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度增高的游离脂肪酸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协同对大鼠胰岛β细胞株INS?1凋亡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0.125 mmol/L棕榈酸和不同浓度的LPS(1、10、50 ng/mL)单独、联合作用INS?1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表达;棕榈酸和LPS(50 ng/mL)单独或联合刺激INS?1细胞24 h后,HPLC法检测中性神经酰胺酶(neutral ceramidase,NCDase)活性,ELISA法检测胰岛素分泌功能;并观察转染pEGFP?C3?NCDase重组质粒后,棕榈酸和LPS刺激的INS?1细胞凋亡率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棕榈酸或LPS(50 ng/mL)单独处理,对INS?1细胞凋亡及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影响,但两者联合可明显增加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P < 0.05)。棕榈酸联合LPS作用24 h后明显抑制基础胰岛素分泌(P < 0.01),对细胞内胰岛素含量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无影响。此外,棕榈酸或LPS单独刺激不影响INS?1细胞NCDase,两者联合则显著抑制其活性(P < 0.01);而高表达NCDase能明显缓解棕榈酸联合LPS诱导的凋亡和基础胰岛素分泌减少(P < 0.05)。结论:轻度增高的游离脂肪酸联合LPS可通过抑制鞘脂信号分子代谢的关键酶——NCDase活性,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并抑制基础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诱导离体胰岛β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3-5天的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和IFN—γ对胰岛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以及培养液中基础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NO含量、NOS活性、bcl—xl和bax蛋白表达以及DNA片段的影响。结果:IL—1β、TNF和IFN-γ联合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及DNA明显片段化,同时NO含量和NOS活性亦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bcl—xl表达下降和bax表达增强(P〈0.01),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细胞因子能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S活性从而增加NO的生成以及上调bax/bcl—xl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a2+-非依赖性磷酸脂酶A2(iPLA2)在人胰岛的表达及在胰岛素分泌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正常人胰腺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人胰岛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观察iPLA2在人胰岛中的表达情况;随机分组对照研究iPLA2选择性抑制剂溴烯醇内酯(BEL)对离体人胰岛的葡萄糖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人胰岛iPLA2高表达,与抗胰岛素染色分布一致,而外分泌腺很少表达;与对照组相比,BEL处理组胰岛素分泌反应明显减弱(P<0.01),BEL通过抑制iPLA2活性抑制了葡萄糖刺激引起的离体人胰岛胰岛素分泌.结论 iPLA2在人胰岛β细胞高表达并在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牛磺酸对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白细胞介素-1β(IL-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和IFN-以及牛磺酸对胰岛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培养液中NO含量及NOS活性以及DNA片段的影响。结果:IL-1β、TNF和IFN-γ联合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及DNA片段明显增加,同时NO含量和NOS活性亦明显升高(P<0.01);牛磺酸能阻断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NO可能是介导上述细胞因子引起胰岛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牛磺酸能够改善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S活性从而减少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氧化氮和Ca^2+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1-干扰素(IFN-1)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3-5d的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和IFN-1对胰岛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Ca^2+]i含量以及培养液中基础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NO含量及NOS活性以及DNA片段的影响。结果IL-1β、TNF和IFN-1联合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及DNA片段化,基础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降低,同时胰岛细胞[Ca^2+]i、NO含量和NOS活性亦明显升高(P〈0.01),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NO和Ca^2+,可能是介导上述细胞因子引起胰岛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芪对胰岛β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对大鼠胰岛β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和胰岛素的影响,以及黄芪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大鼠胰岛β细胞-RINm5F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细胞,STZ诱导细胞破坏,检测培养上清中NO水平;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进行细胞功能检测,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 10%和20%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均能显著减少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保护β细胞胰岛素分泌、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的增殖.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STZ所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有保护作用,对1型糖尿病具有防治作用.STZ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与NO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乐定置换物 (CDS)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和DNA酶联合消化法分离NMRI小鼠胰岛 ,RPMI1 640组织培养液过夜培养 ,采用MilliporeMultiscreen系统观察CDS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放免法测定孵育液中胰岛素及胰高糖素的浓度。结果  (1 )离体胰岛胰高糖素的分泌明显受葡萄糖浓度的抑制 ,CDS显著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 ,且抑制强度明显依赖于CDS的浓度。 (2 )离体胰岛胰岛素的分泌依赖于孵育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CDS明显刺激胰岛素的释放。Ca2 + 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 (2 5μmol·L- 1 )及K+ 通道开放剂二氮嗪(1 0 0 μmol·L- 1 )可显著抑制胰岛素释放 ,但其作用可被CDS废除。结论 作为咪唑啉受体的内源性配体 ,CDS可刺激离体胰岛胰岛素的释放 ,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对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功能和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胰岛原代分离培养,分为6组,培养1d:NC1组(5.6mmol/L葡萄糖)、FFA1组(0.25mmol/L)、FFA2组(0.5mmol/L);培养3d:NC2组(5.6mmol/L葡萄糖)、FFA3组(0.25mmol/L)、FFA4组(0.5mmol/L);每组6个样本,每个样本20个胰岛。采用RT—PCR扩增胰岛素、PDX-1、Bax、Caspase-3基因mRNA表达,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结果:①FFA1、FFA2组Insulin、PDX-1基因表达量、胰岛素分泌较NC1组明显下降,FFA1、FFA2组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及胰岛细胞凋亡率较NC1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FA3、FFA4组Insulin、PDX-1基因表达量、胰岛素分泌较NC2组明显下降,FFA3、FFA4组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及胰岛细胞凋亡率较NC2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抑制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其可能机制是FFA抑制胰岛素基因、PDX-1基因的合成,刺激胰岛细胞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并导致胰岛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用新生大鼠胰岛离体培养方法,观察了五肽促胃液素(G-5)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致胰岛B细胞基础分泌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①IL-1β能剂量依赖性抑制B细胞的分泌功能,IL-1β作用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②C-5能对抗IL-1β对B细胞功能的抑制,与单纯IL-1β作用组相比,加用G-5能使基础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③向IL-1β作用后的胰岛治疗性地给予G-5,能使抑制的B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恢复,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提示:G-5可能具有对抗IL-1β对胰岛B细胞毒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硝普钠(SNP)作为NO的供体,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SNP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丫啶橙染色、Wright—Giemsa染色、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作用,蛋白电泳法分析细胞凋亡机制。结果:NO对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SNP处理细胞后,DNA、RNA合成减弱;细胞形态学出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电泳可见典型的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仪上见随着SNP浓度增高,细胞凋亡随之增加,并出现G2/M期阻滞;Western blot显示随着SNP浓度增高,P5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外源性NO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P53蛋白介入了硝普钠引起的细胞凋亡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妇科消炎片对大鼠输卵管炎性阻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妇科消炎片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15%苯酚糊剂注入大鼠输卵管内,建立输卵管炎性阻塞模型,观察妇科消炎片对输卵管炎性阻塞大鼠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以妇炎康作对照。结果 治疗30d后,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积液率、炎症程度及血液流变学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疗效与妇炎康相当。结论 妇科消炎片能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改善恢复其生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包丽薇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124-1125
目的:探讨升阳十一味丸治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升阳十一味丸治疗肿瘤鼠,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ax表达上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药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情绪对决策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生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就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情绪对决策影响的研究范式来进行阐述,文章最后展望了情绪对决策影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97例胰腺MRI检查中不同序列图像,探讨胰腺MR扫描序列优化方案.方法 胰腺检查患者97例,其中,正常36例、囊肿2例、胰腺炎42例、胰腺肿瘤17例.平扫序列横轴位T2WIFSE、T2WI FS-FSE、T1WI SPGR In phase和Out of phase,TjWI FS-SPGR;冠状位FIESTA,T1WISPGR,动态增强检查序列为LAVA.重点分析胰腺疾病征象在各序列中的显示情况.结果 胰腺病变总显示率96.7%,其信号改变以T1WI FS-SPGR显示最优(91.8%);胰周、肾前筋膜改变T2WIFS-FSE序列显示率分别为70.5%、62.3%,二者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FIESTA对胰管及胰周改变显示率与T2WI FS-FSE相比没有显著性优势P>0.05;MRCP胰管显示率100%,LAVA对各项观察指标显示率并不优于所有平扫序列,对肿瘤病变显示率为94.1%,高于胰腺炎显示率52.4%,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WI FS-SPGR序列,可作为胰腺MR平扫的基本序列,T2WI首选T2WI FS-FSE序列,二者结合能很好显示胰腺及周围病变,配合冠状位T1WI SPGR和3D MRCP,显示胰周脂肪结构及胰管情况,部分病变能初步定性,如怀疑胰腺肿瘤,LAVA序列必不可少,可确定病变范围及周围血管、腹膜后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音乐对父母陪伴下小儿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父母和小儿术前焦虑程度为首要研究目标,父母满意程度为次要研究目标。将100例ASAⅠ或Ⅱ级的择期手术患儿,年龄2~10岁,随机分成2组:音乐辅助组(音乐辅助父母陪伴)和对照组(单纯父母陪伴)。通过术前焦虑评分(mYPAS评分)测定两组小儿术前焦虑程度;通过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定父母术前焦虑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父母满意程度。结果音乐辅助组父母术前焦虑评分降低(P<0.05),满意评分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辅助组小儿焦虑评分较低,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辅助可以减轻父母在陪伴小儿麻醉诱导期间的焦虑心理,但对小儿的焦虑心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6.
Noxa是Bcl-2家族中促凋亡的BH3-only亚家族成员之一,是p53的下游靶基因,其表达主要受p53调控。它定位于线粒体,其BH-3结构域主要与Mcl-1结合,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细胞凋亡。Noxa可以通过p53依赖途径及p53非依赖途径促进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形成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连续4周用MT护肤品对家兔皮肤涂药试验,观察其作用及不良反应。取家兔12只,分为药物实验组和赋型剂对照组.每组6只,每只家兔右肩无毛区为受试区。左肩无毛区为空白对照区。结果显示:1、受试过程中,动物全身状况良好,局部未出现红斑、水肿、脱毛、脱屑等局部刺激症状;2.光镜下,未见受试区表皮增厚、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实验组动物受试区皮肤全层结构及附属器结构良好;3,电镜下,实验组受试区皮肤表皮基底细胞分泌旺盛,合成增加。黑色素颗粒集中变大。实验表明:MT对皮肤具有保护和促进新陈代谢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怒志会引起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从而诱发高血压等疾病。现代心理生理学研究发现怒志的变化能够引起血压的改变,表明怒志与高血压有密切联系。因此,怒志的调节对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最适条件,并对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从不同固定化程序、缓冲液及保护剂等方面进行了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条件优化;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可达20%左右。固定化酶的最适范围变宽,由游离酶的最适pH=4~6变为pH=6~10。连续使用6次后仍可基本维持固定化酶的活力。固定化酶对胃蛋白酶的水解性也较游离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整理、分析、归纳近几年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机理方面的文献,提示针灸治疗抑郁症机理包括影响行为学、调节神经内分泌、保护受损的海马神经、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含量增强免疫功能、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及增加受体结合位点等方面。然亦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机理还存在许多不足,是亟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