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建青  乔晋  王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0):1457-1459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商南县医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情况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渭南市中医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8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43)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抗血管治疗等,根据患者情况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n=42)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20 mg,须在睡前进行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房室瓣EA峰比值(E/A)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TnI、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脑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术后的ACS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冠心病病例,按应用他汀类药物品种及剂量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1),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 mg·d-1);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瑞舒伐他汀10 mg·d-1),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瑞舒伐他汀20 mg·d-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肝功能指标水平(ALT、AST、AKP、TBIL)、肝功能异常发生时间、处理对策及预后等,比较各组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评价肝功异常干预对策合理性及干预效果。结果: 共收集有效病例269例,其中14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21例患者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ALT高于3倍正常上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1)较低剂量组发生严重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并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航天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水平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两组各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征,降低血脂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瑞舒伐他汀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血糖及血脂等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与阿托伐他汀钙组相比,瑞舒伐他汀钙组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糖、血脂、CK指标及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激酶(CK)指标及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瑞舒伐他汀钙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症疗效相当,而瑞舒伐他汀钙在改善神经功能及LDL-C指标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35(IL-35)、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51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通过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IL-35、NF-κB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HDL-C水平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清IL-35、NF-κ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升高,血清NF-κB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瑞舒伐他汀对LDL-C的降低效果更明显,此外,瑞舒伐他汀能更好地控制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诊治的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都治疗观察4周。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血脂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97.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调查6个月,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7.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具有更好的调脂效果,从而减少随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慕鹏莺  牛向宏 《安徽医药》2016,37(9):1124-112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指标以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及对照组,每组各33例。3组均常规行活血化淤等基础治疗,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别观察3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血清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改善(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CD62p、PAC-1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1及治疗组2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使用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炎性反应,同时具有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TC和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比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搜集阿托伐他汀对比瑞舒伐他汀治疗心脏病患者PCI术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0月30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RCTs,2 6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瑞舒伐他汀组[MD=-5.56,95% CI=(-7.56,-3.56),P<0.01],MACE高于瑞舒伐他汀组[RR=1.51,95% CI=(1.23,1.85),P<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瑞舒伐他汀组[RR=0.79,95% CI=(0.40,1.18),P<0.01],总胆固醇(TC)高于瑞舒伐他汀组[RR=0.45,95% CI=(0.35,0.54),P<0.01],而支架内再狭窄[RR=1.17,95% CI=(0.84,1.63),P=0.36]和不良反应[RR=1.12,95% CI=(0.89,1.41),P=0.33]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心脏疾病患者PCI术后远期心功能改善程度、降低hs-CRP和TC水平,减少MACE的发生均优于阿托伐他汀,但该结果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培垛普利(4mg.d-1),并于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比较二者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重量指数(LMVI)、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并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NYHA评级,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统计因心衰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1年后治疗组患者FS、LMVI、E/A、心功能、血压、心衰入院率和死亡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培哚普利阻抑左室重构过程,改善左室功能,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NMPI)诊断无症状心肌梗死(MI)的临床价值。方法动态心电图或其他心电检测技术检测的无症状M I患者30例,均行NM PI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NM PI显像阳性结果预测值。结果30例NM PI中,12例表现为不可逆性心肌缺血,18例表现为混合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检出阳性血管45支(血管狭窄≥50%),其中的28支狭窄>90%,15支70%<狭窄≤90%,2支狭窄≤70%。NMPI阳性结果预测值为88.9%。结论 NMPI对诊断无症状MI和评估心肌损害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大鼠心肌梗塞(MI)后左室心肌纤维化(MF)的干预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10 g生药.kg-1)、中剂量组(5 g生药.kg-1)和低剂量组(2.5 g生药.kg-1)。于造模当天连续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胶原纤维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肌组织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的心脏重量指数及梗死面积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提示阳性药物依那普利和补肾活血方高、中、低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梗塞后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得到较好缓解;Masson染色提示阳性药物依那普利和补肾活血方高、中、低组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I型、III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提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梗死区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量(P<0.01);与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比较,高、中剂量组非梗死区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量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抑制非梗死区I型、III型胶原纤维的合成,减轻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能量合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 后进行再灌注,与正常Ⅱ导联心电图(ECG-Ⅱ)比较,冠脉结扎后10 min,ECG-Ⅱ的ST 段抬高0.2 mV 以上者作为缺血成功;再灌注后10 min,ECG-Ⅱ中抬高的ST 段下降30%以上者作为再灌注成功。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能量合剂组(3.6 mg·kg-1·d-1);另设8 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给药30 d 后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ELISA 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钙蛋白(cTnT)的表达。结果 能量合剂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左心室功能,明显提高左心室的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肌梗死范围,表明能量合剂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起到保护损伤心肌的作用。结论 能量合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Myocardial injury caused by the myocardial ischaemia (MI) is still a troublesome condition in the clinic, including apoptosi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Diosmetin inhibits the cellular apoptosi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enhances antioxidant activity. So,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diosmetin on MI model neonatal rats. Forty Sprague Dawley (SD) rats 7 days 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Four groups of rats received diosmetin (50, 100, and 200 mg/kg) or vehicle (MI group) after ischaemia. Another group received vehicle without ischaemia to serve as a control group. Rats were pretreated with diosmetin intraperitoneally for 7 days and intoxicated with isoproterenol (ISO, 85 mg/kg, sc) on the last 2 days.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molecules, myocardial systolic function index, antioxidant enzymes and myocardial enzyme was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liferation marker proteins of Ki67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5), the MI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ardiac apoptosis, oxidative stress and myocardial enzymes, and weakened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The levels of p-P65/P65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5) with decreased p-AKT/AKT and p-Nrf2/Nrf2 (P < .05). Nevertheless, pretreatment with diosmetin reversed these changes, especially high-dose group. In summary, diosmetin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as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o ameliorate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MI and provides the rationale for further cli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力农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及米力农小剂量组、米力农大剂量组。建立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脓毒症模型的方法;24 h后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及心肌组织中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cTnI、CK-MB及心肌中ET-1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米力农小剂量组血清cTnI、CK-MB、心肌中ET-1和TNF-α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值均>0.05;米力农大剂量组血清cTnI、CK-MB、心肌中ET-1和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P值均<0.01。结论:米力农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SM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简称"心梗")模型大鼠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梗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关药物每天一次,连续14 d。应用超声仪进行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分析,并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纤维化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AMI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流出道血流峰值(AV Peak Velocity)、峰压(AV Peak Pressure)、均速(AoV VTI Mean Vel)和阶压(AoV VTI Mean Grad)均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MP-2和TGF-β的信使RNA(mRNA)表达程度均明显升高。形态学结果显示,AMI大鼠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少量残存,结构紊乱,纤维化程度高,心梗面积百分比显著升高。SMI可显著改善AMI大鼠LVEF、FS、流出道血流峰值、峰压、均速及阶压,下调心肌组织中MMP-2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SMI使心肌细胞坏死数量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心梗面积百分比下降。结论:SMI可通过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减轻心梗程度等方面发挥其抗AMI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片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浓缩片对实验动物心肌梗死面积 (质量 )和心肌酶谱的作用。方法连续给家兔灌胃复方丹参浓缩片 1 4 2、0 71、0 35mg·kg-1和复方丹参滴丸 38mg·kg-1以及等容积生理盐水 14d ,然后开胸暴露心脏 ,双重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 ,72h取血测定心肌酶谱 (GPT、GOT、LDH、α HBD、LD、CKMB)的变化 ,处死家兔 ,摘取心脏 ,剪去心房及大血管 ,称质量 ,将心肌切成若干片 ,0 5 % (w)N -BT染色 15min ,将暗蓝色心肌小心切掉 ,不染色梗死心肌称质量 ,计算梗死心肌占全心脏面积或质量的百分率。结果兔血清GPT、GOT升高 ,高剂量组LDH、α HBD水平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浓缩片具有较好的抑制家兔心肌梗死作用和改善心肌酶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羟苯氨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强心扩血管新药羟苯氨酮(oxyphenamone)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和电磁流量计测定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药物对阻断冠脉致急性心肌梗死猫心脏生理功能的影响。形成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坏死模型,从心肌酶学及病理形态学方面评价药效。结果羟苯氨酮(2-8 mg·kg-1,iv)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梗猫的心率、血压、血管阻力与张力时间指数(TTI),轻度增加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不影响左室压与心脏作功。羟苯氨酮(4-8 mg·kg-1,ip)可明显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PK)、丙二醛(MDA)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变化与病理形态学损伤。结论羟苯氨酮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