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泰教授根据中医筋伤学理论,在冯天友老先生脊柱旋转复位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形成独特的治疗方法,即定点旋转提拉法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理论与临床并重,医生与患者协同,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2.
按动推拿流派创始于1958年北京按摩医院建立之初,是北京按摩医院以张震为代表的医家们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而形成的以动静结合为特点的推拿流派.按动疗法是北京按摩医院的特色推拿手法.其在治疗筋伤疾病上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疗效显著.按动疗法在治疗筋伤的手法上应注重3个方面:意、气、力,松、顺、正;按动结合,平衡阴阳;医患配合,按...  相似文献   

3.
筋伤手法是治疗筋伤疾病的常用外治法,平乐郭氏筋伤手法治疗软组织疼痛颇具特色,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为了加强筋伤手法的学术交流,促进筋伤手法创新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正骨》杂志、《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承办的“平乐郭氏筋伤手法诊疗软组织疼痛学术研讨会”拟于2013年8月在洛阳召开。  相似文献   

4.
岳阳张氏正骨在发展过程中,基于"筋骨并重"的正骨理念,强调"治筋"在骨科临床中的重要性,将"筋骨并重"的理念贯穿于骨伤治疗的各个环节,包括辨证、手法、用药、手术、康复及护理等各个阶段,发展了中医筋伤理论及一系列"治筋"方法,并逐步形成"手法+微创+中药"三位一体的治筋体系。分析张氏正骨"治筋"理论源流及发展,简要介绍张氏正骨治筋技术体系中主要的特色技术与方法,认为张氏正骨治筋思路及其技术体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骨折,除了要有正确的手法复位及药物的治疗外,必须采取动静结合的治疗方法,因其恰当与否,对骨折的预后有绝大的关系。在治疗原则上,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动静必须互相结合,这是中医治疗骨折的主导思想之一。动静结合,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1.理伤手法,2.夹缚固定,3.早期活动,4.功能锻炼。如果动静结合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著名中医骨伤学家刘寿山先生独特的"刘氏治筋八法"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刘老的"拔、戳、捻、散、捋、顺、归、合"八种手法的综合方法治疗运动性腰部筋伤.结果与结论:刘寿山先生的"治筋八法"具有和缓细腻,柔中寓刚,刚中藏巧的特点,运用于运动员腰部筋伤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姜幸福  张雅薇 《中医学报》2011,26(3):301-302
目的:总结著名中医骨伤学家刘寿山先生独特的"刘氏治筋八法"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刘老的"拔、戳、捻、散、捋、顺、归、合"八种手法的综合方法治疗运动性腰部筋伤.结果与结论:刘寿山先生的"治筋八法"具有和缓细腻,柔中寓刚,刚中藏巧的特点,运用于运动员腰部筋伤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筋为先,以衡为用"是在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体系指导下拟定的筋骨病的治疗原则。筋骨生理功能是维持膝关节平衡及灵活运动的基础。膝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外伤、退变等因素致膝部筋伤,进一步发展可累及骨与关节。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及诊疗也主要体现在筋骨方面。特别是针对"筋滞骨错"的手法治疗,首先需要松筋,调理与疏通膝部相关的肌肉、肌腱、韧带等周围软组织,然后再对骨与关节进行整复。因此,"筋滞骨错"理论中"以筋为先,以衡为用"的治疗理念应贯穿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究中。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20,(3):520-523
"以筋为先,以衡为用"是在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体系指导下拟定的筋骨病的治疗原则。筋骨生理功能是维持膝关节平衡及灵活运动的基础。膝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外伤、退变等因素致膝部筋伤,进一步发展可累及骨与关节。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及诊疗也主要体现在筋骨方面。特别是针对"筋滞骨错"的手法治疗,首先需要松筋,调理与疏通膝部相关的肌肉、肌腱、韧带等周围软组织,然后再对骨与关节进行整复。因此,"筋滞骨错"理论中"以筋为先,以衡为用"的治疗理念应贯穿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究中。  相似文献   

10.
从中西医学角度阐述了"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基础,并从半脱位复合体理论的内涵和脊柱筋伤疾病的病理机制角度分析了脊柱筋伤疾病、骨错缝筋出槽、脊柱半脱位、半脱位复合体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医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筋伤病的理论基础在于"骨错缝、筋出槽",这与现代医学整脊手法治疗脊柱和脊柱相关疾病的"半脱位"理论基础有相似之处。提出现代医学整脊的半脱位复合体理论和中医推拿的"骨错缝、筋出槽"的提出均源于脊柱稳定性,脊柱推拿治疗脊柱筋伤病的机制在于恢复脊柱筋骨平衡,这将为中医脊柱推拿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院骨伤科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闭合性筋伤取得满意疗效。笔者就30例闭合性筋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在18~72岁。病程最短3d,最长11年,以1~12个月多见。有外伤史的24例,无外伤史的6例。急性筋伤8例,慢性筋伤22例。上肢筋伤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析浙派中医章氏伤科诊治筋伤的学术经验,丰富章氏伤科学术思想,弘扬浙江中医骨伤流派。[方法] 通过走访章氏伤科后人及传承人,收集整理章氏伤科现存手稿、验案等文献,查阅相关古代骨伤医籍,结合章氏后人访谈记录,全面真实地反映章氏伤科诊治筋伤的经验与特色。[结果] 章氏伤科论治筋伤以“和合”学术思想为总则,识病强调“一体三辨”,建立了以整体观为核心,辨病、辨证、辨位相结合的理论体系;治病推崇“杂合以治,法推综合”,提出“内调脏腑气血,外治筋骨经络”的治疗准则,其用药重气血,顾兼邪,分部位,突出“破、和、养”三期辨证用药原则,其针法注重“气血经筋骨同治”,其理筋手法强调“三精”原则,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理筋十法,其功法遵循“筋骨互用、动静互补”理念,创立“十二经筋拉伸功法”;防病注重“防治结合,心身同治”,提出“筋伤十八字防治法则”。[结论] 章氏伤科博采众长,守正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筋伤理论体系,进一步充实了章氏伤科学术内涵,对推动浙派中医和浙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查和萍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筋伤疾病的诊疗,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查教授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胸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筋伤疾病时,遵循补肝肾不忘调脾胃的理念,重视岭南独有的气候特点,善于使用藤类药、虫类药,辨证使用"去骨火方",合理应用药对组合,治疗筋伤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erber钉结合"动静结合"锻炼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例Herbert钉结合"动静结合"锻炼治疗单纯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随访时间6~10个月,中位数6个月,采用Mayo评分,其中优14例,良2例,影像学评估复位无丢失。结论 Herbert钉结合"动静结合"锻炼治疗单纯桡骨小头骨折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筋伤是指因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俗称伤筋,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除了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外,针刺对筋伤的治疗亦有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夹板外固定术是我国临床使用最多的肢体固定方法之一,早已得到世界的认可。晋.葛洪《肘后救卒方》首创用竹板固定治疗骨折,开拓了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凡由转脚凹之类不可夹缚,恐后伸不得"、"将绢片包之,后时时运动"奠定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骨折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角度,对郭剑华主任中医师在筋伤疾病治疗中的辨证用药特色进行了学术经验总结,结论是:①筋伤疾病虚为本,治本重在补肝肾;②血瘀气滞贯其中,活血调气建奇功;③筋伤病症多疑难,善用虫药显效验;④临症疼痛治其标,中药止痛显奇招。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角度,对郭剑华主任中医师在筋伤疾病治疗中的辨证用药特色进行了学术经验总结,结论是:①筋伤疾病虚为本,治本重在补肝肾;②血瘀气滞贯其中,活血调气建奇功;③筋伤病症多疑难,善用虫药显效验;④临症疼痛治其标,中药止痛显奇招。  相似文献   

19.
"动静结合"是中国接骨学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近年来,骨折治疗在理论、原则、方法上,中西学派竞相发展,观点日趋接近,与此同时,中国接骨学"动静结合"理念日益显示其先进性,对骨折治疗的指导作用愈加突出,对其认识也不断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制剂在骨伤科筋伤(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敷新伤膏,对照组内服活血止痛片加双氯芬酸钠胶囊.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81.70%,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60例四肢软组织损伤疗效分析,说明外敷新伤膏对软组织损伤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