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王忠武  孙晓宝  梁淑慧  孙莺 《新中医》2014,46(6):119-120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养阴生肌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清热化湿、养阴生肌法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西药常规药物治疗。治疗2~4周。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70.9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口腔溃疡数目、发作间歇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化湿、养阴生肌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治疗登革热肌肉酸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5例登革热伴有肌肉酸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清热化湿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肌肉疼痛评分、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3.02%,对照组88.1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肉疼痛评分、CK、LDH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肉疼痛评分、CK、LDH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清热化湿法治疗登革热肌肉酸痛疗效良好,可缓解肌肉酸痛症状。  相似文献   

3.
清热化湿、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肾衰Ⅱ、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辨证服用清热化湿、凉血活血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色素(Hb)、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Scr、BUN、Hb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4h尿蛋白定量亦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为73.33%。结论清热化湿、凉血活血法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Scr、BUN、24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加减治疗湿热型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清热化湿方(陈皮、半厦、云苓、甘草、苍术、黄柏、黄连、乌贼骨、煅瓦楞、白及)加标准三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标准三联,治疗1个月后对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6%;而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8.1%。2组比较,治疗后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化湿方加标准三联治疗湿热型胃炎伴HP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健脾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前后肠镜改变的观察,来评析健脾清热化湿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排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健脾清热化湿方;对照组30例,予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疗程均为3个月,结束后复查肠镜.结果:健脾清热化湿方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的作用,总有效率达90%,其临床疗效与SASP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腹痛、粘液便等单项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部分病例前后肠镜复查结果发现,健脾清热化湿方对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粘膜有较好的作用;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方能明显改善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粘膜溃疡的作用;该方为中药汤剂,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热化湿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对照组6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7%、对照组2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法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梁玉瑛  张淑娥 《陕西中医》2007,28(9):1143-1144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化湿颗粒(生苡米、蔻仁、杏仁、厚朴、半夏、茯苓、黄连、生栀子、车前草、公英、苍术等)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炎104例。结果:显效30例,有效68例,总有效98例,总有效率94.2%。提示:清热化湿颗粒对急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有明显的清热化湿作用,能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腹痛评分、腹泻评分、脓血便评分、里急后重评分、结肠镜评分、Mayo指数评分、黏膜组织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IBDQ评分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化湿调气通络法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调控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肠黏膜组织修复,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中药治疗,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第1周末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在第4周末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1.8%和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中药可以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促进胆红素消退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行气法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以2∶3的比例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方复方清热化湿行气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和治愈率81.67%均分别优于对照组的68.75%和31.25%(均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4.78%,优于对照组的63.01%(P0.05)。观察组治愈后复发率为11.22%,亦低于对照组的56.00%(P0.05)。结论清热化湿行气法治疗活动期PU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左文杰 《河北中医》2003,25(8):573-574
目的 观察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2例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6例给予金水六君煎 ,每日 1剂 ,水煎服 ;对照组 5 0例 ,采用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基础上 ,静脉滴注氨茶碱、地塞米松治疗。 2组均 2周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86 %,对照组为 78.0 0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急性发作期能迅速改善症状 ,缩短疗程 ,无毒副作用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属痰热郁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解痉、化痰、抗炎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清金化痰汤,1剂/d,2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80.00%,96.67%)和对照组(53.33%,9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清金化痰汤加减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咳嗽、痰量、哮鸣等方面改善症状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改善肺功能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闫国友  张立民  王兴 《河北中医》2011,33(10):1468-1470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百止咳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参百止咳合剂治疗,2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进行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百止咳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穴位贴敷疗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8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一段时间内病情急性发作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穴位贴敷疗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波  张军  黎海莉  王思洲 《河北中医》2006,28(9):678-6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行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术后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活血化瘀、消疒徵散结中药治疗3个月。对照组39例,除不口服中药外,余同治疗组。2组观察随访3年,比较累计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3年累计复发率13.89%(5/36),对照组为28.21%(11/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孕患者妊娠率为76.92%(10/13),对照组为53.33%(8/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型与重型比较3年累计复发率和妊娠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腹腔镜保守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阳通痹汤,每次150 mL,日3次口服。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7.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86.4%,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70.4%,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赖瑜梅 《河北中医》2009,31(12):1832-1833,18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黄国荣  吴瑞林 《河北中医》2005,27(5):329-330
目的观察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运用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运用肝必复、肝泰乐、维肝福泰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主要症状、体征,检测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用PCR法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ALT、AST、SB降低,白蛋白(Al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HBeAg、HBVDNA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阴、培土荣土法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9.
何健飞  梁有云 《河北中医》2001,23(7):534-5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祛风胜湿镇痛汤加西药短程冲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均6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祛风胜湿镇痛汤配合西药短程冲击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龚保文  郑瑞璋 《河北中医》2005,27(7):493-494
目的观察心脑宁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加心脑宁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外T改变、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宁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