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逸昕  王一波  丁蔚  谭玉林 《安徽医药》2017,38(11):1448-145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2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普通组(65~74岁)146例,高龄组(≥ 75岁)1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应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普通组相比,高龄组的麻醉风险评分(ASA)和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更高,输血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更多。术前合并症中,高龄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贫血和消化性溃疡更多、营养情况更差。高龄组的术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潴留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ASA评分、CCI评分、贫血、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高血压和COPD可能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OR=8.140,P=0.000)和贫血(OR=2.424,P=0.013)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R=0.225,P=0.000)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上升,直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增加、营养状况变差,进而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CCI评分和贫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1~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号末尾数为偶数的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最近一周内,你是否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来测定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回答"是"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反之则无。根据有无自杀意念,将患者分成有自杀信念组(23例)和无自杀信念组(247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182,95% CI:0.065~0.504,P=0.001)、主观支持(OR=0.703,95% CI:0.588~0.841,P=0.000)和家庭功能(OR=0.793,95% CI:0.658~0.956,P=0.015)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身、获得社会支持少和家庭功能欠佳是中青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临床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予密切关注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3.
霍洁  王杨 《安徽医药》2016,37(10):1197-1201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探讨我国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对照试验研究,mate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1.90,95% CI:1.16~3.11),肺透明膜病(OR=6.46,95% CI:4.47~9.35),吸氧时间(RR=3.01,95% CI:1.34~4.69),肺部感染(OR=15.76,95% CI:7.51~33.07),生后窒息(OR=2.23,95% CI:1.09~4.57),产前感染(OR=3.41,95% CI:2.40~4.84),动脉导管未闭(OR=3.39,95% CI:2.04~5.64),胎龄(RR=-2.34,95% CI:-3.42~-1.27),出生体质量(RR=-2.08,95% CI:-2.91~-1.21)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4.09,95% CI:1.65~10.1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应积极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及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部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恶性病变的数学预测模型,探讨有效检出恶性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恶性小结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位置(OR=4.218,P=0.042)、病灶类型为磨玻璃结节(GGN)(OR=24.625,P=0.000)、病灶类型为部分实性结节(PSN)(OR=6.228,P=0.052)、血管穿行征(OR=10.646,P=0.036)、分叶征(OR=18.162,P=0.027)及毛刺征(OR=8.054,P=0.018)为肺部恶性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预测值(P)=ez/(1+ez),Z=-2.761+(3.204×GGN)+(1.829×PSN)+(1.439×位置)+(2.086×毛刺征)+(2.899×分叶征)+(2.365×血管穿行征)。根据ROC曲线,选取预测概率0.64作为良恶性判断的临界值,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7.0%,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54.2%,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6.7%。结论 肺部病灶位于上叶,CT影像特征表现为GGN、PSN、血管穿行征、毛刺征和分叶征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预测肺部小结节恶性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张梅  袁坤  徐艳  秋童菲  郑浩然 《安徽医药》2018,39(2):196-199
目的 了解某银行退休职工眼部黄斑病变情况,并分析黄斑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7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某银行退休职工447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光相干断层成像(OCT)筛查眼部黄斑病变,以及常规临床和血液生化检查,并自编问卷调查其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疾病用药史。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探讨黄斑病变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447名调查对象中,OCT眼部黄斑病变阳性检出50人,检出率为11.2%,OCT眼部黄斑病变阳性患者中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0,P=0.294)。OCT眼部黄斑病变阳性检出与年龄增大(P<0.05)、视力异常(OR=8.311,95% CI:1.022~67.602)、黄斑疾病家族史(OR=2.356,95% CI:1.081~5.135)、内眼手术史(OR=2.809,95% CI:1.102~7.162)、安定类药物史(OR=15.061,95% CI:2.940~77.147)和激素类药物史(OR=3.531,95% CI:1.098~11.536)均相关(P< 0.05)。结论 银行退休职工眼部黄斑病变患病率较高。高龄,视力异常,眼部黄斑病变家族史,安定类药物服用史是黄斑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海军安庆医院行ERCP治疗的22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果 226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ERCP治疗后,一次性取石成功215例(95.13%),术后发生并发症30例(13.27%),其中15例术后并发胰腺炎、13例并发胆道感染、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病史(OR=1.432,95% CI:1.104~4.832)、体质指数≥30 kg/m2OR=1.349,95% CI:1.108~3.687)、多次插管(OR=1.115,95% CI:1.023~3.698)及胰管反复显影(OR=1.205,95% CI:1.046~2.684)为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胆管结石病史(OR=1.253,95% CI:1.118~3.742)、胆管手术治疗史(OR=1.456,95% CI:1.246~2.766)及胆管中上段梗阻(OR=1.595,95% CI:1.082~4.884)为ERCP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ERCP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胰腺炎及胆道感染,其危险因素包括SOD病史、体质指数≥30 kg/m2、胆管结石病史、胆管手术治疗史、多次插管、胰管反复显影及胆管中上段梗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普外科2012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16例因胃癌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结果 26例患者发生胃瘫,发生率为8.23%。不同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吻合方式、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术后补液量、是否合并术前幽门梗阻、焦虑、糖尿病等患者的胃瘫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幽门梗阻(OR=4.989)、糖尿病(OR=10.402)、焦虑(OR=3.152)、年龄(OR=7.833)、术后镇痛泵使用(OR=9.681)、毕Ⅱ式吻合(OR=1.813)为术后胃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视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合理消化道重建,降低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可降低术后胃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关于CIPN的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相关性的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2017年12月31日,采用Stata 11.0软件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16项研究,3 5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肿瘤患者发生CIPN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肿瘤患者(OR=1.65,95%CI=1.33~2.05,P=0.000)。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在亚洲地区(OR=1.65,95%CI=1.28~2.12,P=0.000)还是非亚洲地区(OR=1.65,95%CI=1.08~2.53,P=0.020),CIPN的发生风险都与糖尿病相关。使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的肿瘤患者发生CIPN的风险与糖尿病显著相关(OR=1.72,95%CI=1.32~2.24,P=0.000),而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肿瘤患者发生CIPN的风险与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OR=1.31,95%CI=0.83~2.05,P=0.242)。结论 CIPN的发生风险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糖尿病可以增加CIPN的发生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该结论还需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邓庆梅  李飞  赵华  计海芬  叶芳 《安徽医药》2016,37(8):962-9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NLR、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最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胫骨骨干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的控制术后延迟愈合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行非扩髓型带锁髓内钉术658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延迟愈合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延迟愈合组和愈合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延迟愈合患者98例,术后愈合患者560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人群(OR=1.648,95% CI=1.013~2.645)、患者术后过早活动(OR=2.628,95% CI=1.123~2.457)、带锁髓内钉长度过短,或者远端锁钉锁定失败(OR=2.121,95% CI=1.126~2.311)、术后早期功能锻炼(OR=2.218,95% CI=1.091~2.349)、术前骨折是否进行牵引及复位(OR=1.199,95% CI=1.237~1.781)是影响患者术后不愈合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患者术后过早活动、带锁髓内钉长度过短,或者远端锁钉锁定失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前骨折是否进行牵引及复位是患者发生术后延迟愈合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杨青松  张文俊 《安徽医药》2019,40(7):790-792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急性胆囊炎LC术的1 0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LC中转开腹,1 005例未中转成功行LC。以37例LC术中转开腹患者为中转组,在1 005例顺利完成LC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11例作为L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部手术史(OR=0.093,95% CI:0.030~0.289,P<0.005)、急性发作病程(OR=0.203,95% CI:0.078~0.531,P=0.001)和胆囊壁厚度(OR=0.165,95% CI:0.059~0.459,P=0.001)是急性胆囊炎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应进行充分评估,预测中转开腹的可能性,并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宁玲  金坤  刘磊  李磊 《安徽医药》2019,40(10):1107-1111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确诊SFTS住院患者98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SFTS流行特征、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8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1例患者因密切接触其他感染者后发病,患者病死率为11.22%(11/98)。农民或无业为发病主要职业人群,79.59%(78/98)患者发病前14 d内有野外作业史,发病均在每年的4~11月份,高峰在5~6月份。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心肌损伤(OR=13.905,95% CI:3.278~58.975)、肝功能损害(OR=9.524,95% CI:2.311~39.248)、肾功能受损(OR=3.698,95% CI:1.003~13.635)、APTT延长10 s(OR=5.926,95% CI:1.458~24.091)、脓毒血症(OR=6.417,95% CI:1.651~24.936)患者死亡风险更高,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肌损伤(OR=8.730,95% CI:1.659~45.929)、肝功能损害(OR=6.360,95% CI:1.034~39.106)是SFT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SFTS呈季节性发病,临床中应尽早对SFTS患者各脏器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估,血清CKMB及ALT明显升高者预后较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新生儿患者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CBM、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收集中国新生儿患者发生A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3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6 838例患儿,其中AAD组1 038例,非AAD组5 8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AD的危险因素为侵袭性操作(OR=3.70,95%CI=3.16~4.34,P<0.01)、住院时间≥ 15 d(OR=3.12,95%CI=2.57~3.79,P<0.01)、胎龄<37周(OR=2.56,95%CI=2.11~3.11,P<0.01)、日龄<7 d(OR=2.56,95%CI=2.10~3.13,P<0.01)、出生时体质量<2.5 kg(OR=1.89,95%CI=1.54~2.33,P<0.01)、抗菌药物联用(OR=1.49,95%CI=1.15~1.94,P=0.003)和母乳喂养(OR=0.69,95%CI=0.53~0.90,P=0.007)。结论 低胎龄、出生时低体质量、出生日龄偏小、抗菌药物联用、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及非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发生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杜志宏  陆玲 《安徽医药》2020,41(10):1155-1159
目的 研究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高淳分院治疗的258例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模型建立组,建立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134例患者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2.998,95% CI:2.095~4.292)、鼻窦总积分(OR=1.489,95% CI:1.129~1.963)、支气管哮喘(OR=2.186,95% CI:1.688~2.831)、变应性鼻炎(OR=1.740,95% CI:1.403~2.159)、头/面疼痛评分(OR=2.083,95% CI:1.637~2.651)及嗅觉损伤评分(OR=1.879,95% CI:1.509~2.341)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鼻窦总积分、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头/面疼痛评分及嗅觉损伤评分等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金寨县农村自然流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自然流产,促进优生优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金寨县妇幼计生中心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农村育龄夫妇1 679份电子档案,结合跟踪妊娠结局的资料,摘录其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疾病史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育龄夫妇相关因素与自然流产的关系。结果 金寨县农村地区自然流产发生率为1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次为1次、≥ 2次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分别是初次妊娠者的5.09、16.41倍(OR=5.09,95% CI:3.54~7.33,P<0.01;OR=16.41,95% CI:10.75~25.05,P<0.01);孕前患有高血压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没有高血压患病史孕妇的5.22倍(OR=5.22,95% CI:1.52~17.90,P=0.012);怀孕前后规律服用叶酸的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怀孕前后未服用叶酸者的0.11倍(OR=0.11,95% CI:0.09~0.24,P=0.043);丈夫年龄>35岁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是丈夫年龄30~35岁者的3.10倍(OR=3.10,95% CI:1.18~8.17,P=0.024)。结论 金寨县农村地区自然流产发生率较高,妻子多孕次、孕前患有高血压、丈夫年龄>35岁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围孕期规律服用叶酸是自然流产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关伟  王玉丰 《安徽医药》2020,41(8):897-90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371例在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CHF患者进行1年随访,依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74例)和存活组(297例);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CHF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CHF患者1年病死率为19.95%(74/3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OR=2.212)、心功能Ⅳ级(OR=3.618)、下肢水肿(OR=4.354)、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OR=4.773)、高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OR=5.280)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OR=2.670)均为影响CHF患者1年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HF患者近期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应针对年龄≥70岁、心功能Ⅳ级、下肢水肿、LVEF<50%、NT-proBNP>3 600 pmol/L及cTnI>0.5 μg/L的患者早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金怀双  徐健 《安徽医药》2020,41(9):1058-1061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7例)与对照组(未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1例),对比分析两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OR=0.329)、白细胞计数(OR=1.299)、中性粒细胞水平(OR=1.355)、Killip分级>Ⅱ级(OR=6.45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OR=1.127)、前壁心肌梗死(OR=3.804)、QT间期变异度(QTV)(OR=0.829)、左冠状动脉闭塞(OR=2.129)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病程(OR=0.329)、QTV(OR=0.82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应针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管理,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之比(WM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的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急诊或择期PCI治疗患者104例。观察入院时的WMR和NLR与行介入术后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结果 WMR、NL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0.623,P<0.05;r=0.575,P<0.05);发生MACE事件组患者WMR、NLR、hs-CRP均高于未发生MACE事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WMR(≥0.487)、高NLR(≥3.136))、高hs-CRP(≥7.515)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WMR(≥0.487),NLR(≥3.136)、hs-CRP(≥7.515)均为MACE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OR=4.392,95% CI(1.338~14.423),P=0.015;OR=5.082,95% CI(1.276~16.241),P=0.021;OR=3.289,95% CI(1.067~10.134),P=0.038]。结论 WMR联合NLR对行首次介入治疗的ACS患者6个月内MACE事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高WMR、NLR、hs-CRP均为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踝肱指数(ABI)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外周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对外周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ABI作为评价外周动脉病变简易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0.9≤ABI < 1.3为正常组,ABI<0.9为低ABI组,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白蛋白/肌酐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ABI值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低ABI组年龄、病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收缩压、尿白蛋白/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ABI组(P<0.05)。年龄(OR=1.21,95% CI:1.08~1.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43,95% CI:1.27~1.53)、尿白蛋白/肌酐(OR=1.29,95% CI:1.01~2.33)是ABI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 ABI降低与多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关,ABI测定可作为预测糖尿病PAD的简易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分析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感染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等数据库,收集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2018年12月,按照NOS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 纳入8个研究,7 203例患者,真菌感染组648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组6 555例。Meta分析显示,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MD=2.14,95%CI=1.42~2.87,P<0.001)和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MD=1.60,95%CI=1.17~2.03,P<0.001)大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的危重病评分<70分(OR=3.18,95%CI=2.58~3.93,P<0.001)、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 d (OR=3.22,95%CI=2.58~4.02,P<0.001)、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7 d (OR=7.81,95%CI=5.63~10.83,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7.28,95%CI=4.72~11.21,P<0.001)、体内留置导管(OR=2.55,95%CI=2.06~3.14,P<0.001)、营养不良(OR=4.63,95%CI=3.11~6.91,P<0.001)及腹泻(OR=4.37,95%CI=3.38~5.65,P<0.001)的构成比大于非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结论 按照关联强度,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7 d、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腹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 d、危重病评分<70分和体内留置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