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减压是音乐治疗这门新兴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技术.它既能深入患者的深层情感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也可以仅仅利用音乐来促进身体和精神的放松,缓解紧张的情绪,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减压.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分析和研究来说明音乐减压这种方法技术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情绪问题的改善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佳 《医学信息》2010,23(16):2725-2726
音乐减压是音乐治疗这门新兴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技术。它既能深入患者的深层情感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也可以仅仅利用音乐来促进身体和精神的放松,缓解紧张的情绪,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减压。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分析和研究来说明音乐减压这种方法技术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情绪问题的改善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音乐干预减轻中学生考前综合征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霞红 《医学信息》2008,21(7):1124-1126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减轻中学生考前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将278名即将中考具有考前综合征的考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考生音乐背景和喜好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个体化音乐干预方案.检查前15min实验组通过耳机欣赏选定音乐到检查结束,对照组则不戴耳机不听音乐.结果 两组音乐背景无统计学差异,较喜欢的音乐类型有流行歌曲(35.34%)和轻音乐(31.20%),实验组干预后头痛程度、紧张程度、收缩压、心率、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舒张压和检查前15min的收缩压、心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据考生喜好进行个体化音乐干预,可增强考生聆听音乐的专注性,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减轻考生头痛程度,消除紧张心理,保持生理指标平衡,提高食欲,保证良好的睡眠,使考生精力充沛,考好每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4.
正成人多动症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提到"多动症"这个词,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多见于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其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等。其实儿童患了多动症若不及时治疗,50%-80%可持续到成年而成为"成人多动症"。影视剧《顾乐家的幸福生活》中顾乐的爸爸顾立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是大学教授,但是顾立伟自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不同图片与音乐结合的刺激材料改善孤独症儿童注意力与情绪的效果。方法:采用横断研究设计。选取苏州平江培智学校和上海徐汇区星雨儿童康健院共135名儿童,确诊35名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从中选取14名8~12岁孤独症儿童作为被试。以12张图片刺激材料(闪电、火车、QQ糖等)与4种不同的音乐背景(无声、儿歌、森巴打击乐、舒缓钢琴曲)相结合的视频为实验材料,来探索图片、音乐对孤独症儿童注意力和情绪的影响。结果:(1)孤独症儿童对食物类图片关注时间最长[如对薯片图片的平均注意时长最长(5.61s)]。在四类音乐背景下,整体上有声比无声注视时间长[如,孤独症儿童在儿歌背景下对火车图片(6.12±2.6)vs.(4.99±2.40)和鸭子图片(5.90±2.21)vs.(4.30±2.00)的注意时长高于在无声背景下(Ps0.05);在森巴背景下对手套图片的注意时长高于无声、舒缓钢琴曲背景(4.91±1.93)vs.(3.89±1.81),(4.63±1.72),Ps0.05]。(2)对除QQ糖外的其他的11张图片刺激,10s内第一次注意的时长显著低于10s总共注意时长[如,闪电图片,(3.70±1.73)vs.(4.44±1.56),P0.05]。(3)14名孤独症儿童中有9名情绪出现由烦躁不定转为安静,以及由安静转向积极正面的情绪,如微笑、前倾、言语等。结论:孤独症儿童对食物、动物以及交通工具等类型的刺激材料,集中注意力时间相对较长;音乐能够唤起更多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大量科研资料证实:音乐能治病。然而,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实验报道:音乐能够调节人的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对神经有镇静甚至镇痛的作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等。 我国古代就有音乐可以治病的记载:“《黄帝内  相似文献   

7.
音乐治疗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六大类: 1.背景性音乐治疗:为治疗环境播放适当的音乐。如各种手术时播放轻音乐,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松驰肌肉以利手术。 2.聆听性音乐治疗: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安排适当的乐曲。  相似文献   

8.
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观点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个体观,创造性思维加工观与创造性环境观.几十年前研究家们就注意到了环境因素对创造性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但只是近期才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一问题上.创造性的环境观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创造性潜力的发挥?认为只有通过影响个体活动的情境因素来提高创造性的水平是件比较客观现实的事情,并且这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中产生可觉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提到专注力.遍寻教育学、心理学的著作,您会发现其实专注力并不是一个学术名词,而学术上我们通常称之为:注意力. 什么是注意? 说到注意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集中和指向.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  相似文献   

10.
目标教学,是现代管理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的本质特点是创造合适学生的教育,即注意力集中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达到可能的较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音 乐能治病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到 目前为止,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证明,音乐能治病。美国音乐治疗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现在全美国有70所大学开设音乐治疗专业,有3000多音乐治疗师从事这一职业。继美国之后,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挪威和日本等国也相继开展了音乐治疗,创办了音乐治疗学院,并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以后发展到建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  相似文献   

12.
音乐治疗是在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音乐治疗是一门综合了音乐、医学及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以其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在情绪与行为干预、特殊病症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国内外对音乐治疗的探索已经历了多年历程,音乐治疗在医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对音乐治疗机理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相信有很多朋友喜欢听音乐。音乐有不同的类型,也有不同的情绪,比如欢快的大调;哀伤的小调。有趣的是,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而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被悲伤音乐所吸引,甚至享受其中呢?这一矛盾的现象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王丁等人在《喜欢悲伤音乐的心理机制》一文中系统阐述了悲伤音乐带给人们的情绪体验,及背后的心理学理论依据。研究表示,悲伤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伤、也激起了其他层次丰富的情绪体验,比如感动、怀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干预效果以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河北衡水市选取两所养老院199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一所养老院的参与者为干预组(97人),接受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另一所养老院的参与者为对照组(102人),接受常规身心保健宣教。采用《老年人身心健康问卷》进行前测,并在干预结束2个月后进行追踪后测。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身心健康量表总分的后测与前测成绩差值有显著差异,分量表结果显示两组被试主要在身心状态、情绪状态、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上有显著差异,且性别能够显著预测干预效果。结论:音乐治疗团体干预对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有显著的作用,女性比男性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养生,在中医历史上早已有辉煌的成就。音乐以声音的形式将人们的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种种情绪体现出来,其魅力抵达人们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气流的律动中体验心灵洗礼。自唐宋以来,音乐空前繁荣,音乐的养生作用被人所知晓。深谙音乐之理的伟大诗人白居易在诗篇中有很多关于音乐养生的诗句,曾有诗《好听琴》曰:"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  相似文献   

16.
音乐治疗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7位患者,用音乐放松方法和音乐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SCL-90治疗前后总均分比较:5例有非常显著差异,其中秩和检验1例(P0.01),t检验4例(t=5.1798,5.3171,4.3811,3.1661,P0.01);2例有显著差异(t=1.9719,2.8184,P0.05)。结论音乐治疗对神经症短期疗效较好,长期疗效仍需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有关它的脑机制研究对于了解人类自身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结合我们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对基于脑电和磁共振的乐音属性认知、音乐家脑网络和脑波音乐技术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注意力障碍与阅读困难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注意力不集中与阅读困难的关系。方法 采用注意力障碍量表、识字量、教师和家长评价法。对阅读困难与注意力不集中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阅读困难组儿童的注意力障碍得显着低于对照组.在注意力、多动、冲动和唤醒不足维度上均有明显落后。结论 注意力不集中与阅读困难密不可分,是导致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佳 《医学信息》2010,23(5):1304-1306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的核心在于根据治疗的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性的运用,以达到音乐以外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强调被治疗者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和人际反应.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被治疗者必须克制自己的反集体行为,学习和适应在集体活动中充当领导或服从的角色,并努力与他人合作.通过调查发现,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在药物的帮助下,他(她)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很多的康复期患者对重返社会缺乏自信,缺少与人能自如的相处的能力.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康复期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已经在这个阶段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就是通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这一新兴的心理治疗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李某的个案来研究这一方法对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者的心理治疗有无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类型、音乐节奏以及记忆材料的类型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2(音乐类型:古典,流行)×2(音乐节奏:快,慢)×2(记忆材料类型:积极词汇,消极词汇)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取4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在E-prime上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分别在4种音乐环境(古典慢节奏音乐、流行慢节奏音乐、流行快节奏音乐、古典快节奏音乐)下记忆形容词,形容词根据其词性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结果:1不同背景音乐条件下,词汇的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均有显著差异;2在反应正确率上,性别差异显著(F=12.60,P<0.01),男生在积极词汇上的反应正确率低于女生,在消极词汇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同音乐类型条件下被试反应正确率差异显著(F=68.25,P<0.001);3在反应时上,性别差异显著(F=22.26,P<0.001),男生在积极词汇上的反应时低于女生,在消极词汇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不同音乐类型(F=7.56,P<0.05)、不同音乐节奏(F=40.74,P<0.001)条件下被试反应时差异均显著。结论:背景音乐的类型和节奏对个体记忆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记忆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对男女生而言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