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热二聚法分离C5混合物中的环戊二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管式连续反应器及釜式间歇反应器对石油裂解C5混合原料中的环戊二烯(CPD)进行热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DCPD)后进行分离。深入研究了CPD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C6含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情况下选择使用的反应条件和反应器型。  相似文献   

2.
釜式反应器中热二聚法分离C_5混合物中的环戊二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釜式间歇反应器对石油裂解C5混合原料中的环戊二烯 (CPD)进行热二聚 ,生成双环戊二烯(DCPD)后进行分离。研究了CPD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C6含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夏君 《天津化工》2011,25(2):36-37
本文主要以双环戊二烯(DCPD)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加成反应合成高密度燃料-TCPD。利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DCPD与环戊二烯(CPD)双烯加成法,来合成CPD三聚体(TCPD)。  相似文献   

4.
环戊二烯易于二聚成双环戊二烯(DCPD),而DCPD在高温情况下又可解聚成CPD。环戊二烯(CPD)是一种合成香料的中间体,可以分别与异亚丙基丙酬、丙烯醛、2-丁烯二醇与异丁醛、乙烯基吡啶、5-甲基-2-环己基烯酮、2-己烯醛、环氧戊烯等合成出近百种香料。  相似文献   

5.
李爱元  张永春  彭振博  孙向东 《广东化工》2012,39(16):99+101-99,101
介绍了从C5和C9馏分中分离CPD、DCPD以及二者聚合时,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山东陶瓷》2006,29(4):22-23
第99届广交会圆满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收到许多欧盟客商的订单,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客商都提出需要对产品进行CE认证的要求。这一要求来源于欧盟于1989年颁布的建筑产品安全指令(CPD89/106EEC)。  相似文献   

7.
裂解C_5馏分中二烯烃热二聚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封管实验方法考察了二聚反应温度、反应停留时间和不同环戊二烯(CPD)含量对C5馏分热二聚过程中各二烯烃组分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115~125℃、停留时间2~3h、CPD质量分数大于17%时,CPD的转化率不小于92%,异戊二烯(IP)、间戊二烯和1,3丁二烯的转化率分别在7%、1.5%和13%左右,双环戊二烯(DCPD)的收率接近80%,未知共二聚物的总生成量在2.6%左右。C5原料中CPD的含量高,其转化率和DCPD收率也高。C5原料存放一段时间,CPD含量降低后,IP的共二聚反应损失将略有减少。实验数据为工业上热二聚反应分离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环戊二烯(CPD)、金属钠和一氯甲烷为原料合成甲基环戊二烯,包括制备环戊二烯钠和环戊二烯钠甲基化两步反应。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及环戊二烯与钠的摩尔比对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影响显著。双环戊二烯的最佳解聚温度为250℃,对于CPD与钠的反应,反应初期温度应控制在较低的温度,以减少CPD二聚反应;反应后期可将温度升高至28℃,以加快CPD与钠的反应速率。最佳的CPD与钠摩尔比为2.2,此时甲基环戊二烯的收率达86%。  相似文献   

9.
梳状聚合物二醇的结构与流变性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湘华  罗远芳  刘芳  陈勇军  贾德民 《化工学报》2007,58(11):2915-2919
制备了一系列支链结构不同的梳状聚合物二元醇(CPD),并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CPD梳状支链结构和温度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CPD的流动活化能ΔEη0。研究发现,梳状支链的长度增加和极性增大,CPD的黏度增加,出现剪切变稀行为的剪切速率降低。CPD的η-γ曲线出现两次剪切变稀行为,在两次行为之间存在一平台,这一平台随温度增加向高剪切速率方向移动,并逐渐变短,最后在50℃时消失。随梳状支链长度增加和极性增大,CPD的流动活化能ΔEη0增加。  相似文献   

10.
化学渗透脱挥发分模型(Chemical Percolation Devolatilization, CPD)用于快速升温条件下煤炭脱挥发分的模拟,可以预测不同煤种热解过程中焦油、半焦和轻质气体的实时产率。模型基于晶格模型构建煤炭化学结构,具有煤种适用性广、输入参数少的特点,得到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CPD模型的发展历程、煤炭模型构建方法和热解反应路径假设与动力学参数计算等,进而综述了CPD模型在煤炭、油页岩和生物质等碳基固体原料热化学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为提高CPD模型在煤炭热转化领域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煤种结构分析建立了更准确的晶格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改进CPD模型中热解反应路径并修正动力学参数使模型更接近真实热解过程,通过对煤颗粒内部温度梯度分布修正及算法改进使得模拟更接近实际热解工况。在油页岩热转化方面,相关学者从油页岩中干酪根化学结构出发,结合油页岩热解特性建立了用于描述其热转化的CPD模型。通过分析生物质的结构特点和反应特性建立了生物质CPD模型,并从化学结构、热解反应路径以及动力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改进来扩展模型的适用性。CPD模型虽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根据煤炭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