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基于窗口约束(m,k)模型的实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非重叠组合窗口约束的实时系统.通过对该实时系统的可调度性条件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组合窗口约束(m,k)^的调度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组合约束的特点,考虑本次调度对该窗口的可调度的影响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并以此来提高任务的可调度性、减少组合窗口限制违例.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在组合窗口约束的调度上,优于传统的独立比较两个约束确定优先级的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基于(m,k)模型的窗口限制实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受(m,k)限制的窗口限制实时系统.首先对该实时系统的调度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窗口调度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m,k)限制的特点来提高实时任务的可调度性,减少窗口限制违例.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这些模拟以传统的动态窗口调度算法为基准,将其应用于受(m,k)限制的窗口限制实时系统时的窗口限制违例情况并与新算法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表现优于传统的动态窗口限制的调度算法.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调度算法一般以任务级为调度单位,对此提出一种细粒度的线程级多处理器实时调度算法。采用DAG图描述实时系统的任务,并采用任务分解法将其分解为线程形式;为任务级调度采用基于干扰的可调度性分析,为线程级调度采用基于工作负载的可调度性分析;将线程的偏移、截止期与优先级作为三个调度目标,设计混合线程级调度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于多线程任务的实时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单调速率及其扩展算法的可调度性判定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王永吉  陈秋萍 《软件学报》2004,15(6):799-814
任务可调度性判定是实时系统调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单调速率(RM)算法是实时调度的重要算法,自其提出以来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尚缺乏专题性的文章来系统而深入地探讨RM及其扩展算法的可调度性判定,以及各种现实条件和实现方式(包括任务调度的时间开销和任务同步问题等)对可调度性的影响.围绕RM算法下的可调度性判定问题,由浅入深,系统性地讨论各种不同假设和实现方式对可调度性的影响,具体为下述3大类问题:(1)理想的RM算法下的可调度性判定的CPU利用率最小上界最小及可调度的充分必要条件;(2)考虑调度时间开销情况下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3)优先级反转协议及其对可调度性的影响.给除了具体实例来叙述上述问题,并从算法复杂度和可检测率两方面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端到端实时任务调度模型可用于描述许多分布式实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EDF调度策略的端到端实时任务调度模型,给出了端到端实时系统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并提出其可调度性分析算法,该可调度性判定条件及可调度性分析算法适用于采用非连续工作型同步协议和连续工作型同步协议控制下的端到端实时系统.与固定优先级的端到端实时任务调度模型及其算法相比,基于EDF调度策略的端到端实时任务调度模型和算法更加简单和易于实现,仿真结果也表明具有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一种有限优先级的静态优先级分配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态优先级调度在实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静态优先级调度受到系统支持的优先级个数的限制.当任务的个数大于优先级个数时,需要将多个任务映射到同一个优先级.针对优先级个数有限的情况,给出了在截止期限大于周期时任务可调度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提出了基于有限优先级的静态优先级分配算法(AGP).AGP算法对于基本任务集合是最优的静态优先级分配算法.其最优性表现在,所需的优先级个数最小,并且若采用AGP算法不可调度某个任务集,则采用其他静态优先级分配算法也不可调度该任务集.模拟结果表明,AGP算法的可调度性要远远大于常量法.AGP算法对于解决在嵌入式实时系统中任务的优先级分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浩  陆阳  孙峰  韩江洪 《软件学报》2016,27(12):3158-3171
容错是硬实时系统的关键能力,容错调度算法可以在有错误发生的情况下满足任务的实时性需求.在主副版本机制的容错调度算法中,主版本出错后留给副版本运行的时间窗口小,副版本容易错失截止期.针对副版本需要快速响应的问题,提出副版本不可抢占的全局容错调度算法FTGS-NPB(fault-tolerant global scheduling with non-preemptive backups),赋予副版本全局最高优先级,使副版本在主版本出错后可以立刻获得处理器资源,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被其他任务抢占.这样,副版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分别基于截止期分析和响应时间分析建立了FTGS-NPB的可调度性测试,并分析了两种可调度性测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优先级分配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TGS-NPB可以有效地减少实现容错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于静态优先级实时系统的抢占阈值调度算法。描述了算法实现和任务集合可调度性判定公式的推导,分析了算法的性能特点,阐述了抢占阈值调度是静态优先级嵌入式实时系统开发中调度算法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9.
丁万夫  郭锐锋  秦承刚  刘娴  郭凤钊 《软件学报》2011,22(12):2894-2904
基于软件容错模型,提出了允许容错优先级提升的抢占阈值容错调度算法(extended fault-tolerantfixed-priority with preemption threshold,简称FT-FPPT*).该算法能够在抢占式容错调度算法(fault-tolerantfixed-priority preemptive,简称FT-FPP)和抢占阈值容错调度算法(fault-tolerant fixed-priority with preemptionthreshold,简称FT-FPPT)无法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为了获得系统中任务优先级分配的最佳策略,基于任务最坏响应时间的可调度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最优的优先级配置搜索算法(priorityassignment search algorithm,简称PASA).经过深入分析和实验证明,与FT-FPPT算法相比,FT-FPPT*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硬实时系统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实时操作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时调度问题,在研究弱硬实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受弱硬实时限制的帧间相关周期模型.首先对该模型的调度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基于双距离的优先级调度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帧间相关的特点来提高实时任务的可调度性,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实时系统中,检查任务执行的计划是否满足要求的时间约束称为可调度分析.通过把时间特性与其他行为特性分离,提出了一种以时间Petri网建模的实时系统调度分析方法.如果特定任务的执行是可调度的,则可以计算任务执行的时间跨度,否则确定出不可调度的变迁以便于调整时间约束和纠正设计错误.提出了一种通过把复杂的任务序列分解成一些子序列来进行可调度性分析的综合时序分析技术,它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有助于关于调度的可达性问题的讨论.讨论了柔性制造系统FMS中的车间装配子系统的可调度性.  相似文献   

12.
实时任务的超时完成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实时系统必须具备严格的实时性及可靠性保障.考虑实时系统的容错需求,本文基于回卷恢复模型,对容错实时系统的可调度性分析进行研究.在基于任务最环响应时间的可调度性分析方法中,容错优先级配置是决定系统可调度性的关键.为了改进系统的可调度性,提出一种容错优先级可降低的配置策略,并推导出此策略下任务最坏响应时间的计算公式,以判断系统的可调度性.降低策略下低优先级任务可挪用高优先级任务的空闲时间来满足自身的截止时限要求.仿真实验表明,降低任务的容错优先级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实时系统要求任务在最差情况下能在其截止时间前获得结果,若超过了其截止时间,也会认为是错误的行为,所以改进任务可调度性分析、提高任务集可调度性尤其重要。统一调度能结合固定优先级调度的优点,防止不必要的抢占,降低资源额外销耗,能够提高任务集合的可调度性;但其任务的可调度性分析方法过于粗糙,影响任务最差响应时间分析的结果,降低了任务集的可调度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统一调度,增加任务运行阶段数,重新建立任务模型,并提出通过分配任务抢占阈值、调整运行阶段的抢占阈值与长度,优化任务可容忍阻塞,改善任务集可调度性的算法。最后,实验表明,与统一调度算法及其他算法相比,所提出的调度算法能够有效改善任务集的可调度性。  相似文献   

14.
朱响斌  金永贤 《计算机应用》2005,25(8):1780-1782
在研究窗口限制实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受窗口限制的帧间相关周期模型。首先对该模型的调度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动态双窗口限制调度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帧间相关的特点来提高实时任务的可调度性,减少窗口限制违例。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这些模拟以传统的动态窗口限制调度算法为基准,将其应用于帧间相关的周期模型时的窗口限制违例情况与新算法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表现优于传统的动态窗口限制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任务具有特征参数多和特征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任务调度算法。利用模糊集合来描述任务的不确定性特征;使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和最大隶属度原理来综合考虑任务的多个特征参数并确定任务的优先级;采用动态构建多层评判模型的调度策略来减小任务优先级评判的失效率。仿真表明,该算法提高了任务调度的成功率,降低了任务截止期的错失率和任务优先级评判的失效率。该方法可应用于优先等级有限的实时系统任务动态调度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处理器实时调度中的最早伪时限优先(EPDF)Pfair算法,分析了EPDF算法在M个处理器平台上的可调度利用率约束,根据基于利用率的充分可调度性判定,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可调度性判定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可调度任务集,从而使得满足判定的强实时系统和使用tie-breaking规则困难的动态任务系统的调度有较小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可调度性判定方法增加了判为可调度的任务集数量,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白露  晏立 《计算机应用》2012,32(3):603-605
针对多处理器实时调度中的固定优先级(FP)调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可调度性判定方法。引入Baruah的最早截止期优先(EDF)窗口分析框架,将高优先级任务带入作业的最大数量限定为m-1(m为处理器个数),进而对任务的干涉上界进行重新界定,并由此得到一个更加紧密的可调度性判定充分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加了通过判定任务集的数量,体现出更优的可调度判定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实时系统中,抢占在提高系统灵活性的同时带来额外的系统开销,特别在多处理器平台上抢占导致的作业迁移会造成相当大的性能下降,减少不必要的抢占是硬实时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抢占阈值调度是处于抢占调度和不可抢占调度之间的一种混合调度方法,在保持调度能力的基础上限制抢占.基于截止期分析建立了多处理器硬实时系统抢占阈值调度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针对抢占阈值调度提出一种改进的优先级分配算法OPA-MLL,并建立了抢占阈值分配(preemption threshold assignment,PT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OPA-MLL算法和PTA算法分别给任务集分配优先级和抢占阈值时,可调度任务集比率明显提高,同时能最大程度限制抢占次数.  相似文献   

19.
一种任务优先级的综合设计方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宏  王宏安  王强  戴国忠 《软件学报》2003,14(3):376-382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表设计的调度算法.将任务的相对截止期和空闲时间这两个特征参数结合起来,综合设计任务的优先级表,使得截止期越早或空闲时间越短,任务的优先级越高,而且任务的优先级由相对截止期和空闲时间惟一确定.对于任意一个任务,可通过对设计的优先级表进行二元多点插值获得相应任务的惟一优先级.与传统的EDF和LSF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优先级表设计方法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提高了任务调度的成功率,降低了任务截止期的错失率.该方法可应用于实时系统中实时任务的动态调度中.  相似文献   

20.
固定优先级任务的可调度性判定是实时系统调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DMS可调度性判定方法——确切性判定方法(precised schedulability test algorithln,简称PSTA),利用DMS调度的充要条件,保证任何任务集均可被判定,并且判定结果是确切的。首先给出了DMS调度模型,介绍了可调度性判定的基本思想,然后进一步通过实验提出并证明了PSTA相关的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