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发动机排放数据实时采集与显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发动机排放数据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发动机排放数据的快速实时采集、图形化显示,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配合发动机其他参数的在线采集,实现了多参数同步实时采集。同时,根据经典公式并通过在线数据采集与计算分析,对便携式五组份废气分析仪的功能进行了扩展,实现了不同燃料下的空燃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发动机试验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利用MATLAB/Simulink的强大功能,补充Simulink的I/O设备驱动模块库,实现实时仿真及快速原型化系统设计,提出了基于Simulink与硬件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电力系统中经常会用到数据采集卡实时采集数据,例如采用研华PCL-836采集卡测量发电机组的频率等,但是在Simulink中没有提供该板卡的驱动模块。介绍了在xPC环境下,如何用C-MEX S-Function编写硬件的驱动程序,作为硬件与软件的接口,并结合实际应用,构建基于Simulink与硬件的双机模式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主机中Simulink通过编写的驱动程序,驱动安装在目标机上的硬件采集外部的输入信号,进而就可以实时地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发电机组测频等实际工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小型电控发动机信号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叙述了自行设计开发的电控发动机信号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及其应用。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保存、实时监视和现场控制的功能。电路中采用光耦隔离、射极跟随器和比较器优化组合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同时可消除因测量带来的对原机信号的影响。用该系统对新开发的嘉陵CH-125电控喷射LPG发动机的信号进行了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发动机的燃料调整特性、点火特性和优化发动机的脉谱提供了方便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套内燃机动态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基于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实时显示和保存内燃机主要运行参数的功能。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相关的内燃机实验台架上,通过实验应用,系统实现了实时显示信息及保存实验数据的功能,实验过程操作简单,实验数据可靠,为后续的实验分析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内燃机实验台上的内燃机参数采集方法 ,叙述了为实现该参数采集 ,利用设备的接口函数编写数据采集程序 ,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过程。实现了多参数在线实时采集数据  相似文献   

6.
陈鹏  关磊  张波 《热能动力工程》2020,35(3):239-243
介绍了基于PXI系列数据采集装置和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的燃柴机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式,详尽描述了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组成和软件程序功能。系统可对电压、电流、转速等信号进行多通道连续采集,测量精度高、响应时间短,可满足多种测试方式的数据采集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方便的对各类信号进行显示、计算、录制、回放和存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系统表现出了优秀的易操作性,高可靠性和高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相关技术测量炉内高温烟气流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镇福  周洁 《动力工程》1998,18(6):55-59
应用抗干扰能力强和适应恶劣环境的相关测量技术,研制了一套相关流速测量系统,对管道内的高温烟气流速进行了在线测量。该系统利用微压传感器烟气压力脉动信号,高性能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和A/D转换,在PC机上编制软件,对高温烟气的压力脉动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求得高烟气流经上,下游传感器的渡越时间,从而计算出烟气流速值。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较准确地连续到测量锅炉内高温烟气的流速,有可能开发成为一种实用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为试验平台,介绍了以电力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元件的变压器动态模拟实验方案。该实验最终目的是准确实时的获得运行于各种状态下的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数据,实验方案以PCI-6024E数据采集板卡为核心完成数据采集功能,并与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相结合实现采集控制与数据验证。实验验证与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了该实验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DSP在电力参数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DSP电力参数实时检测系统。采用ADS8364对6路信号同时采样,利用复序列FFT算法得到各种电力参数,可由CAN总线与上位机实时传输数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准确的参数测量和数据分析。采用了硬件锁相环技术。可更加有效实现同步采样,提高了采样精度。  相似文献   

10.
张克 《工业加热》2014,(3):61-64
为了能够在生产环境恶劣,布线不便等场合下快速精确采集温度值,采用了PT100传感器为温度数据采集单元、单片机STC89C52为主控核心、芯片nRF905为无线收发模块,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包括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系统两部分的设计.PT100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经A/D转换,送单片机处理再由无线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显示测量结果,同时和PC机建立通信,实现前台实时监控.经实验测试表明:系统性能稳定,温度测量不确定性小于0.05℃;最大有效传输半径为200m.系统满足设计的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分布式电源的兴起,微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级微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用户级微电网特性的分析,从模拟风力发电系统、模拟光伏发电系统、能量配置与管理和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4方面对微电网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完成了用户级微电网实验平台的搭建,实现了最大出力、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技术等理论研究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数据采集准确,且控制精度高,能够为用户级微电网相关技术理论进行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2.
基于SSM框架的大坝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坝安全监测存在数据不能实时计算分析、展示,长期运行产生的大量数据主要靠人工整编且易出错等问题,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以Java作为服务开发语言,设计了基于Spring+SpringMVC+Mybatis(SSM)框架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用于大坝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实现数据采集、存储、查询、计算分析、绘图、生成报表报告、实时监控及远程展示等功能,同时亦为监测仪器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界面,方便仪器管理。结果表明,基于SSM框架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时反馈效果好,操作便捷,数据存取性能好、可视化程度高,便于大坝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实时分析,为大坝安全运行与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结合霍尔传感器,485总线和232总线的特征,设计了一个较为简单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硬件框图及软件流程图,可以实现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完成对光伏系统的常规电压、电流与功率等数据的测量、计算、显示、存储功能。对设计出的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边坡监测信息管理的实时性、灵活性、通用性较差且可视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方法、监测成果网络发布方法、监测预警方法等系统相关技术方法研究,采用MySQL多平台网络数据库以及Apache跨平台Web服务器,以Microsoft VisualStudio.Net 2013为集成开发环境,建立基于网络的边坡安全监测实时在线预警系统,实现了监测信息和数据的远程实时共享、在线分析管理及三维可视化分析,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提供了更高效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5.
BTAS—1多功能内燃机台架试验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利用自制接口软,硬件将一台IBM PC/XT微机与多种输出特性不同的仪表相联,实现稳态数字量和瞬态模拟量的分时采集与数据处理。可提高原台架自动测试水平及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并使台架功能得到扩展,此外,介绍了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配置状况,及其功能和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激光高能快速加热和多点温度计算机自动采集技术,以一维不稳定导热模型为核心,设计了金属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测量方案,并实测了304不锈钢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的计算机测控的风冷发动机风扇试验系统,采用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实现风冷发动机风扇性能试验的数据自动采集、数据自动处理与数据库管理功能,还可配合流场测量装置测量冷却风流场。该系统实现了测试自动化,精度高,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虚拟技术在内燃机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运用虚拟技术开发了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发动机试验数据采集与运行控制程序由图像语言-G语言-LabVIEW编制,所有动、静态测试参数均能在发动机运行中拟图表、曲线或数显形式显示在微机屏幕上,还可省去大量二次仪表,并大大缩短试验时间。提出了一个用于发动机扭矩设定的自适应调节模型,能自动调节水力测功器的控制电机以达到所设的发动机负载。运用这些方法生成了一个紧凑、有铲和低成本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micro-cogeneration systems (μ-CHPs), based on fuel cells technology,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by providing both useful electricity and heat with high efficiency, even at partial loads, they can have a strategic role in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is considered the most promising, since it offer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power density, low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fast start-up and shutdown.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al and thermal behaviors of a PEMFC stack, suitable for μ-CHP applica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ctivity.The experimental activit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a test station in which seve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and controlling devices are installed to define the behavior of a water-cooled PEMFC stack. The test station is equipped by a National Instruments Compact DAQ real-time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system running Labview™ software.The numerical activity has been conducted by using a model, properly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based on both electrochemical and thermal analysis.The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used to validate the numerical model, which can support and address the experimental activity and can allow to forecast the behavio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ack when it is a component in a more complex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利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展示需安装专业软件及展示不便、不能远程浏览和远程交互不便等问题,采用基于WebGL技术的Three.js框架,通过坝体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导入、浏览器中坝体模型的重构、模型环境的渲染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大坝三维模型在客户端浏览器Web方式可视化显示、三维漫游及远程实时浏览与交互,避免了模型展示需安装专业软件的繁琐过程,增强了展示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并可进一步应用于水利信息化可视平台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