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改良前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8月,对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良:术前重视骨牵引治疗提高骨折复位满意率;术前标示切口,从股骨上段外侧稍偏后入路便于术中操作;切口周围将无菌单与皮肤缝线固定保护伤口预防感染;应用撑开器显露伤口,避免人为拉钩;借助导向标示针提高穿针准确率;术后根据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术中骨折复位和空心螺钉安置的满意情况选择正确的负重时机.与2003年6月~2005年4月采用传统的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2组术前骨牵引率、术中骨折复位满意率、术中定位导针穿针次数、术中穿针后X线曝光次数、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随访时间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改良组术中骨折复位满意率[95.5%(42/44)vs.76.9%(30/39),X<'2>=6.176,P=0.013],穿针次数[(1.4±0.4)次vs.(4.5±1.2)次,t=-16.163,P=0.000],术中穿针后X线暴露次数[(4.5±1.3)次vs.(10.5±1.5)次,t=-19.523,P=0.000].术中出血量[(186±28)ml vs.(412±36)ml,t=-32.110,P=0.000],手术时间[(85±16)min vs.(118±17)min,t=-9.107,P=0.000].术后引流量[(78±18)ml vs.(112±16)ml,t=-9.046,P=0.000],并发症发生率[O%(0/44)vs.17.9%(7/39),P=0.004],术后12周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6.9±1.8)分vs.(5.3±1.3)分.t=4.589,P=0.000]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提高术中骨折复位满意率,提高术中穿针准确率及降低患者X线摄入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n=50)与动力髋螺钉(DHS)组(采用DHS内固定,n=4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短(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A组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低于DH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效果稳定,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良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侵袭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本科收治8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和DHS进行治疗,其中微侵袭锁定接骨板组57例,男26例,女31例;DHS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微侵袭锁定接骨板组手术时间较DHS组短,术中出血较DH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侵袭锁定接骨板组手术时间较DHS组复位优良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侵袭锁定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评价(Harris评分)优良率94.7%,DHS组髋关节功能评价(Harris评分)优良率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微侵袭锁定接骨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07,P=0.000)。[结论]微侵袭接骨板技术以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能够维持稳定的固定,获得良好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NF组(89.0±6.0)分,DHS组(84.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N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时间、恢复工作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内固定较DHS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组,4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30例)、股骨近端锁定板(锁定钢板组,15例)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PFNA组锁定钢板组DHS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锁定钢板组和DHS组(P 0. 05)。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PFNA组明显高于DHS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明显低于DHS组(P 0. 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相比于DH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2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外侧壁骨折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0~102(73.8±2.9) min,术中出血量30~200(80.0±10.1) ml,骨折愈合时间12~17(14.3±2.1)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15.45±7.36)个月。术中发生外侧壁骨折1例,术后发生防旋钉部分退出1例。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91~95(92.7±3.6)分。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和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每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与DHS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安全、可靠,更有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6例采用DHS治疗,B组34例采用PFNA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依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 PFNA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较满意,但PFNA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后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82例62岁以上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PFNA固定109例、DHS固定73例,比较两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患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DHS组为5~12(8.6±1.7)cm,PFNA组为3~5(3.8±0.6)cm,P0.05。手术时间:DHS组为55~120(71.6±15.8)min,PFNA组为35~70(45.2±9.6)min,P0.05。出血量:DHS组为250~800(358.2±42.5)ml,PFNA组为80~300(109.6±17.1)ml,P0.05。骨折愈合时间:DHS组为17~30(19.4±10.3)周,PFNA组为15~27(17.1±6.6)周,P0.05。术后并发症及输血情况:DHS组术后2周内死亡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术后输血31例,鹅头钉穿出股骨头8例,骨折不愈合3例;PFNA组术后2周内死亡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0例,术后输血23例,鹅头钉穿出股骨头1例,骨折不愈合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与DHS固定方法比较,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早期患髋功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双小切口直视下复位DHS内固定。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情况、患者扶拐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0~50 min,术中失血量85~105 ml。骨折均获解剖复位。120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个月。Harris评分:优95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96.7%。结论双小切口直视下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更易于骨折断端的解剖复位和拉力螺钉放置于恰当的位置;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46例)和DHS组(3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均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稳定、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28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HS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78.0±7.4)岁;采用DHS固定.LISS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79.1±7.8)岁;采用股骨远端LISS钢板倒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DH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LISS组长,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较LISS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52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0.8)年;LISS组4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2±0.6)年.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82.7±10.8)分]较LISS组[(93.3±5.9)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DHS相比,股骨远端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改良前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8月,对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改良:术前重视骨牵引治疗提高骨折复位满意率;术前标示切口,从股骨上段外侧稍偏后入路便于术中操作;切口周围将无菌单与皮肤缝线固定保护伤口预防感染;应用撑开器显露伤口,避免人为拉钩;借助导向标示针提高穿针准确率;术后根据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术中骨折复位和空心螺钉安置的满意情况选择正确的负重时机。与2003年6月~2005年4月采用传统的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进行比较。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记录2组术前骨牵引率、术中骨折复位满意率、术中定位导针穿针次数、术中穿针后X线曝光次数、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随访时间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改良组术中骨折复位满意率[95.5%(42/44)vs.76.9%(30/39),χ2=6.176,P=0.013],穿针次数([1.4±0.4)次vs.(4.5±1.2)次t,=-16.163,P=0.000],术中穿针后X线暴露次数([4.5±1.3)次vs.(10.5±1.5)次t,=-19.523,P=0.000],术中出血量([186±28)ml vs.(412±36)mlt,=-32.110,P=0.000],手术时间([85±16)min vs.(118±17)mint,=-9.107,P=0.000],术后引流量([78±18)ml vs.(112±16)mlt,=-9.046,P=0.000],并发症发生率[0%(0/44)vs.17.9%(7/39),P=0.004],术后12周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6.9±1.8)分vs.(5.3±1.3)分t,=4.589,P=0.000]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提高术中骨折复位满意率,提高术中穿针准确率及降低患者X线摄入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切开,以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LCP—DHS)内固定治疗高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牵引手术床下闭合复位、有限切开、置入LCP—DHS和股骨颈内防旋空心钉的手术方法;20例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匹配者为对照组,接受传统DHS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随访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CP-DHS组手术出血少(352±108mlVS240:t=87ml,t=2.08,P=0.038),手术时间减少(79±37分钟vs58±23分钟,t=2.43,P=0.024);手术切口长度短(9.8±3.1emV85.5+1.9cm,t=3.14,P=-0.004)。随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1.8±4.3周VS9.2+2.7周,t=2.45,P=0.017),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90.9%VS85%,P〉0.05)。结论有限切开LCP—DHS术式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1例采用PFNA内固定(PFNA组),32例采用DHS内固定(DHS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DHS组(P<0.05)。患者术后均获随访,PFNA组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DHS组平均13.8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其中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80±1.32)周,早于DHS组的(12.21±1.26)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9)。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DHS组为12.5%(4/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术后1年PFNA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55±10.32)分,优于DHS组的(80.36±11.18)分(t=2.28,P=0.03)。结论 PFNA及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势,对于不稳定型骨折宜选用PFNA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ur locking plate,PFLP)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10月,采用PFLP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4例,并与同期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 screw,DHS)治疗的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AO分型)、骨质量Singh分级、受伤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2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PFLP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6个月。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达骨性愈合。DHS组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3.5个月。除3例于术后1个月发现未达解剖复位外,其余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达骨性愈合。PFLP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DHS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LP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种适宜选择,相比DHS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取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1例。结果随访1~3.3年,术后1年死亡4例,其余骨折在12~14个月内骨愈合,无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断裂及松脱发生,患肢轻度外旋畸形2例,7例偶见髋关节行走痛、屈髋活动稍受限。结论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与DHS+TSP(动态髋螺钉及转子稳定钢板dynamic hip screw+trochanter stablizing plate)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8月本院收治的47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AO分型A2型)病例,其中24例采用PFNA内固定,23例采用DHS+TSP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关节功能,并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周,3、6个月,1年复查。评价2种术式的疗效,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113±29)min,术中出血量(135±85)ml,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9±3)分,患者中有1例头颈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的病例,无髋内翻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DHS+TSP组平均手术时间(156±35)min,术中出血量(429±266)ml,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4±6)分,有1例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出现头颈钉滑移,保守治疗后好转。PFNA较DHS+TSP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P=0.002(P<0.05),卧床时间短,P=0.000(P<0.05),出血量少,P=0.001(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更高,P=0.006(P<0.05)。[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在治疗上较DHS+TSP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经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2个月;对照组12~22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8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1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1年,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