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总胆酸水平对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单胎肝内胆汁淤积症孕产妇3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剖宫产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总胆酸和血糖水平检测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总胆酸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新生儿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总胆酸水平与胰高血糖素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呈负相关。结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的血总胆酸水平明显升高,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因此胎儿的胰腺内分泌功能变化与孕妇胎儿的总胆酸变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解剖学方法,观察了65例胎儿(胎龄为6~10mo)胰腺及其血管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胎儿胰体、胰尾可做胰腺移植的材料,其血管蒂可为腹腔动脉或脾动脉与脾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总胆酸水平对胎儿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剖宫产分娩的20例单胎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同期剖宫产分娩的20例正常单胎孕妇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新生儿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循环酶法,测定总胆酸水平;通过氧化酶-过氧化物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酸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胆酸水平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分别具有线性关系,并且总胆酸水平与胰高血糖素水平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分别呈负相关性。结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胰岛素分泌不足,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与血总胆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类胰升血糖素肽—1在大鼠和胎儿胰腺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类胰升血糖素肽-1在大鼠和胎儿胰腺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和胎儿胰腺中GLP-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LP-1免疫反应物存在大于大鼠和胎儿胰岛的周边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Papamiltiade染料间接注射方法,对90例(胎儿67例、新生儿21例、婴儿2例)国人胰腺的器官外淋巴管走行特点进行了解剖学观察。胰的集合淋巴管直接走向胰周围十二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显色率的组间差异很大,其中两组(横结肠和贲门后淋巴结)可能是注射压力所致的逆流现象。胰的淋巴回流可被分成左右两部分,它们的胚胎来源和汇入胸导管以前的回流途径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MRC-9细胞是1974年得自一15周龄女性胎儿的肺组织,经胰酶消化、连续传代培育的成纤维细胞。该胎儿的母亲14岁,本人及家族无异常病史。胎儿发育正常,其母因未婚怀孕行人工流产。培养细胞的营养液为含8%牛血清及15mM HEPES缓冲液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类胰升血糖素肽-1免疫细胞在大鼠和胎儿胃肠道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和胎儿胃肠道中GLP-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胃肠道中GLP-1免疫细胞密度最大的是回肠,其次是结肠和直肠,月台 儿胃肠道中GLP-1免疫细胞密度最大的是直肠,其次是结肠和回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的营养过剩,导致晚期妊娠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晚期妊娠并发SA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P,临床局部症状和化验检测不典型,全身病理生理反应显著,胰外脏器受损明显,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高脂血症是其起病最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应施行急诊手术,妇产科和外科医生配合,剖宫产后,同时行胰腺被膜切开松解+胰周引流、腹腔灌洗术,才能尽最大可能抢救母亲、胎儿的生命.两年来,我科共收住11例晚期妊娠并发SAP的病人,现将11例病人的监测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建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10-7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传统的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经典的胰腺空肠重建方式。但该重建方式术后胰漏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当胰腺质地柔软、胰管细小不能放置支撑管时更是胰漏发生的高危因素。为此,不断有改良的吻合方法问世并初步表现降低胰漏的效果。本文基于动物实验研究,并得到绍兴市科技重大项目支持,介绍了一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新设计的胰肠吻合方法—袖状内翻加衬网片镶嵌式胰肠吻合术,并且对胰肠吻合引起胰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其它具有代表性的胰肠吻合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胰腺和空肠的吻合技术被认为是防止胰瘘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出现了很多胰肠吻合方法及其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参考、借鉴了众多简便、实用的胰肠吻合技术,在1998-2005,8年间,完成了后壁免缝套入式胰肠  相似文献   

11.
Summary Thirty-five evaluabl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pancreas were treated with piroxantrone at a dose of 150 mg/m2 intravenously every 21 days. No objective responses were observ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 –10%). Toxicities of grade 3 were primarily hematologic and were seen in 28 patients. Piroxantrone is inactive in pancreatic cancer and no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is agent in this tumor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2.
壶腹周围癌可切除性术前评估与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二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和生态2率的影响。方法 阐述壶腹周围癌CT的鉴别诊断与术前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的方法,以及对壶腹周围癌,尤其是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改进。结果 138例壶腹周围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椁98例,切除率71%,并发症发生率16.7%,手术死亡率6.5%。其中胰头癌1122列,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切除率7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构建甲硝唑诱导胰岛β细胞破坏的转基因斑马鱼骨丢失的动物模型,为寻找可保护胰岛β细胞的促骨形成药物提供经济便捷的平台。方法用酶切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IsceI-INS:nfsB进行显微注射,建立胰岛β细胞转基因斑马鱼系。选用受精后30 h的转基因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5,10,15μmol·L-1甲硝唑溶液中,作为甲硝唑组;同时设1%二甲亚砜溶媒作为阴性对照组,nfsB蛋白将无毒性的前体药物转变为细胞毒素,在活体直接破坏胰岛β细胞。48 h后及时更换胚胎养殖水终止甲硝唑的破坏作用,常规28.5℃下在24孔板中培养至斑马鱼颅骨形成。测定斑马鱼血糖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糖基化终产物;采用茜素红对斑马鱼骨骼进行染色,以显微检测、数码成像方法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5,10,15μmol·L-1甲硝唑组斑马鱼骨骼染色面积和累计吸光度显著减小,提示利用甲硝唑破坏胰岛β细胞构建转基因斑马鱼的骨骼矿化量和骨密度都显著降低,成功诱导斑马鱼骨丢失模型。并用该模型成功验证依替膦酸二钠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结论成功构建破坏胰岛β细胞诱导转基因斑马鱼骨丢失模型,为在整体动物水平筛选可保护胰岛β细胞的促骨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中草药提供一个新型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并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经验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出现临床表现或临床体征而就诊;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为2例,8例位于胰尾部;所有病例均经过术后病理确诊,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且预后好,无死亡病例,生活质量未受影响。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12-65岁,平均32岁,随访8例,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平均直径约7 cm,有包膜。组织学上肿瘤呈实性或假乳头两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β-catenin核阳性10例,α1-AT阳性13例,Vimentin阳性13例,CD10阳性10例,PR阳性9例,CKpan阳性2例,Syn阳性1例,CgA阳性1例。结论SPT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须与胰腺其他多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叶春  ;孙伟  ;王晖  ;刘凯  ;刘鹏飞 《中国医药》2014,(10):1508-1510
目的 通过大网膜包裹胰腺后缝合胰腺残端术式的动物模型寻找一种能有效降低术后胰漏率且简单实用的新方法.方法 行胰腺远端切除术后,将50只新西兰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只)和实验组(25只)2组,对照组为单纯应用5-0 Prolene线U型锁边缝合胰腺残端;实验组为先将大网膜包裹胰腺一圈后,使其紧贴于胰腺表面,再缝合胰腺残端.测量和观察术后第1、3、5、7天血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体质量、术中失血量、嗜睡和厌食发生率.2周后将动物处死检查,胰腺残端行石蜡切片病理学实验组检查.结果 实验组兔子的胰漏率8.0%(2/25)明显比对照组低36.0%(9/25)(P<0.05);实验组术后第1、3、5、7天淀粉酶值分别为(175 ±30) U/L、(150±31) U/L、(142±26) U/L、(141±28) U/L,对照组术后第1、3、5、7天淀粉酶值分别为(174 ±30)U/L、(151±31) U/L、(141±26)U/L、(142±28)U/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5、7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0.1±2.2)×109/L、(8.3±2.5)×109/L、(7.9±2.3)×109/L、(7.5±2.6)×109/L和(10.2±2.2)×109/L、(8.4±2.5)×109/L、(7.8 ±2.3)×109/L、(7.4±2.6)×109/L;,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3、5、7C反应蛋白数值分别为(10.1±1.6) mg/L、(26.3 ± 5.5) mg/L、(18.6±1.2) mg/L、(16.4±1.2)mg/L和(10.3±1.6)mg/L、(26.5±5.5)mg/L、(18.8±1.2)mg/L、(16.6±1.2) m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兔子的手术时间(61±11)min明显比对照组(53±11)min长(P<0.05),但试验组和对照组兔子的体质量、术中出血量、嗜睡和厌食发生率分别为(2.76±0.31) kg、(6.00±1.00) mL、4.0% (4/25) 、8.0%(2/25)和(2.82±0.22)kg、(5.86±0.90)ml、16.0%(4/25)、24.0%(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学显示实验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一期三吻合术治疗胰头癌梗阻性黄疸。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39例不能切除的胰头癌,利用完整的空肠顺蠕动与胃、胆囊同时侧侧吻合加空肠侧侧吻合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和预防性治疗上消化道梗阻。结果术后3d黄疸开始消退,术后3周胆红素正常。平均住院天数21.1d,随访术后生存6个月11例,12~18个月22例,24个月6例。术后无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肠梗阻、黄疸并发症。结论一期三吻合术安全可靠,简便省时,易于掌握,疗效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以年轻女性多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SPTP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表现为腹痛或腹部肿块伴或不伴消化系统症状。SPTP的影像学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境界清楚,包膜完整,无胰管和胆管扩张,且无内分泌功能异常。病理学发现SPTP由实性区、囊性区和假乳头状结构组成。SPTP术前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容易误诊,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且多预后良好,转移复发率低,放疗和化疗敏感性尚不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SPTP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是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黏膜上皮的一种囊性肿瘤。这种肿瘤能分泌浓稠的黏液,从而导致胰管扩张和梗阻。笔者通过查阅外文文献,了解IPMN的病理特点,以便提高对IPMN影像学表现的分析,从而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Insulin has been isolated from ostrich pancreas by a procedure of acid ethanol extraction, adsorption onto SP-Sephadex,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HPLC.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ostrich insulin is identical to that reported for the chicken hormone. The isoelectric point as determined by polyacrylamide gel isoelectric focus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ovine horm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