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护理分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1例和对照组191例.对照组患者由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由护士依照执行.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ADL得分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给予相应的护理.针对不同护理级别的服务要求为2组患者实施相同的护理服务措施,同时将各护理级别的服务要求以书面形式公示给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住院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直接护理内容和时间测定表》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观察组直接护理时间、基础护理得分、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ADLⅢ级43例直接护理时间、基础护理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嘱Ⅰ级168例(P<0.01),但分级护理的满意度得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211例3种护理分级方法的护理效果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应用ADL评分表进行护理分级,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细化护理等级对护理质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应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疾病的特点制定护理级别的评定标准,明确服务标准,由责任护士组织实施。选择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医嘱执行护理等级,观察组按细化护理等级为患者提供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定总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用护理等级细化标准实行分级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眼科病房的分级护理质量,探讨医护协助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细化眼科病房分级护理的效果,为细化眼科病房分级护理寻找一种最合理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12月本院眼科收治的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其中,医生采用传统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常规分级护理标准实施分级护理的102例眼科患者为对照组;另外102例患者采用医护协助的形式应用ADL评分,结合眼科各种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病情,完善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并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协助进行动态ADL评分评估,对患者护理级别进行动态调整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协助应用ADL细化眼科病房分级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分级方法,它改变了以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经验分级护理的方法,医护协助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情提供相应护理,科学地量化了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具有合理性和规范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在分级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由护士执行护理级别划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参照患者的ADL得分情况确定患者应采取的护理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通过《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并使用《住院患者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评价和分级护理评价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25,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通过ADL评分表进行分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我院分三批在全院所有临床科室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法 1.医护合作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实施三级五等护理服务.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主导下,各病区医护人员根据专科特点并结合病种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培训相关知识使医师和护士共同掌握标准,从而使患者的护理级别更加合理、规范,分级护理的准确率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ADL量表准确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将护士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评估和医生的病情评估相结合,划分护理级别为三级五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订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方法]应用Delphi法对19名护理专家和15名医疗专家进行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工作流程的2轮专家咨询。[结果]护士决策分级护理分为准备、评估、决策、调整4个步骤;决策护士通过判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依据分级标准独立做出级别诊断,并下达在分级护理护嘱单上;某些特定情况护士无法决策护理级别时,与医生进行病情讨论后共同决议。[结论]制订并规范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工作流程,体现工作步骤关系并提供操作标准,使护理工作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实施分级护理后对基础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内、外科系统不同病种的病房四个,将新入院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由医生开写护理级别医嘱,观察组由护士采用ADL量表进行病人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估,根据得分确定病人的护理级别,并将各护理级别的服务要求以书面形式公示给病人。采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住院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所得结果经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211例)病人基础护理得分、病人对分级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91例)(P<0.01);(2)观察组ADLⅢ级病人的基础护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嘱I级病人(P<0.01),但两者分级护理满意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应用ADL量表对病人进行护理分级,能达到分级护理的要求,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级别评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分级护理级别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分级护理标准和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120例住院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评定,然后将评定结果与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进行比较.结果 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与标准护理级别及Bartbel指数分级之间存在有较好的一致性,其Kappa值分别为0.862,P<0.01;0.61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护士开具的分级护理级别符合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要求,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应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分级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内外科两个病区,按病人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由医生开具护理级别医嘱,护士实施常规分级护理;实验组由医生开具护理级别医嘱,护士按医嘱实施病情观察,同时护士根据ADL评分落实分级护理。采用"分级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收集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级护理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57-3758
研究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由护士按照医生决定的护理级别医嘱护理,试验组由护士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执行合格率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58(77.33%),明显低于试验组73(9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级护理标准在病区公示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护士严格落实各级别护理常规,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方法:在病区公示分级护理标准内容并评价。结果:患者、护士对分级护理标准公示实施满意情况及公示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结果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区实施分级护理公示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打造高质量护理服务品牌,构建和谐医院、和谐护患关系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综合性医院的223例成年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来对患者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现行标准遵医嘱进行分级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基础护理评价标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直接护理项目和时间>作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相同护理级别之间,以及相同的病情观察级别,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直接护理时间、满意度、基础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一级病情观察,不同ADL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满意度、基础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一级护理、不同ADL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满意度、基础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的需求具有个体化特征;现行的分级护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医护共同制定分级护理级别能体现不同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需求,在目前人力资源紧缺的现状下,能使护士的时间分配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评价体系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急诊护士能级框架,能级准入标准和各能级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培训内容、考核标准,实行分小组和分层次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各级别护士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培训后,急诊各级别护士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均P 〈 0.05)。结论应用急救技能能级评价体系指导护士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急救理论及技能,使护士能更好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对患者分级护理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为临床护理提供较为客观、准确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对63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对188例住院患者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进行一、二、三级护理登记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住院医师对各护理级别的内容及要求掌握不确切;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医师多用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影响护士规范化的护理行为。结论住院医师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应补充完善标准护理分级的内容,以人为本,确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依赖程度,突出个体差异与针对性,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更贴合住院患者实际生活护理需求的护理级别分类方法,为分级护理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内科、外科住院患者共502例,医生按常规开分级护理医嘱,责任护士应用Barthel指数对住院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和护理分级,并采用生活护理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结果 502例患者中,医嘱护理分级与ADL护理分级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rs=0.209,P<0.01);生活护理需求排序在2种分类方法中差别不大,但ADL护理分级方法比医嘱护理分级法与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一致性程度更高.结论 与医嘱护理分级相比,ADL护理级别分类法更能体现住院患者生活护理需求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定量了解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每日所需的护理时间,探讨其与分级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完善老年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记录法对安徽省某大型综合医院医养结合老年科进行了连续7天、以满足232名老年患者全部护理需要为目的的护理操作内容和时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护理级别、相同ADL分级的老年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护理级别、不同ADL分级的老年患者每日所需要的直接护理时间及总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L评分能直接反映老年患者对直接护理的需求,能有效提示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应的实际护理需求。建议在老年科由医生确定老年患者分级护理的I、II、III级,再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应用ADL量表进行A、B、C分级,即将老年患者划分为IA、IB、IC、IIA、IIB、IIC、IIIA、IIIB、IIIC 9项护理等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高心内科病人和护士双方的满意度。【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心内科病人2280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由责任制护士依据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并根据评估结果对病人实施分级护理;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心内科病人2076例作为对照组,遵医嘱按常规实施分级护理,采用分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估2组病人的护理工作质量,并将护士参加基础护理的数量、质量与责任制奖金系数挂钩,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2组病人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组基础护理考核得分、患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DL评估量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分级可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分级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内、外科2个病区554例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7例。对照组由医生开具护理级别医嘱,护士实施常规分级护理;实验组由医生开具护理级别医嘱,护士按医嘱进行病情观察,并根据ADL评分落实分级护理。采用“分级护理质量标准”进行两组分级护理内涵质量的比较。结果刚入院患者医嘱一级护理中89.47%患者ADL评分≤40分,有重度功能障碍;医嘱二级护理中20.17%患者ADL评分≤60分,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79.83%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医嘱三级护理中100%患者生活能够自理。按医嘱护理分级和ADL评分分级两种分级方法对一、二、三级护理评估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41,615.11,510.77;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卫生[(14.40±0.87)分比(13.96±1.37)分]、导管护理[(15.00±0.06)分比(14.73±0.78)分]、压疮预防[(14.99±0.12)分比(14.46±1.16)分]、安全护理[(19.93±0.35)分比(19.12±1.39)分]和掌握病情[(24.55±0.72)分比(23.58±1.39)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1,5.63,7.64,9.25,10.15;P<0.01);两组床单位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2±0.88)分比(9.01±0.77)分;t=0.06,P>0.05]。结论护理人员运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有利于提高分级护理内涵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结合肿瘤内科疾病特点制定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实施分级护理后对分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肿瘤内科226例患者(医师根据病情等级确定护理等级)为常规护理组,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服务;选取2016年1~6月肿瘤内科238例患者(医师根据科室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确定护理等级)为细化护理组。住院7d后应用分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患者对分级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细化护理组分级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患者对分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应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科学的评定患者自理能力等级,是落实护理分级行业标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医护合作依据病情等级和自理能力等级细化科室分级护理标准,体现专科特点,改进后的护理分级方法更加符合患者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提高骨科病人和护士双方的满意率。[方法]将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骨科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形式,依据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 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值和病情细化分级护理等级,同时细化不同等级护理病人的基础护理项目和基础护理执行人及执行时间,并制定质量检查标准,将护士参加基础护理的数量、质量与优质护理专项奖励基金挂钩;将2012年同期收治的骨科病人作为对照组,遵医嘱按常规实施等级护理。[结果]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病人满意率、护士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依据病情和 ADL 评分细化骨科分级护理等级,落实基础护理,可进一步深入、持久、扎实地推进优质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