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DLS—型电空接触器是EL_2型电力机车上的主要电器,它承担着主电路支路电源的开关任务。长期以来电空接触器的电弧烧损,严重地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行,成为电力机车技术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大量烧损现象入手对电弧在灭弧罩中的运动状态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 1.电室接触器在机车电路中的位置、作用及设计要求 电室接触器位于主电路中高速断路器和过流继电器之间,用于频繁地开断和闭合正常运行时各支路电流及过载情况下各支路电流,因此要求它能正确可靠地熄灭相应支路断、开电流所产生的电弧。 2.电空接触器的工作状态 (1)正常工作状态 在运行级时从1级~34级之间,无论是退级还是进级,电空接触器始终处  相似文献   

2.
谢文涓  董冰岩 《电气开关》2007,45(1):49-50,53
介绍了内燃机车电空接触器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对接触器主触头烧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预防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交流接触器电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线圈控制方式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线圈电流零相位分断方式是控制交流接触器分断的常见方式之一,其分断方式会严重影响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首先,分析了线圈电流零相位分断方式下交流接触器动作特点,发现其三相触头磨损不均匀,某相触头磨损最大;其次,提出利用交流接触器首熄弧相的分布均匀度来判别触头磨损最大相的方法,并根据触头磨损最大相最先失效理论建立了交流接触器电寿命预测模型;最后,采用交流固态继电器对线圈进行控制并进行交流接触器电寿命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文中建立寿命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1 故障经过 2001-09-29T08:55,1号炉1号空预器减速机油泵热偶动作掉闸。电气运行通知检修人员到现场检查,发现电机的1根引线在接线盒处脱开,检修人员恢复接线。运行人员检测绝缘合格,送电过程中,减速机油泵电机接触器内部短路,造成1号空预器总电源掉闸,2号空预器电源自投复掉,1号炉空预器全停,炉灭火,后逐步恢复。2 故障原因 (1) 经解体检查发现接触器内部同一槽内主接点(B相)与辅助接点(A相)在送电时引起短路,触头烧毁,分析在减速机油泵热偶动作时,接触器内部已因过热而烧损,送电时引起短路。 (2) 空预器减速机油泵接线为螺丝…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电磁机构励磁控制交流接触器的不足,利用涡流斥力机构结构简便且励磁斥力建立时间短、机构动作快速的特点,提出涡流斥力机构的新型交流接触器技术,应用能量守恒法建立涡流斥力的数学模型及其动态仿真技术。设计了基于CJ40-100A本体结构的新型交流接触器样机。经仿真分析和样机动态测试,验证了新型交流接触器在触头接通与分断控制基础上的快速动作特性。  相似文献   

6.
杜波  李伟 《供用电》2005,22(1):44-44,48
1 事故分析平顶山中盐皓龙公司制盐厂的电动机多采用XJO1 自耦减压启动器降压启动。投产以来,多次发生烧毁启动器和电动机的事故,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XJO1 的主接线和控制线路如图 1 和图 2 所示。启动电动机时,由控制线路的接触器先动作,经自耦变压器降压后把电源引入电动机启动;待电动机转速接近额定值时,时间继电器 SJ动作,使启动接触器释放,同时运行接触器XLC得电动作,把三相380 V电源全压加至电动机定子绕组。至此,启动过程结束,电动机正常运行。然而皓龙公司制盐厂某些车间由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次因时间继电器(SJ)烧…  相似文献   

7.
在继电保护检验中,测量保护的动作时间时,通常用刀闸(或接触器)的一付接点给保护装置通入模拟故障电流、电压,用刀闸(或接触器)的另一付接点去起动毫秒计。由于刀闸(或接触器)的两付接点动作不同步,使读得数据一致性差,离散值达7~8ms,甚至10ms。因而,无法保证所测动作时间的精确度。我厂经过改进,用可控硅触发回路控制702型毫秒计的起动回路,明显提高整组测时的精确度,离散值可控制在0.1~0.2ms以内。  相似文献   

8.
《电世界》2005,46(2):42-42
《江苏电器》(2004-5)介绍了组合式智能交流接触器。它采用一台单极接触器和一台两极接触器来分别控制三相主电路。在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了起动、吸持、分断全过程的优化控制,尤其实现了分断过程的零电流分断控制,使三相电路实现无弧或少弧分断。提高了电寿命和机械寿命,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耗材少,控制准确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批次对批次(run-by-run,RBR)控制方式对电磁接触器的吸合过程展开研究,旨在不改变接触器自身机械结构参数的前提下从算法角度实现接触器的动作时间及弹跳控制。通过利用电磁接触器重复操作的特性,研究RBR方法应用于接触器开关的特殊性,据此构建接触器吸合过程的RBR控制优化数学模型,提出完整的控制流程并给出励磁电流及其作用时间的设定准则。模型不依赖接触器的具体参数,通用性强;引入损失函数对接触器的历史操作信息进行反馈评估与分析,滚动优化过程模型并调整控制决策,迭代求解吸合过程的线圈电流闭环参考序列,改变依赖离线获得的最优参量始终指导接触器在线时变运行的局限;为使控制策略不局限于一个最优解,兼顾接触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引入决策向量备选矩阵,始终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保持实际上的最优;相关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能有效减小吸合时间的动作分散性并抑制触头弹跳,对接触器的吸合过程智能控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仵征  史敏 《低压电器》2013,(8):58-62
传统的空操遥控两用起重机的电气控制、换向接触器的连锁控制、真空接触器的连锁控制常常因电气元件的电源释放慢而产生短路与触点动作混乱等问题。这对操作人员、电动机和电器元件危害很大。通过叙述时间继电器如何在起重机电气改造中的几点巧妙应用,改善起重机的电气控制单元,从而消除误操作的产生,增强起重机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依据最新的相关机械行业标准,采用微机自控技术,研制了以工控机为主机的小容量交流接触器可靠性试验装置.该装置交直流兼容,能同时对多台接触器的多对触点(16台试品、64对触点)的电参数(触点电压、动作时间)进行监测,对接触器进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功能完善,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常规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了调速设备故障时接触器保护在动作保护过程中主回路的暂态过程。由于接触器动作时间较长,在其动作期间调速设备易受到高电压、大电流的冲击,导致电力电子器件损坏。针对接触器保护的弊端,设计了带电子保护电路的主回路拓扑结构。并分析了高压失电工况下常规的和带电子保护电路的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暂态过程,同时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得出高压失电工况下理论分析的依据。最后在模拟带载试验平台上分别对常规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和增加电子保护电路的调速系统在高压失电的工况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值基本一致,同时验证了电子保护电路有效解决了有源逆变结构下的高压失电或者逆变颠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接触器的电寿命、带载能力和分断能力,提出分相式交流接触器控制技术。采用三相接触器分相式控制,在不改变现有小容量接触器结构参数的条件下组成大容量接触器,研制了分相式交流接触器控制器。其具有电流过零点检测功能,可实现主回路三相电流微电弧分断控制,使触头在微弧或者少弧的情况下分断负载电流,且给出分相控制的微电弧分断试验波形。试验结果表明,技术可有效地减少触头的损耗,能提高接触器的电寿命和分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交流接触器AC-3电寿命试验中采用晶闸管做陪试品能克服传统试验方法操作频率相对低、分断大电流时灭弧困难、发热严重及吸合和释放动作速度慢的缺点,同时由于导通和截止时没有触头动作,噪声也大大改善。将PLC及晶闸管应用于AC-3电寿命试验中,结果表明,交流接触器实现了高精度控制和大电流主电路的高可靠切换,且电压、电流波形光滑无畸变,提高了试验检测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见的自动控制元件,在空调行业广泛用于控制大功率压缩机、电机和电加热的启停,其动作是否可靠直接影响整机能否正常运行。本文通过研究交流接触器的原理、结构、低电压吸合性能,以及常见的失效模式,为交流接触器的选用及故障排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电磁接触器吸合运动过程展开研究,旨在通过控制算法提升电磁接触器在不同工作环境和全寿命周期的吸合可靠性,避开接触器复杂的物理建模过程。首先,分析电流闭环控制理念下,电磁接触器吸合过程触头运动的时滞效应,设计兼顾快速动作和弹跳抑制的吸合过程电流闭环控制序列。然后,研究电磁接触器在实际工况下的工作特点,寻找线圈电流与动作时间之间的直接关系,并引入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案对电磁机构吸合过程实时在线优化,抑制动作分散性。控制策略不依赖于任何受控对象结构参数,不需要事先建立接触器物理模型,不需要增设传感器,根据在线数据实时优化电磁机构吸合过程控制策略,能够智能、快速地适应外部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开关自身机械结构的磨损。搭建基于FPGA的快速控制原型系统,验证控制策略的实际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不同型号电磁接触器在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触头弹跳和动作分散性,对电磁开关吸合动作性能的提升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铁合金厂、电石厂的电弧炉电极升降控制系统以及行吊升降控制器都是用两只交流接触器换相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由于交流接触器经常频繁动作及使用环境恶劣等因素,时常出现交流接触器主动/定触头熔焊在一起不能自行分开复位的情况。使得控制按钮(或开关)的控制及行程开关的限位保护失去作用,电动机不能停转,拉断钢绳,损坏设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事故。  相似文献   

18.
交流接触器分断过程中的电弧侵蚀是造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控制电弧对触头的侵蚀,可以提升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该文分析了起弧相角对触头电弧侵蚀的影响,对随机起弧相角、固定起弧相角、三相均匀磨损三种控制方式下的交流接触器电寿命进行研究;分析由于交流接触器释放时间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起弧相角的随机性,利用软件仿真分析起弧相角具有随机性情况下交流接触器电寿命的变化趋势和特征,提出以起弧相角标准差为参量的最佳释放时刻的控制方法,并提出根据实时服役参数进行交流接触器电寿命最大化控制;通过实验测试获得起弧相角的均值和标准差,并在固定相角控制、随机相角控制、电寿命最大化控制方式下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在电寿命最大化控制方式下各相触头的电弧侵蚀量均匀且侵蚀率最小,可以显著提升交流接触器的电寿命.  相似文献   

19.
从线路电压降和线间电容两方面探讨接触器、继电器远距离正常动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厂的装备车间有一台CGGA114型整经机,其电气控制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现已运行两年多,很少出现故障。可这几天出现一种很奇怪的故障,当机器起动或有其他动作时,其内部控制变频器的交流接触器跳开,整个设备断电,查找线路均无故障。经过反复观察,我们发现当交流接触器动作时,P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