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索洛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传统技术进步模型在评价科技进步贡献率时 ,没有动态考虑通货膨胀和成本上扬等因素 ,忽视了时间价值的影响。根据石油企业的生产特点 ,对一般技术进步模型 (即索洛生产函数 )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既考虑了产出资源的自然递减 ,又考虑了通货膨胀及生产开发难度对投入资金的影响 ,这就保证了石油行业在投入产出上的匹配及价格上的一致。用改进后的模型对石油系统的 19个油田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 ,其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石油企业科技进步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传统技术进步模型在评价科技进步贡献率时,没有动态考虑通货膨胀和成本上扬等因素,忽视了时间价值的影响。根据石油企业的生产特点,对一般技术进步模型(即索洛生产函数)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既考虑了产出资源的自然递减,又考虑了通货膨胀及生产开发难度对投入资金的影响,这就保证了石油行业在投入产出上的匹配及价格上的一致。用改进后的模型对石油系统的19个油田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其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孟繁华 《创新科技》2013,(8):21-22,26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索洛剩余法测算1978年至2009年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在此期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1994~2008年我国乳业的相关数据,借鉴索洛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了包含技术进步因素的乳业增长模型,并运用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法,测度了1994~2008年14年间技术进步对我国乳业发展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乳业的发展进程中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为51.01%,超过了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率之合。作者进一步测算了入世前后各7年(即1994~2001,2001~2008两个时期)的我国乳业发展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入世后技术进步贡献率下降,劳动投入贡献率明显上升,资本贡献率变化不大。最后,作者就计算结果进行了经济分析,认为在乳业发展进程中,技术进步起到了主要作用,同时生产要素在乳业产业周期中已经出现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建筑业增长自身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江苏省建筑业的贡献率,运用生产函数和增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选择建筑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Y,建筑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作为资本投入指标K,建筑业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L.然后根据1990—2006年江苏省建筑业原始数据平减后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回归法,发现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大于劳动产出弹性系数.最后用索洛增长模型分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江苏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因素的贡献度最高,达到60.06%;江苏省建筑业还处于外延增长阶段,需要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因素的影响,实现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道格拉斯和索洛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法测算了以凉山为代表的川西民族地区工业技术进步程度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索洛余值法,结合C—D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劳动、技术对龙岩市1978—201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龙岩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推动型,外延增长的特征非常明显,并且技术进步(TFP)贡献率和宏观投资效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龙岩市应通过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有效利用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增加产学研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等方式,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索洛余值法,结合C-D生产函数,测算资本、劳动、技术对龙岩市1978-201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龙岩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推动型,外延增长的特征非常明显,并且技术进步(TFP)贡献率和宏观投资效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龙岩市应通过建立高效的资本形成和有效利用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增加产学研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协同机制等方式,提高投资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1992~2006年内蒙古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是内蒙古近15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平均资本贡献率为61.69%; 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平均劳动贡献率为5.08%; 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较为有限,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3.23%.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进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技术进步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和C—D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组合模型,分析了1979--2007年劳动和资本的密集程度及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较低,劳动密集程度大于资本密集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为35.5%,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属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分粗放型、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法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关于技术进步测算的经典理论,通过对辽宁省1986~2008年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测算,得出其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6.9%(一般来说,50%是分界),表明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了辽宁省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现状,特别是通过横向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省1995~2009年间的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和就业人数,采用基于Solow思想的C-D生产函数,测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测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生产总值与科技进步的动态关系,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索洛余值法,对2012年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同时得出了山西省11个市2012年的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额及多要素生产率的相应测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昕  陈涛 《科技与经济》2011,24(4):58-62
选取长三角两省一市1990—2009年共20年的统计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索洛"余值法"来测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长三角中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较好,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型,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为并重型增长模式,上海还是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从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率的趋势来看,两省一市的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先增长后下降。  相似文献   

17.
科学分析和认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olow余值模型,对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出了具体建议,指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又有利于持续提高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