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88断块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压力升高快、吸水量下降的现象。综合利用储层岩矿分析、岩石物性测定、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分析了288断块吸水层储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288断块油藏储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储层受损的内在因素,回注污水中硫酸还原茵严重超标、回注污水矿化度太低以及工作制度不合理是外在因素。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注水井储层损害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相似文献   

2.
欢2-14-16块大凌河油层为稀油小断块油藏,储层变化快,油藏条件复杂.为了加大稀油小断块注水工作力度,以欢2-14-16大凌河油层为先导试验区块,开展综合地质研究及精细油藏描述,重新落实构造、储层、砂体展布、油水关系,并对油藏动用状况及开发潜力进行研究.通过开展扩边增储、钻调整井、转注水开发、细分小层挖潜等一系列综合治理工作,新增石油地质储量42×104t,区块日产油量增加130 t/d,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调整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口油田复杂断块地质特征及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递减加速的状况,开展了以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类评价及剩余油分布分析为主的油藏精细描述,搞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富集区。通过局部完善注采井网和注采结构调整,以部署调整井,油井堵水、压裂改造和注水并分注、增注等为主导措施,实现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高效开发,连续五年实现了含水不升,产油量稳中有增,为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的综合调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金强  信荃麟 《石油学报》1996,17(3):46-53
通过复杂断块区的油藏描述研究,首次提出了利用一口探井探明一个断块的综合勘探技术。该技术基于现有常规的地质、地震、测井和地层测试等资料,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小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地质难题。它包括九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断块构造及构造应力场研究,阐明断裂构造形态及构造发育史;储层沉积学研究,确定储集体成因类型及几何形态;储层微观结构分析,阐明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断块内部储层参数预测,定量指出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油水边界研究,确定含油面积;流体性质研究,阐明油水性质对产能和油藏成因的影响;储量计算和油藏综合评价,提交探明储量和开发方案设计所需的各种地质参数。经过在滚动勘探开发的复杂断块区的应用,取得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复杂小断块油藏立体井网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小断块油藏由于断块分割作用,断块碎小、形态各异.每个断块就是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开发上主要表现为油藏能量明显不足,且由于断块面积小,很难用完善的常规面积井网进行注水开发,致使油藏产量递减快。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的特殊性,提出了以最大限度控制储量为前提,以“少井高产”为理念,以水平井控制优势油砂体,直井、定向井完善注采关系为布井方法的立体井网优化控制理论。在部署井网时,主要考虑断块平面几何形态、断块规模、油砂体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同时考虑储层非均质性、渗透率方向性对水驱效果的影响。实际小断块油藏的虚拟开发结果表明,基于立体井网理论的水平井一直井联合井网,较直井井网能够更好地开发复杂小断块油藏.  相似文献   

6.
江汉油田分公司复杂断块油藏占已动用开发单元和石油地质储量比重大,该类油藏具有断层多、含油面积小、含油层系多、井段长、储层物性差异大等地质特点,复杂断块油藏标定采收率相对较低,目前近半数复杂断块油藏已处于高采出程度、高含水阶段,后期开发调整难度大。通过进一步的油藏分类研究和大量的开发实践,有针对性地制定开发技术对策,指导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注水开发为复杂断块油藏驱油主要手段,油井注水见效差别却很大,以XX断块为例,应用动静态资料,从构造、储层等地质特征及注水开发井网多方面分析影响注水效果的因素,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注采井网的调整中,提高最终采收率。对复杂断块油藏高效注水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构造复杂,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断块油藏,油藏储层的连通性差、非均质严重、天然能量较弱。这些特点都给注水开发工作带来了困难,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当中遇到很多矛盾。为解决注水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矛盾,油田开展了小井距井网调整方案的实施工作,并已见初步成效。该方案也为提高其它地质条件类似区块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下步注水开发工作的全面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多、断块小、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开发过程中面临构造落实难度大、注采井网完善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注水储量损失严重等问题,通过精细地质研究,根据不同类型油藏存在的问题及潜力,创新思路调整注采,不断优化注采井网.采取了直井水平井组合注采、一对一点状注水、二次压裂、增压注水、深部调驱以及细分注等强化注水措施,改善了复杂断块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有效提高了油田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对于同类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庄油田为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发育9个小断块,含油面积4.3 km2,石油地质储量259×104t。储层物性差,埋藏深,原油含蜡高,凝固点高。因储量品位低,开发难度大,发现30多年未投入开发。针对东庄油田的地质特点,对其经济有效开发的可行性,注水开发的适应性、井网井距、合理压力水平以及单井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油田开发的实施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认识剩余油,挖掘剩余油"己成为高含水期老油田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核心内容[2]。油田开发实践表明,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地下储集层中还存在较多剩余油富集区,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仍然较大。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通常划分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地质因素主要包括:油藏非均质性、构造、断层等。开发因素主要包括: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生产动态等等。地质因素属于内因,开发因素属于外因[6-7]。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导致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的多样化、复杂化。本文针对文明寨油田构造极复杂、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特征,深入研究剩余油富集区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描述与预测技术,从而形成了高含水期极复杂断块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的理论体系与配套挖潜技术。其做法对同类油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藏地球化学在新站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简要介绍了新站油气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油气运移方向及油藏的连通性 ,得出新站黑帝庙、葡萄花油气藏内部纵向上同一油层不同砂岩组之间相互分隔 ;平面上同一断块油层连通性好、不同断块油层分隔性强及油气藏成因具有多期次性的结论 ,这一结论对于新站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开发后期调整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以八区克下组油藏为例,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依次建立三维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结合油藏实际地质情况,利用沉积相和趋势面的控制建立物性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锦612复杂断块油藏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浊积砂砾岩储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纵、横向非均质性都很强。在油田开发阶段,地质工作者的任务是对油藏及其参数做出预测,落实储层横向变化特征,搞清油藏的非均质性特征,降低开发井部署风险。常规地面地震方法难以精确地用于落实井旁精细构造和预测岩性、储层横向变化。介绍了VSP(垂直地震剖面法)技术的基本原理、零偏和非零偏两个方面的数据采集与处理。以锦612-22-36和锦612-8-20两口井为例阐述了VSP资料的应用情况及效果。VSP技术大大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地震剖面与地质层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准确地落实了锦612断块北部、西部断层的位置,搞清了储层在北部、西北部方向上的分布特征,为锦612断块油田扩边挖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高八面河稠油断块油藏采收率的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八面河油田稠油断块油藏特点,提出了交替注水注稠油、利用海水回注、改变完井射孔和防砂技术提高油层温度、合理调整生产压差等五项提高水驱采收率、增产稳产措施,这对于同类型稠油油藏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断块油藏的测井储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断块油藏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资料的处理及储层评价应始终考虑地质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储层、不同沉积相带以及不同开发时期的测井响应、岩性、物性、韵律性、电性及含水率等均不相同,根据这些差异和特点,分别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的解释模型和计算模型,提高了解释精度。勘探和开发阶段测井资料的处理除应考虑岩性、沉积相带、注水后储层结构变化外,还应考虑断块的复杂性及断块之间的联系。依据处理出的储层参数,结合断块油藏的特点,引入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并总结出了定性、定量两种测井储层评价方法,与钻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吐孜托依拉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找油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孜托依拉断裂发育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长达180km。本文依据近几年勘探获得的资料,探讨了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发育简史。从生油及储、聚条件分析,认为找油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了一个以试采(或水文勘探)资料为基础,参考地质研究成果,确定多断块油田内部连通性及其它开发地质参数的方法,它的应用有助于划清油田内部断块、确定分断块储量(包括水体大小)和平均流动系数乃至井间连通程度等参数。这个方法的延伸还能在条件具备之时对新并位设计指出成功率最大的方位。为适应大型工程问题的要求,文中把本来已经形成的,带复杂约束的非线性规划,转为线性规划分步迭代去求解。为使本方法更有作用,文中建议在选用初始猜测值之时应大量借助地质研究结果,吸收其中有用的信息。这一方法将在滚动油田开发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杂断块油气藏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模式的调研,结合中国东部老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和复杂断块油气藏的特殊背景,采用了“油藏数值模拟法、水驱曲线法和产量递减法三结合”的剩余油研究思路.突出油藏的静动态结合,分析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将次模式应用于S23断块东部单元沙二下一砂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效果较好,这对于加深对剩余油分布新认识,为油田挖潜治理和合理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剩余油丰富,但分布规律复杂,具有“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精细刻画其沉积相特征,可对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帮助。 运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克拉玛依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特征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各种相组合、相配置及其测井响应模式等综合分析,识别了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和湖泊相。 讨论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和纵向演化,认为克拉玛依组经历了 2 次湖侵,纵向上可划分为 3 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 在物性较差的沉积相中讨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油田的后期开发及剩余油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