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循环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功能对Cys C产生和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乳胶粒子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3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3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及3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 C浓度,并追踪随访观察甲亢及甲减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缓解、甲状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后血清Cys C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明显升高(P〈0.001),甲减患者明显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甲亢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甲减患者血清Cys 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Cys C浓度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91,P〈0.001;r=0.796,P〈0.001),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1,P〈0.001)。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状态具有相关性,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FT3、FT4和/或TSH可能对细胞产生、分泌Cys C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肌酐(Cr)、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36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10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59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亚临床甲亢)10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99例],以2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Cr和Cys 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血清Cr水平、亚临床甲减组和甲减组血清Cys C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1),甲亢组血清Cys 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与FT_3、FT_4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82、-0.119,P0.05),与TSH呈正相关(r=0.202,P0.01)。CysC与FT_3、FT_4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1、0.197,P0.01),与TSH呈负相关(r=-0.214,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尤其是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对血清Cys C和Cr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FT3、FT4、sTSH测定对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Graves病患者动脉栓塞治疗前、治疗后3 d,2周,4周及40例正常人FT3、FT4、sTSH含量.[结果]33例Graves病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血清FT3、FT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TSH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栓塞治疗3d后FT3明显下降(P〈0.01),2周达正常水平(P〉0.05) 栓塞治疗2周后FT4明显下降,sTSH明显升高(P〈0.01),4周后均达正常水平(P〉0.05).[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是治疗Graves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动态监测血清FT3、FT4、sTSH水平变化可作为其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78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3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39例。并选取同期13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分析对照组和甲亢以及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内脂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并探讨内脂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内脂素显著升高(P〈0.05)。甲亢和甲减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甲亢患者血清内脂素与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s)、游离甲状腺素(FT4)呈正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负相关;而甲减患者血清内脂素与TsH呈正相关,与FT3和FT4呈负相关。结论血清内脂素可能对甲状腺疾病有一定的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原发性甲减)患者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血脂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原发性甲减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未经治疗的原发性甲减患者42例,在治疗前和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2个月后分别测定空腹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FT3、FT4、sTSH)和血脂指标(包括TC、TG)。结果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C水平平均下降24.8%,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TG水平平均下降9.2%,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TC水平与FT3呈显著负相关(r=-0.28,P〈0.05);与FT4呈显著负相关(r=-0.40,P〈0.01);与STSH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TG与FT3、FT4及sTSH未表现出相关性。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胆固醇TC水平,而对甘油三酯(TG)水平则无明显影响;原发性甲减与患者血清TC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总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2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老年患者及36例体检健康人员的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HCY,酶法测定血清TC、TG、HDL-C、LDL-C,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结果老年甲减组HCY高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HCY低于对照组(P<0.01);甲减组HCY与TG水平呈正相关且甲减组、甲亢组HCY与FT3、F T4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患者血清总HCY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甲减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鲁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89-1390
目的了解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血清中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7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6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血清FT3、FT4和NT-proBNP甲亢未治组高于甲亢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H甲亢未治组低于甲亢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亢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FT4和NT-proBNP甲减未治组低于甲减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SH甲减未治组高于甲减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未治组、甲减未治组患者血清NT-proBNP均与TSH、FT3、FT4无相关性。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对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患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50名对照组、38例甲减治疗前组、31例甲减治疗后组空腹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n)、游离甲状腺素(n)、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甲减患者治疗前FT3、FT4、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Hcy、TG、TC、LDL—C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减患者治疗后血清FT3,FT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Hcy、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TG、HDL—C水平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甲减患者Hcy与FT3、FT4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TC、HDL—C、LDL—C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是甲减患者并发CHD的重要危险因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了Hcy及血脂水平的代谢。测定血清Hcy水平对甲减并发CH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能量成像(CFA)技术定量评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10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36例(甲弥甲功正常组),甲状腺功能异常者64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者30例(甲弥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低者34例(甲弥甲减组)。另选择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CFA技术测定甲状腺实质感兴趣区内的血流参数:血管指数(VI)与Vascularity。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受检者VI、Vascularity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绘制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异常与正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VI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VI、Vascularity均为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甲功正常组>健康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I:健康对照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甲功正常组比较,q=13.67、7.00、3.93,P均<0.01;甲弥甲功正常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比较,q=10.35、P<0.01,q=3.27、P<0.05;甲弥甲减组与甲弥甲亢组比较,q=7.09,P<0.01;Vascularity:健康对照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甲弥正常组比较,q=15.23、10.16、6.58,P均<0.01;甲弥甲功正常组与甲弥甲亢组、甲弥甲减组比较,q=9.33、3.83,P均<0.01;甲弥甲亢组与甲弥甲减组比较,q=5.55,P<0.01)。ROC曲线显示,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的阈值为9.526%,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6.5%,曲线下面积为0.733。VI鉴别诊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正常的阈值为7.404%,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8.9%,曲线下面积为0.768。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甲弥甲亢组患者VI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呈正相关(r=0.584、0.499,P均<0.05),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呈负相关(r=-0.447,P<0.05);甲弥甲减组患者VI与FT4浓度呈负相关(r=-0.342,P<0.05),与FT3、TSH浓度无相关性(r=0.121、-0.007,P均>0.05)。 结论CFA技术能量化甲状腺实质内的血流信号,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甲状腺功能评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ys C在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18例肝硬化、48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同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水平。对各组血清Cys C、Scr、Urea及β2-MG水平差异、相关性及异常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CHB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29±0.33)mg/L、(0.98±0.21)mg/L和(0.92±0.15)mg/L,肝硬化组显著高于CHB组(P〈0.05)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Scr、Urea和β2-MG水平分别为(69.22±21.21)μmol/L、(5.47±2.16)mmol/L和(2.58±0.8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Cys C与Scr均呈正相关,肝硬化组(r=0.502,P〈0.01),CHB组(r=0.485,P〈0.01),对照组(r=0.494,P〈0.01)。肝硬化组血清Cys C异常率(75.4%)显著高于Scr(5.9%)、Urea(17.8%)和β2-MG(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 C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物,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血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甲亢患者和38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H,包括FT3、T3、FT4、T4和sTSH)、胰岛素(INS)和C-肽(CP)水平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并同时测定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3h的血糖水平并与6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 甲亢组血清FT3、T3、FT4和T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组亦然(P<0.01),而sTSH水平明显降低(P<0.0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表明:甲亢组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于糖尿病组;口服糖后3h,正常对照组恢复至正常水平,甲亢组和糖尿病组糖耐量降低;甲亢组和糖尿病组空腹INS和C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INS释放功能欠佳,甲亢组和糖尿病组CP释放试验呈现分离现象.结论 甲亢具有糖代谢紊乱、糖耐量明显降低、且合并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代谢综合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及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 252例次[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585例次,亚临床甲亢161例次,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186例次,亚临床甲减122例次,正常组198例次]的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参数与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nodothyronine,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的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PSV×心率(heart rate,HR)及甲状腺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在甲亢组中PSV、PSV×HR及甲状腺体积分别与血清FT3、FT4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3.
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65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血脂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与脂类的代谢密切相关,临床上在诊治甲亢患者时,应适当加强血脂水平的监测,这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判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0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甲状腺激素游离T3和游离T4(即FT3和FT4)。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ALT、AST、GGT、ALP、TB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ALB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与FT3、FT4呈正相关(r=0.306,P〈0.01;r=0.326,P〈0.01),ALB与FT4呈负相关(r=-0.395,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ALP、ALB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肝功生化指标变化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和观察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合并亚甲减患者血脂和甲状腺激素(T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化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568例DM2非亚甲减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Lp(a))和甲状腺激素(FT3、FT4、TSH),并与51例DM2合并亚甲减组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DM2非亚甲减组FBG和HbA1c水平较之DM2亚甲减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DM2非亚甲减组血清HDL-C和LDL-C较之DM2亚甲减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DM2亚甲减组血清TC、TG和Lp(a)水平较之DM2非亚甲减组明显增高(P均〈0.05);DM2非亚甲减组血清FT3和FT4水平较之DM2亚甲减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DM2亚甲减组血清TSH水平较之DM2非亚甲减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DM2合并亚甲减并非少见,应该定期进行血脂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预防和延缓甲减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IFN)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276例慢性肝炎患者接受IFN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每3个月的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及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276例慢性肝炎干扰素治疗后24例出现甲状腺疾病,其中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甲状腺功能减低。其中丙肝患者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较乙肝多,女性慢性肝炎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比男性多。结论慢性肝炎患者应用IFN治疗后存在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但均不影响干扰素的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及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L-TH)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6例PNS患者和6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FT3、FT4和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同时将6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左旋甲状腺素组36例,一般治疗组30例,左旋甲状腺素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L-TH 25~50μg/d。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PNS组血清FT3、FT4降低,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旋甲状腺素组与一般治疗组FT3、FT4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PNS患者活动期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小剂量甲状腺素可作为PNS患者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240例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前Ⅲ型胶原(PCⅢ)、促甲状腺激素(TSH)、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3(FT3)、FT4。结果对照组中,≥45岁组的受检者血清HA、LN、CIV、PCⅢ水平明显高于45岁以下组,男性受检者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受检者血清TSH、T3、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随Child-Pugh分级级别的增加,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其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T3、FT3尤为明显。A、B、C级患者血清HA、LN、CIV、P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C级患者血清T3、T4、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T3、FT4、TSH与T3、T4联合检测评价甲状腺功能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和60例健康查体者,比较FT3、FT4、TSH与T3、T4水平。结果甲亢组血清FT3、FT4、T3、T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TSH水平低于健康组,甲减组血清FT3、FT4、T3、T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TSH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三组各指标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4、FT3、TSH与T4、T3联合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临床用药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