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便秘(虚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中风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P物质(SP)水平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加耳穴贴压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晨起口服和开塞露肛门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天枢加耳穴贴压治疗,5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时间评分、单次排便时间评分、排便性状评分、排便难易评分、便秘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5项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天枢加耳穴贴压治疗习惯性便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耳穴贴压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单纯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耳穴贴压组在单纯针刺组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治疗8周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评分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中,两组患者HAMD-17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MB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及治疗中(P<0.05),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及治疗中(P<0.05);治疗中、后,耳穴贴压组HAMD-17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同期单纯针刺组(P<0.05),MBI评分高于同期单纯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晕针、滞针及针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  相似文献   

4.
徐庆丽  燕巍  李志刚  闫淑芬 《新中医》2021,53(20):83-87
目的:观察妇康丸、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4 例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A 组、对照B 组,每组68 例。3 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 组予以妇康丸治疗,对照B 组给予耳穴贴压及电针治疗,研究组予以妇康丸联合耳穴贴压、电针治疗,3 组均治疗4 d。比较3 组临床疗效,恶露异常、腹痛、子宫压痛改善时间,子宫三径(长径、横径、前后径) 及子宫三径之和;比较3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性激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 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的83.82%和79.41%(P<0.05)。研究组恶露异常、腹痛、子宫压痛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P<0.05);研究组子宫长径、横径、前后径及三径之和均小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P<0.05),对照A 组子宫长径、横径、前后径及三径之和均小于对照B 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O、NOS、孕酮(P) 水平均低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P<0.05),血清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A 组、对照B 组(P<0.05);对照A 组血清NO、NOS、P 水平均低于对照B 组(P<0.05),血清E2 水平高于对照B 组(P<0.05)。结论:妇康丸、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下调血清NO、NOS 水平,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及食疗对高血脂症患者TC、TG和LDL-C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慢病管理治疗的高血脂症患者900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对照B组、对照C组各300例。其中对照B组采用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对照C组行单纯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A组采用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及耳穴贴压;三组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A组、对照B组、对照C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管理治疗方案后,其治疗前后的TC、TG、LDL-C都明显降低(P0.05),而HDL-C明显升高(P0.05)。三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比较,治疗A组与对照B组及对照C组相比,其TC、TG、LDL-C下降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A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B组患者的73.3%以及对照C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及联合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6.
陶礼娜  白露  陈瑛 《新中医》2022,54(1):177-18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4例。A组给予针刺治疗,B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C组给予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VFA)及体脂率(B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C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体质量、BMI、VFA及BF%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C组体质量、BMI、VFA及BF%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可有效改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体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骨折合并便秘患者(2017年8月—2019年9月治疗)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分钟肠鸣音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症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蠕动功能,以恢复正常的排便循环。  相似文献   

8.
赵琳  王文琴  胡博 《四川中医》2022,(4):188-19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76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187例,卡托普利片)与研究组(n=189例,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比较两组血压、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血浆肌酐、肥胖指标、症状积分及腹部脂肪含量与分布。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AngⅡ水平、血浆肌酐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肥胖指标BMI、腰围及腹部脂肪指标SA、VA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体脂分布、头晕、心悸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P物质(substance P, 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热敏灸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药物对症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热敏灸组采用热敏穴悬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评定表、便秘临床评分(clinic constipation score, CCS)量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PAC-QOL)评分及血清SP和VIP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热敏灸组低于针刺组;两组治疗后CCS均下降,且热敏灸组低于针刺组;两组治疗后PAC-QOL评分均下降,且热敏灸组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P水平升高,血清VIP水平下降;且热敏灸组血清SP水平高于针刺组,血清VIP水平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周浩  邵素霞 《新中医》2021,53(2):106-111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预后妊娠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不孕症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A组、对照B组各40例。对照A组采取常规促排卵治疗,对照B组在对照A组基础上予以定坤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B组基础上联合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葡萄糖转运体4 (GLUT4)、整合素αvβ3与血清性激素指标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3组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后,3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月经周期较均较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GLUT4、整合素αvβ3阳性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FSH、LH、PR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高切黏度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排卵率为92.50%、妊娠率为32.50%,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定坤丹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和成熟卵泡数目,缩短月经周期,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及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紧张性头痛(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TT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耳穴贴压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针刺组仅接受针刺治疗,耳穴贴压组仅接受耳穴贴压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头痛发作频率,以及头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针耳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针耳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疗法。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脂肪率、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组、针耳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针刺组、针耳组各疗程结束后体脂肪率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3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并且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舒乐安定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及WHO颁布的失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O.01),治疗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果表明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在治疗中风后失眠方面安全而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联合针灸辅助激素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3例采用耳穴贴压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软胶囊口服,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有效率、排卵率、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80.6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SH和LH水平明显降低(P<0.05),E2和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和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和P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头晕1例、恶心2例,合计3例(4.76%),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3.23%)、恶心4例(6.45%)、腹痛1例(1.61%),合计7例(11.29%),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10,P=0.179)。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针灸辅助激素治疗月经不调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和子宫内膜发育,从而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对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并使用专用的统计分析软件RevMan4.2版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8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满足纳入标准,纳入人数范围从60人至104人,共629人,均为低质量试验。经Meta分析,纳入的8个试验结果表明了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虽然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毒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缺陷,因此开展更多高质量、内在真实性好的大规模、多中心的RCT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 选择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10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照组选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分别观察排尿情况及残留尿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加孤养法加灌服番泻叶,造成IBS-D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和"太冲"穴,药物组每天灌胃匹维溴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回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摄食量显著降低(P<0.01),腹泻指数显著升高(P<0.01);针刺组及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腹泻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血浆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浆SS和S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浆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回肠SS、VIP、S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回肠SS、VIP、S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治疗IBS-D可能与抑制肠道SS、VIP、SP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8.
侯阳阳  陈雪丹 《新中医》2020,52(3):181-18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中医饮食调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中医饮食调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和肾小管损伤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和血肌酐(SCr)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BUN、CCr、UAE低于对照组,SCr则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小管损伤指标β2-MG、NA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中医饮食调护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疗效明确,可改善肾功能指标,减轻肾小管损伤,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