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吲哚氰绿潴留试验对肝储备功能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吲哚氰绿潴留试验对肝病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的意义。方法:检测127例包括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及胆囊结石患者血中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结果:肝硬化患者ICGR15平均值24.11%±11.03%,肝癌患者ICGR15 22.08%±14.77%,慢性肝炎患者ICGR15 13.87%±3.32%,胆囊结石患者ICGR15 6.00±2.91%;肝硬化及肝癌患者ICGR1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伴有肝硬变的肝癌,选择一种更为合理的术式。方法;收集肝段切除组38例,半肝切除组40例,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用X^2检验或t检验。结果:肝段切除组和半肝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6例和15例(P〈0.05),手术死亡为0和8例(P〈0.05),平均输血量为421±321ml和630±299ml(P〈0.05)平均手术时间为150±27min和200±29min(P〈0.01)术后存活5  相似文献   

3.
检测了74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和5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结果ICP患血CG浓度显升高(13.52±9.54mg/L),为正常孕妇(2.67±1.92mg/L)的5~10倍,根据血CG浓度将ICP患分为〈10、10~20,〉20mg/L3组,将3组胎儿出生情况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显示血CG浓度〈10mg/L组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无差异,而  相似文献   

4.
用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显像法测定了84例受检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15例正常人GFR为114.5±12.9ml·min-1/1.73m2;泌尿系结石组及慢性肾炎组病人GFR分别为67.6±37.2ml·min-1/1.73m2及53.2±36.5ml·min-1/1.73m2,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原发性高血压组病人GFR为88.1±40.3ml·min-1/1.73m2,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53例病人的自身对比研究证实,GFR明显比尿素氮和肌酐灵敏(P<0.001),且该方法在测定总肾功能的同时,可显示分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方面的资料。讨论了该法测定GFR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脾脏大肝大部分切除后对其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白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行脾切除加70%肝大部分切除;B组:模拟脾切除加70%肝大部分切除,结果:在肝大部分切除后第1天和第2天,A组肝再生指数分别为2.63%±0.29%和3.51%±0.22%,B组分别为1.65%±0.27%和2.62%±0.32%,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转氨酶:B组术后第1天972.47±  相似文献   

6.
失血及成分输血对ICG和半乳糖负荷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文贤  李开宗 《医学争鸣》1997,18(2):123-126
目的:靛氰绿(ICG),半乳糖负荷试验结果除与肝细胞功能有关外,还受肝循环血量、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拟观察全身及肝循环紊乱状态下,上述二试验结果的变化。方法:以失血(循环血量的15%,30%,40%,n=7)和成分输血(全血、血浆、血球,n=6)家兔为对象,施行ICG(1.5mg/kg)和半乳糖(350mg/kg)负荷试验。观察指标为血中ICG15min潴留率(ICGR15),ICG清除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能力的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15min潴留试验(R15ICG)在原发性肝癌主前肝储备功能评估及其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作R15ICG检测及常规肝功能检查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肝功能恢复情况是关系,结果L:A组(R15ICG〈10%),B组(R15ICG为10%~20%)、C组(R15ICG〉20%)其术后 全发生率分别为6。.89%、36.1%和70.8%,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陈景元  龚书明 《医学争鸣》1997,18(2):127-128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急性冷暴过程中肝线粒体功能的变化。方法:观察雄性大鼠在室温(18℃),冷暴(-10℃)15min,60min和60min后室温15min时肝亚线粒体膜流动性,H^+转运ATP酶活性及其对寡霉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冷暴15min时,膜流动性即开始降低(0.250±0.005对0.257±0.005),H^+转运。ATP酶活性及其对寡霉素的敏感性也明显下降[(7.67±1.00  相似文献   

9.
对18例肝癌患者采用靛青绿(ICG)注射液静脉注射,不同时间采血,用分光光度计测量ICG在肝脏的潴留率及清除率。结果表明肝癌组和对照组ICG血浆潴留率X±s为40.22%±6.42%,6.38%±1.45%,血浆清除率X±s为0.05%±0.03%,0.19%±0.02%,P<0.01。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而且,肝癌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9g/L组的潴留率高于血浆白蛋白≥30g/L组(75.00%±22.75%,35.85%±7.00%,P<0.05)。ICG滞留试验可以较真实反映肝癌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韦斌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6):359-360
应用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善得定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善得定治疗组16例用0.42μg/min持续静滴,对照组22例用垂体叶素0.2~0.3μg/min和硝酸甘油10~15μg/min联合静滴,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7.46±3.88与12.63±4.66(P〈0.05)24h止血率为81.25%和45.45%(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6.25%和36.36%(P〈0.05),表明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咖啡因清除试验作为定量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口服250mg咖啡因后测定二次受试者血药浓度,计算咖啡因清除率。共检测23例对照组及60例各种肝病患者。结果对照组咖啡因清除率(CL)为1.60±0.4ml/kg·min-1,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患者的CL轻度降低,肝硬化组严重降低。肝硬化患者的CL与Child评分呈明显负相关;CL极度降低者生存期短。以对照组CL的-1s为临界值,则本试验对肝功能异常的敏感度为88.33%,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91.25%。结论咖啡因清除试验是一个方便、可靠的肝脏贮备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去交感神经状态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去交感神经状态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80只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CCl4组、6 OHDA组和CCl4 6 OHDA组。应用 6 OHDA制作去交感神经动物模型 ,应用CCl4 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各组分别经“去交感神经”和“急性肝损伤”处理后 ,检测不同处理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在肝损伤的情况下 ,去交感神经状态有利于蛋白的合成、胆红素的代谢、能量的代谢和ICG排泄 ,同时也使低血钾的程度减轻。单独去交感神经对肝功能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去交感神经状态可减轻CCl4 致肝损伤时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刺激试验与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硬化患者25例,晨起空腹采静脉血3 Ml,皮下注射rh GH 4.5 IU,于24 h后采静脉血,测IGF I和IGFBP 3.服用13C-美沙西丁75 mg后,通过13C红外线能谱分析仪检测10个时间段呼出的13C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 A、B组的IGF I、IGFBP3值均明显高于Child C组(P<0.05);刺激后,Child A、B组的IGF 1升高均比C组明显,而IGFBP 3升高各组均不明显.MVmax40、CUM40、CUM120值,在Child A、B、C各组依次降低,除Child A、B组的CUM120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 GH刺激试验和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均能有效反映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4.
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凯西莱(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改善肝脏功能的疗效。方法:对我科88例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凯西莱针剂0.2g静点,治疗2~3周,门诊随访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ALT(谷丙转氨酶)、AST(血清谷草转移酶)、TB(总胆红素)及PT(凝血时间)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并有一定的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肝功检测是日常体检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肝功检测中,转氨酶或胆红素检测异常的无症状人群在进行复查时,30%的检测结果却在正常范围内。有研究者认为,自体变异可能导致肝功检测结果的较大波动。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上对肝功异常的无症状人群再进行常规复查。本文对自体变异在肝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A)代替血清总胆汁酸(TBA)作为肝功能检测的可行性,对156份标本(43例正常人及59例肝炎、37例肝硬化、17例肝癌患者)血清进行PA与TBA的检测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相符率为77.56%,而且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无显著差异,但综合评价检测PA的可用度明显优于检测TBA(P<0.05),而且检测方法简便、价格便宜、试剂来源方便且不需复杂的设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微核试验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应用微核检测技术对1238例不同人群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结果发现下列各人群之间微核率有显着差异:①肝癌(5.80‰)、慢性乙型肝炎(4.34‰)、肝硬化(3.29‰)、肝癌患者一级亲族(2.57‰)与正常人群(0.90‰);②合并HBV感染的肝癌(6.05‰)、慢性肝炎(4.34‰)、肝癌患者一级亲族(2.93‰)、非癌者一级亲族(1.07‰)与健康对照(0.66‰);③肝癌高发家族、慢乙肝、AFP低持阳三组人群与适量服硒后的这三组人群之间。同时发现微核率≥5‰的出现频率肝癌为68.2%,慢乙肝为29.4%,正常人群为0,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且AFP阳性(<50μg/L)的肝癌患者微核率≥5‰的出现频率为66.7%。又发现微核率水平随患者病情进展而升高;对化学药物有效者微核率稳定或下降,骨髓不易受抑制。微核试验作为细胞遗传学方面的一个指标对肝癌的防治研究提供了一项简易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逐步判别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评价肝功能、肝纤维化、细胞因子或受体检测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硬化(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组)74例,对照组22例,应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清胆碱酯酶(ChE);放射免疫法检测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P);ELISA方法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各组样本比较用秩和检验;建立判别方程用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TB、ALT、AST、sIL-2R、TGF-β1、sICAM-1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重度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血清PTA、ChE、LN、CⅣ、PINP、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典型判别函数方程表明:ALT、ChE、sIL-2R、TGF-β1,、sICAM-1是判别正常与乙型肝炎的主要指标;TB、ALT、PTA、LN、CⅣ、HA、TGF-β1是判别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主要指标;TB、ALT、PTA、PⅢP、sICAM-1是判别轻、中、重度慢性肝炎的主要指标。结论 经逐步判别分析筛选的肝炎血清学检测指标具有区别乙型病毒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健康人与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耐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甘油三酯耐量的差别。 [方法 ]选取经临床检查无脂肪肝和其他心脑肾疾病的健康人和脂肪肝患者各 30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健康组餐后 8hTrig水平已恢复至正常 ,达到 (1 .2 1± 0 .4 2 )mmol/L ,而脂肪肝组餐后 8h为 (3.0 7± 0 .4 3)mmol/L ,餐后 1 0h还未达到原来的水平。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脂肪肝患者对甘油三酯的清除力较正常人缓慢  相似文献   

20.
MEGX试验对大鼠肝损伤时肝贮备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单乙基甘胺酰二甲苯胺(MEGX)试验在大鼠肝损伤模型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以探讨MEGX试验对肝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 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和 实验组以60%四氯化碳橄榄油皮下注射制作急性、慢性肝损伤模型。分别在2周和5周后行MEGX试验、常规肝功能试验和组织学检查产对比。结果 正确组MEGX试验数据为193.40ng/ml,急性肝损伤组为86.92ng/ml,慢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