO年3G网络可能将首次面临移动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相似文献   

10.
1 3G网络发展初期,流量是主要关注点中国3G网络刚刚起步时,智能手机品种少、价格高,发展的用户多为数据上网卡用户,且营销策略主要是包时长套餐,导致数据流量逐日递增,少量用户消耗了大量带宽,P2P流量占比较高,一半以上的上网用户月流量超过500Mbit/s,3G最忙扇区一半以上在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11.
《数字通信世界》2011,(12):27-27
随着云计算、视频应用、社交网络等业务应用的兴起,互联网上的流量增长迅猛,激增的流量使IP骨干网和城域网对路由性能提升的需求不断高涨,面向"100G平台"的新一代路由设备逐渐成为应用热点。针对云时代的高端路由器应用需求,H3C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基于100G平台的新一代核心路由器产品——CR16000系列,  相似文献   

12.
联网内容消费正在驱动流量的增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连接到IP网络的设备数量将是2015年全球人口数量的2倍,从2010年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届时每秒钟将有100万分钟的视频内容跨网络传送!这一趋势使得核心网络端口的演进从1G和10G向40G和100G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上海贝尔首次演示100G IP 及光传输联合方案:上海贝尔日前在北京进行了全国首次100G IP及光传输联合解决方案的现实环境演示。上海贝尔副总裁、有线产品能力中心负责人桑须雷介绍,此次展示的是一个由EPON/GPON和1G/10G共平台、T比特容量的路由器和商用的100GOTN/WDM光传送平台构建的未来宽带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14.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3,(23):35-35
中国电信对于网络的IP化演进非常重视,为了提升其网络对于LTE业务的承载能力,IPRAN的部署要求引入100G路由器平台,这充分考验了各厂商在100G技术上的研发实力。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为满足GE/2.5 Gbit/s/10 Gbit/s等大颗粒数据业务的传送需求,并降低网络建设成本,IP Over WDM成为近期各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技术之一.IP Over WDM又名光因特网,它是由WDM系统和路由交换组成的数据通信网络,其核心是充分利用WDM技术引入的巨大传送带宽和高速路由器交换机的强大交换能力,在IP层与光层之间合理地实现流量工程、保护恢复、QoS和网络管理等优化配置,构筑一种简单高效的网络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数字通信世界》2012,(10):33-33
PMC公司近日在2012中国通信展上推出了PM5442 META120G,这是业界目前端口密度很高的10G,40G,100G融合的电信级以太网及OTN成帧器解决方案。云计算、视频流以及无线数据应用每十八个月将网络流量翻番一倍。在此情况下,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及路由器之间的互联需要高密度的10G,40G,100Gb/s的接口卡。PM5442 META 120G作为PMC公司Metro OTN功能强大的系列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助力实现高密度电信级以太网、OTN线卡与IPoDWDM在运营商交换机及路由器、P-OTP及PTN设备上的整合。OTN助力实现分组流量与光连接的无缝融合。META 120G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2010,(19):90-91
上海贝尔近日正式推出其创新的100GIP解决方案,为中国电信进行了7750业务路由器(SR)100G以太网接13卡的首次现实环境演示。该演示验证了该业务路由器具备支持100Gbps下载速率连接扩展的深厚实力,同时也验证了借助100G以太网接口卡在整个运营商网络中广泛部署的可行性,有助于将IP核心网加载到适应业务需求的边缘和城域网络中。  相似文献   

18.
《电信网技术》2010,(10):5-5
上海贝尔近日正式推出其创新的100GIP解决方案,为中国电信进行了7750业务路由器(SR)100G以太网接口卡的首次现实环境演示。该演示验证了该业务路由器具备支持100Gbit/s下载速率连接扩展的深厚实力,同时也验证了借助100G以太网接口卡在整个运营商网络中广泛部署的可行性,有助于将IP核心网加载到适应业务需求的边缘和城域网络中。  相似文献   

19.
《通信世界》2004,(8):52-52
近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委托数据通信设备著名专家组对港湾的PowerHammer系列高端路由器(P640/P320/P160)进行了进网评审。在此之前PowerHammer以优异的性能和完善的功能通过泰尔实验室的入网测试,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权威机构基于10G平台的路由器测试所有项目。经过与会各著名专家严谨细致的评审和研究,一致认为,PowerHammer系列高端路由器完全具备进网条件,建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按照审批程序颁发进网许可证。这表明港湾网络作为国内主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核心路由器技术领域填补了国内10G技术平台的空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  相似文献   

20.
金浩 《通信世界》2014,(32):37-3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近年来运营商网络上承载的数据业务流量飞速发展,对中国移动来说,其数据业务的收入占比也是逐年提高。四网协同指的是以TD-LTE技术为主导,中国移动的2G/3G/WLAN/4G四网协同的技术。其中2G网络承载语音和小流量数据业务;3G网络承载手机数据业务,分流2G数据流量;WLAN网络承载PC和手机的数据流量,延伸3G网络覆盖;4G网络承载未来大流量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