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强化学习是目前机器学习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传统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处理高维度大状态的空间任务时,庞大的计算量导致其训练时间过长.虽然异步深度强化学习利用异步方法极大缩短了训练时间,但会忽略某些更具价值的图像区域和图像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算法.新算法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和视觉注意力机制来改进传统的异步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其中,特征注意力机制为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后的所有特征图设置不同的权重,使得智能体聚焦于重要的图像特征;同时,视觉注意力机制为图像不同区域设置权重参数,权重高的区域表示该区域信息对智能体后续的策略学习有重要价值,帮助智能体更高效地学习到最优策略.新算法引入双重注意力机制,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对图像进行编码表征,帮助智能体将聚焦点集中在重要的图像区域和图像特征上.最后,通过Atari 2600部分经典实验验证了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亚茹  孔雅婷  刘彬 《自动化学报》2022,48(7):1805-1815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立体匹配算法在学习推理过程中缺乏有效信息交互, 而特征提取和代价聚合两个子模块的特征维度存在差异, 导致注意力方法在立体匹配网络中应用较少、方式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维注意力特征聚合立体匹配算法. 设计2D注意力残差模块, 通过在原始残差网络中引入无降维自适应2D注意力残差单元, 局部跨通道交互并提取显著信息, 为匹配代价计算提供丰富有效的特征. 构建3D注意力沙漏聚合模块, 以堆叠沙漏结构为骨干设计3D注意力沙漏单元, 捕获多尺度几何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扩展多维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聚合和重新校准来自不同网络深度的代价体. 在三大标准数据集上进行评估, 并与相关算法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视差精度, 且在无遮挡的显著对象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行人图像在行人再识别中常通过行人检测器自动检测获得,不仅包含行人主体,还包含一些干扰信息(比如,背景、遮挡等)。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行人再识别中,增强了对具有显著性特征行人部件的关注,削弱了对带有干扰信息部件的关注,有利于提取更具辨别力的行人特征表示。在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对特征映射重新赋权值,得到注意力特征,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聚类的全局注意力模块(cluster-based global attention module,CGAM)。在CGAM中,将注意力权重学习过程重新考虑为聚类中心学习过程,将特征映射中的空间位置点视为特征节点,通过聚类算法得到每个特征节点的重要分数并进行归一化后作为注意力权重。利用改进的Resnet50作为基本框架,嵌入注意力模块,得到注意力网络,仅使用了全局分支,具有简单高效特点。综上,基于聚类的注意力设计不仅充分利用了特征节点之间的成对相关性,而且挖掘了丰富的全局结构信息,得到一组更可信的注意力权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行人再识别算法在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两个流行数据集上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枫  吕泽均 《计算机时代》2021,(5):64-67,72
随着人工智能和医学大数据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技术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为了增强特征图的语义信息,在U-net网络的基础上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U-net生成的特征逐通道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特征逐通道计算权重,然后将该权重与原始特征相乘得出最终的特征.通过在两个不同器官的医学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Dice系数相较于原始U-net网络分别提高了2.7%和1.8%,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联合聚类划分和表示学习的深度聚类方法提供了出色的聚类性能,但随着图像质量的下降(比如噪声图像),聚类结果还不能令人满意.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深度聚类算法(DDC).深度卷积降噪自编码器学习噪声数据的特征表示;自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捕获局部关键信息的能力;端到端的联合训练得到合适的特征表示并完成聚类分配;对数据点和类中心的相似度赋予不同的权重,扩大同类和异类之间的差异.在公开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DDC算法的聚类性能更高;并与其他深度聚类算法进行对比,例如在COIL-20上DDC的聚类精度是0.803,而DEC算法仅是0.597.总之,结合自注意力和深度卷积降噪自编码器的DDC算法能对噪声图像进行更有效的聚类分析,扩大了图像聚类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李雷  徐浩  吴素萍 《自动化学报》2022,48(4):1105-1118
单视图物体三维重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物体以及一些高保真度的表面细节信息仍然难以准确进行恢复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DDPG)的方法对三维重建中模糊概率点进行再推理, 实现了具有高保真和丰富细节的单视图三维重建. 本文的方法是端到端的, 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拟合物体三维形状的动态分支代偿网络的学习过程, 聚合模糊概率点周围点的邻域路由机制, 注意力机制引导的信息聚合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模糊概率调整. 本文在公开的大规模三维形状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提出的方法结合了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 聚合了模糊概率点周围的局部信息和图像全局信息, 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模型对复杂拓扑结构和高保真度的细节信息的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去除真实图像噪声,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块的图像去噪算法。采用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双重注意力模块给不同的特征赋予权重,并与残差块合并于编解码结构;应用增大感受野模块,在保护图像结构的同时增大感受野;整体架构采用密集特征融合保留更多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SIDD和DND数据集的峰值信噪比分别达到了39.59 dB和39.73 dB,结构相似性分别达到了0.911%和0.953%,具有最佳视觉效果。所提算法在去噪的同时能够保留更多图像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注意力机制AM被广泛应用到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推荐也成为推荐系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探讨了注意力机制的结构和分类标准,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DNN推荐、CNN推荐、RNN推荐、GNN推荐4个方面分析了现有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推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不足,阐明了其中的主要难点,最后指出了多特征交互的注意力机制推荐、多模态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推荐、融入注意力机制的多种深度神经网络混合推荐和注意力机制的群组推荐等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推荐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中因智能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低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提出基于两级注意力机制的方法MADDPG-Attention, 在MADDPG算法的Critic网络中增加了软硬两级注意力机制, 通过注意力机制学习智能体之间的可借鉴经验, 提升智能体之间的相互学习效率. 由于单层的软注意力机制会给完全不相关的智能体也赋予学习权重, 因此采用硬注意力判断两个智能体之间学习的必要性, 裁减无关信息的智能体, 再用软注意力判断两个智能体间学习的重要性, 按重要性分布来分配学习权重, 据此向有可用经验的智能体学习. 在多智能体粒子的合作导航环境上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 MADDPG-Attention算法对复杂关系的理解更为清晰, 在3种环境的导航成功率都达到了90%以上, 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加快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相机位姿估计是指在已知环境下精确地估计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六自由度位姿的技术,该技术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中的关键技术。随着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使用深度学习来优化相机位姿估计算法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掌握目前相机位姿估计算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对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位姿估计的主流算法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传统的基于特征点的相机位姿估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根据核心算法的不同,从端到端的相机位姿估计、场景坐标回归、基于检索的相机位姿估计、层级结构、多信息融合和跨场景的相机位姿估计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深入的性能分析指出了相机位姿估计领域面临的挑战,展望了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