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海滨 《热力发电》2012,41(12):61-64,67
基于对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390 MW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不能达到性能考核指标要求的原因分析,进行了主控制系统选择转速控制模式以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响应速度、在自动负荷控制回路中减小调频死区和加大调频幅度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响应时间为1~2 s;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的45 s内,实际一次调频量超过了理论调频量(随转速变化的函数值)的70%,完全满足电网调度对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掺烧褐煤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时出现负荷响应滞后、积分贡献电量超标、经常出现反向调节的问题,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及现场调试,提出了掺烧褐煤机组有关一次调频的优化控制方案,总结出一次调频优化调试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如汽轮机转速测量精度等。优化后的控制方案涉及到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协调控制系统(CCS)等子系统,增加了DEH中一次调频前馈分量的实际负荷指令非线性修正,汽机主控中主汽压力偏差动态分离,即当一次调频动作时,汽机调门不会因压力偏差大而出现反向调节,导致积分电量超标。优化后的控制方案通过现场全负荷段的一次调频模拟试验和实际运行检验,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爱国  尚勇  康静秋 《热力发电》2012,41(12):43-47
分析了使火电机组协调控制品质较差且不能达到自动发电控制(AGC)性能考核指标的原因.采用分项动态自适应前馈技术和基于一次调频功能的AGC控制方案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应用于国投天津北疆电厂1号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中.结果表明,机组在500~1 000 MW之间以20 MW/min的速率AGC变负荷时,机组负荷动、静态偏差均小于1%,主蒸汽压力偏差小于0.4 MPa,主蒸汽温度偏差小于6℃,微过热点蒸汽温度偏差小于10℃,AGC综合指标系数KP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阳西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一次调频控制功能存在的发电机出口频率与电网辅助系统考核频率的差异、频率变送器精度偏差、机组负荷小幅波动时一次调频动作准确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减小一次调频的动作死区等优化,优化后一次调频动作正确率达到99.92%以上,合格率考核电量为0。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东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管理规定》的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应小于或等于3 s、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开始时的45 s内机组出力实际调节量应达到理论调节量的70%以上、一次调频稳定时间应小于60 s的要求,以及依据机组一次调频实际贡献电量(频率越限期间机组发电出力偏离原计划曲线的积分电量),对河源电厂超超临界600 MW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考核,发现一次调频存在响应速度较慢、调频幅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对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频差信号的选取方式、汽轮机主控及负荷闭锁控制逻辑等进行了优化.频差实际响应结果表明,优化后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能够满足广东电网一次调频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华北电网两个细则对AGC和一次调频的指标要求,对调节性能与一次调频考核指标等进行了说明。根据超临界机组的特点,对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分为上层控制系统和下层控制系统,对上层的汽轮机主控、锅炉主控、压力控制回路进行了优化,对下层的给水系统、凝结水、磨煤机风门控制系统进行了修正,提高了调节性能指标;同时对一次调频回路进行了技术优化,减免了一次调频考核。试验数据证明优化措施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瓦明达 《广东电力》2013,(12):116-119
针对台山电厂3-5号机组一次调频响应不足的问题,分析了机组一次调频控制逻辑,指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设计存在不足。提出逻辑优化策略:汽轮机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和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同一频率差信号;将负荷修正量加至负荷设定值回路;将转速不等率由5%修改为4.5%,以提高负荷增量。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试验结果验证了经过控制逻辑优化后,机组一次调频技术指标能满足电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依据近半年某省电网一次调频运行情况,该电网频率在49.92~50.07 Hz波动。参考某350 MW超临界机组近3个月的一次调频考核报表,发现该厂一次调频存在响应速度较慢,调频幅度不足等问题。为此,对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中转速差信号传递的算法块内部参数进行修改,取消CCS侧一次调频指令回路的滞后功能块,增大CCS侧一次调频指令回路的速率限制值,减小一次调频死区,并增加主蒸汽压力对一次调频贡献量的修正,对负荷闭锁控制逻辑等进行优化。实际考核结果表明,优化后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满足该省一次调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和外电入鲁在山东电网占比不断地增加,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主管部门对省内并网机组一次调频动态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承担调频、调峰主力的火电机组面临更为严厉的考核,特别是在冬季供热季以保民生供暖为主,导致调频性能合格率整体偏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在大抽汽流量条件下能快速提升一次调频负荷补偿速度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和曲线变化分析不同的压力、负荷条件下机组运行特性,制定针对性控制方案和策略,采用模拟仿真与火电机组运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最终实现提升一次调频负荷反应速度的目标。该控制策略在德州700 MW机组大抽汽流量下得到成功应用,通过调节频率偏差一次调频补偿负荷,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满足了山东电网“两个细则”考核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可在北方供热机组进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网运行的火电机组需时刻保持电网频率稳定和电网能量的供需平衡,则火电机组需不断改变负荷来满足电网一次调频的要求。因此,针对米东电厂300MW CFB机组,在分析其一次调频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控制策略,提高了机组动态调节特性、满足电网"两个细则"的考核要求,在全疆电厂一次调频考核中评价优秀,并获得持续积分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