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幸福  张雅薇 《中医学报》2011,26(3):301-302
目的:总结著名中医骨伤学家刘寿山先生独特的"刘氏治筋八法"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刘老的"拔、戳、捻、散、捋、顺、归、合"八种手法的综合方法治疗运动性腰部筋伤.结果与结论:刘寿山先生的"治筋八法"具有和缓细腻,柔中寓刚,刚中藏巧的特点,运用于运动员腰部筋伤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腰部筋伤包括腰部扭挫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等,是目前大众化、年轻化的多发疾病之一。常用的西药及手术疗法大多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同时部分患者畏惧手术治疗,为此,探寻一种副作用小且效果更为突出的治疗思路尤为关键。王庆甫教授作为清宫正骨的传承人,基于四十年临床经验创立了“三分法”,将腰部筋伤分为“伤肉、伤筋、伤骨”3个阶段,诊断时不仅仅关注MRI、CT等诊断报告,也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手下触诊的感受,将辨证论治思维运用于腰部筋伤的诊断中,诊断更为明确。治疗时每个阶段治疗方案不同,最终效果更为突出。本文就三分法展开介绍,并探讨三分法治疗腰部筋伤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期提高腰部筋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动静结合"理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之一,但是在筋伤的治疗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动静结合"的历史渊源、涵义着手,探讨其在筋伤中的指导意义,并提出筋伤中"动静结合"的应用方法,强调"动静结合"在筋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最早的医疗活动之一,同时又是一门独立而有发展前途的医疗学科.在如今的骨伤临床中,推拿手法仍是治疗筋伤疾病的首选方法.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及对推拿的不断思考,基于先贤对筋特性的认识,对推拿手法与筋伤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筋伤是指因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俗称伤筋,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除了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外,针刺对筋伤的治疗亦有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续经接骨温经散治疗筋伤骨损中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用续经接骨温经散适量,20%乙醇浸湿外敷,每日浸20%乙醇一次。结果:298例患者全部消除了肿胀,恢复功能,时间最短3天,最长21天,平均11.5天。结论:续经接骨温经散具有续筋接骨、温筋通络、活血消肿之功效,对筋伤骨损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军  罗杰  赵国东  高景华 《中医学报》2011,(9):1048-1051
目的:探讨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孙树椿首席研究员的学术人生.方法:收集孙树椿学习成长、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医风医德等材料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孙树椿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多有成就,尤其是在骨伤科筋伤疾病方面很有建树.结论:孙树椿中医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角度,对郭剑华主任中医师在筋伤疾病治疗中的辨证用药特色进行了学术经验总结,结论是:①筋伤疾病虚为本,治本重在补肝肾;②血瘀气滞贯其中,活血调气建奇功;③筋伤病症多疑难,善用虫药显效验;④临症疼痛治其标,中药止痛显奇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浙派中医章氏伤科诊治筋伤的学术经验,丰富章氏伤科学术思想,弘扬浙江中医骨伤流派。[方法] 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收集整理章氏伤科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相关古代骨伤医籍,结合章氏后人访谈记录,全面真实地反映章氏伤科诊治筋伤的经验与特色。[结果] 章氏伤科论治筋伤以“和合”学术思想为总则,识病强调“一体三辨”,建立了以整体观为核心,辨病、辨证、辨位相结合的理论体系;治病推崇“杂合以治,法推综合”,提出“内调脏腑气血,外治筋骨经络”的治疗准则,其用药重气血,顾兼邪,分部位,突出“破、和、养”三期辨证用药原则,其针法注重“气血经筋骨同治”,其理筋手法强调“三精”原则,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理筋十法,其功法遵循“筋骨互用、动静互补”理念,创立“十二经筋拉伸功法”;防病注重“防治结合,心身同治”,提出“筋伤十八字防治法则”。[结论] 章氏伤科博采众长,守正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筋伤理论体系,进一步充实了章氏伤科学术内涵,对推动浙派中医和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呈祥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教授 ,五版教材《中医筋伤学》副主编 ,中医骨伤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他师承刘寿山教授 ,临证实践30年 ,师学渊源而又自成一家 ,对从学者也毫无保留 ,倾囊以授。笔者当年实习时蒙师不弃 ,略有所得 ,后于工作和学习中验之临床 ,效验彰著。现整理出来 ,以供同道参考。1 手法要则孙师认为手法应简洁实用 ,掌握基本手法 ,领会贯彻“柔”、“圆”、“绵”、“巧”的基本原则 ,便能知常达变 ,不必追求手法的花哨繁杂。“柔”是指手法本身要柔和 ,“柔”才能使受术者无明显疼痛感而放松。放松一则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跟腱牵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方法:对13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首先进行跟腱牵引,待跟腱延长下行后再行跟腱断端直接吻合。结果:经过6个月-2年的随访按Arner-d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9例,良4例。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术后肌力及功能恢复良好,但存在牵引早期局部疼痛较剧,须加强镇静止痛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了骨骼肌和气动肌腱的力学特点,确定以能模拟肌肉运动的气动肌腱作为肌腱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元件,并开发肌腱生物反应器的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细胞培养室及换液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采用鸡的趾深屈肌腱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肌腱。通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实验表明:整个肌腱生物反应器系统运行良好,并能成功培养组织工程肌腱达12周。  相似文献   

15.
Hoffer  M. Mark 《JAMA》2007,298(23):2797-27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6例跟腱断裂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采用改良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断裂的跟腱,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以上,平均18个月.根据Amer-Lindbolm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评价结果:优41例,良4例,差1...  相似文献   

17.
林伟明  廖红兴  梁传兴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351-135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两类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8例(完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叉7例,自体腘绳肌腱+异体肌腱重建后叉7例,自体腘绳肌腱+腓骨长肌腱重建后叉4例)接受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治疗的患者作为自体组,将另24例接受异体肌腱重建治疗的患者作为异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稳定性评分(KT-1000)以及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检测结果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及康复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效果与安全性良好,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分为A组:自体肌腱移植重建25例,B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21例.术后进行临床体检及前/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膝关节应力X线片、髌骨轴位片及MRI等相关检查,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2.4个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与自体肌腱重建ACL的疗效相近,是重建ACL良好的移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民间经筋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古代的经筋学理论,已从基本理论到临床实践统一方面,初步构成古代经筋疗法模式,但比较简单。民间经筋疗法是在经筋学说的指导下,在民间"捉筋"的基础上,总结出100多个定位准确,得气显著,治疗起效迅速的经筋穴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