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目前应用的标准化临床指标(包括:平板运动实验、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月同时行运动平板实验、64排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4例,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运动平板试验和64排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TE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1.54%、特异性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50%和阴性预测值为37.50%;64-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65%,特异性为55.55%,阳性预测值为73.33%,阴性预测值为71.42%。结论在无创诊断冠心病方面64排螺旋CT优于运动平板试验,临床上64排螺旋CT可做为一种筛查冠心病的更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鲁桓  黄晓渝  曾建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03-2304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疑诊为冠心病并行运动平板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病例11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评价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5%,特异性为85%,准确性为81.4%,其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CAG结果为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TET阳性率分别为71%、81.5%、10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和相对安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虹 《河北医药》2013,35(11):1639-1641
目的探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对比研究TET假阳性结果与CAG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就诊并于门诊行TET并行CAG检查的患者419例,比较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59%。经CAG检出47例女性TET假阳性患者,TET诊断女性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3%,特异性为41%,准确性59%;男性TET假阳性患者39例,TET诊断男性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5%,特异性为70%,准确性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安全、操作简单、无创,对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是通过次极量或极量运动诱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目前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我们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对照53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运动试验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93.3%,特异性72.2%,预测准确性73.8%;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性76.7%,特异性88.4%,阳性预测准确性57.1%.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对无条件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此两项检查可以提高心肌缺血阳性率的可靠性,以对提高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 5 8例 ,分别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 (CAG) ,根据CAG结果分为CAG阳性组 (冠心病组 ) 35例和CAG阴性组 (对照组 ) 2 3例 ,分析两组TET结果。结果 冠心病组TET运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而ST段下移幅度、峰心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 77 1%、特异性 78 3%、准确度 77 6 % ,女性假阳性较男性高 ,2、3支病变的敏感性均高于 1支病变。结论 TET诊断冠心病简便易行 ,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实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分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做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特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77.8%,运动平板敏感性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均可作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台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探索成像方法,总结质量控制因素,并初步探讨其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标准,回顾性比较分析57例受检者冠脉影像资料。结果57例受检者,检查成功率92.98%。16-S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2%、91.01%、90.27%、92.32%。结论16-SCT适合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手段,其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空积算法(VR)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冠心病临床诊断或可疑病例在1周内先后行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左右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90%以上,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94.1%、阳性预测值为74.9%、阴性预测值为94.9%、符合率为91.8%。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行,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对146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67%;而多支冠脉病变病人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单支病变病人的无明显差异;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率高于男性(P<0.01)。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是一种简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验前概率(PTP)联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及性别差异。方 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270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计算PTP并进行MPI 检查,初步评估CHD风险,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依据,分析PTP联合MPI技术对CHD及不 同性别CH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270例疑似CHD患者经CAG检查,188例(69.63%)为CHD,其中男110例,女 78例;以CAG检查结果为依据,PTP联合MPI共检出176例CHD患者,总符合率为93.62%,其中男107例,女69例; PTP 联合 MPI 诊断女性 CHD 患者的敏感度为 88.46%、特异度为 88.89%、准确度为 88.60%、阳性预测值为 94.52%、 阴性预测值为78.05%;与CAG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746);PTP联合MPI诊断男性患者敏感度为97.27%、 特异度为 95.65%、准确度为 96.79%、阳性预测值为 98.17%、阴性预测值为 93.62%;与 CAG 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 (Kappa=0.923)。PTP联合MPI诊断男性CHD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TP联合MPI检查对CH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诊断男性CHD患者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较 女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以胸闷、胸痛症状为主的拟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方式进行诊断。结果76例患者中,60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为阳性,16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为阴性;5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为阳性,20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为阴性。以冠脉造影阳性结果来判断患者为冠心病,则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老年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3.7%(56/76),特异性为26.3%(20/76)。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动态心电图持续性ST段低压的阳性率不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单纯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并没有太高的应用价值,笔者建议,在临床中应用持续性ST段压低进行冠心病诊断时,需格外谨慎,综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诊断,必要时给予冠脉造影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和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诊断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择拟诊为冠心病的48例患者,同期先后行TET和CAG,以CAG的结果为标准。分析TET和CAG对不同性别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66.67%。TET阳性病例中女性假阳性率57.8%,显著高于男性27.5%(P〈0.01);女性患者具有典型胸痛症状、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的例数较少;糖尿病、高脂血症显著为多。结论 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CAG较低,临床工作中应综合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特征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现象(HR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200例拟诊为心绞痛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每例患者均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和ST—T改变的情况,比较两组间TO、TS以及ST—T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TO的各个评价指标与ST—T改变相当,TS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度(97%)和阳性预测(90%)值明显高于sT—T改变(分别为62%和63.1%)。结论心率震荡现象的指标TO、TS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新的指标,在诊断价值上甚至有可能高于ST—T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65例冠心病患者先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72例中冠状动脉狭窄>50%者29例,其中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阳性者22例,阴性7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6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阳性22例,阴性7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6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阳性7例,阴性29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76%,特异性80%,预测准确性76%.陈旧性心肌梗死29例中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22例,真阳性20例,预测准确性76%,而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阳性8例,其中真阳性2例,预测准确性仅25%.以上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与准确性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是探讨早期心肌缺血变化的一个可靠及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峻奇  冀舒文  马赵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23-1325,I0002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进行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DS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36例DSCT冠脉成像与CAG相比较: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66.67%,阳性预测值93.75%,阴性预测值100.00%,准确率97.20%;配对X2检验(x2 =0.500,P >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8,P<0.01).按病变血管计算,其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96.08%,阳性预测值90.91%,阴性预测值98.00%,准确率95.83%;配对x2检验(McNemar检验)(X2=0.167,P>0.0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99,P<0.01).DSCT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价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血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双源CT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度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DSCT与CAG具有较高的符合性与一致性,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茜  张文杰  马巧珍 《东南国防医药》2006,8(4):266-267,278
目的探讨即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冠心病上的价值。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患者,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即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即刻心电图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66.7%,准确率为83.7%;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为23.0%,特异性为83.3%,准确率为31.4%。结论即刻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明显优于静息状态超声心动图,静息状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19.
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卓  赵先仙 《江西医药》2006,41(8):533-535
目的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2例冠脉造影病例,依据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分成2组,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并加做V3R、V4R、V5R导联及冠脉造影,进行患者胸痛、缺血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比较。结果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64.7%,阳性预测值82.2%.缺血心电图灵敏度64.6%、特异度36.7%、阴性预测值54.7%。ST段压低或抬高阳性预测值66.1%、T波倒置阳性预测值31.3%、缺血心电图并典型胸痛灵敏度70.3%、缺血心电图并不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4.5%。结论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高,阳性预测价值大,误诊率低,典型胸痛者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缺血心电图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其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片面性;ST段压低或抬高诊断价值优于单纯T波改变,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缺血心电图合并不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冠脉成像(CTA)与冠脉造影(CAG)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2月到2010年1月中住院或已确诊冠心病患者280例,同时做了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结论 28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CTA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92.1%,阳性预测值为89.77%,阴性预测值为97.90%。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经济较为可靠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冠脉主要血管的中、重度狭窄病变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开口变异,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为临床治疗及无创筛选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