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础注浆的扩散规律是注浆基础沉管隧道注浆孔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舟山沈家门海底隧道注浆基础模型试验研究,分别记录了单孔注浆和双孔注浆模式下随注浆试验时间进程的浆液扩散距离和注浆量,分析了注浆浆液扩散距离与时间的关系以及注浆量与时间的关系,总结了注浆扩散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选用注浆材料和注浆设备在较低注浆压力条件下,扩散半径可达600cm,确保隧道基底空间密实充填,并对注浆孔布置间距提出了建议。其对类似注浆基础沉管隧道工程的注浆扩散半径确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国红 《山西建筑》2008,34(15):267-268
结合压力注浆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探讨了压力注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对压力注浆法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压力注浆方案和压力注浆材料的选择及压力注浆施工工艺,并对压力注浆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以推广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机理与注浆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及计算的方法,重点对同步注浆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在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下注浆压力的确定方法,注浆量与注浆填充率、推进速度的关系,及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灌注桩复合式后压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后注浆技术,该技术包括桩底开式注浆和闭式注浆,开式注浆是通过注浆管向桩底土层内注浆,闭式注浆是通过注浆管向桩底注浆装置内注浆。为了解决复合式后压浆技术缺少实际工程试验经验的问题,本文通过温州南单公寓项目,介绍了灌注桩复合式后压浆技术在施工中的一些主要控制要素,如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水灰比等影响因素以及复合式后压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求,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复合式后压浆技术先开式注浆再闭式注浆的简化注浆步骤的观点,经过现场试验,得出了先闭后开的简便注浆方法可用于实际工程的结论,总结了一些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为以后的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群桩注浆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对群桩后注浆过程中的群桩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注浆压力的现场实测值分析了不同注浆顺序和水灰比对群桩注浆压力的影响,引入了桩端注浆影响距离系数,并通过现场实测值给出了该系数的大致范围。分析结果表明:注浆顺序由外向内注时,中心桩的注浆压力大,浆液不易扩散;注浆顺序由内向外注时,各桩的注浆压力较为接近,各桩浆液均能较为顺利地注入,由内向外注浆更有利于浆液的扩散。水灰比越小,注浆压力越大,各桩注浆时的相互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盾构隧道盾尾同步注浆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及计算的方法,重点对同步注浆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在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下注浆压力的确定方法,注浆量与注浆填充率、推进速度的关系,及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优缺点,从注浆准备、注浆管制作安装、注浆流程、冒浆处理等方面,阐述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8.
软土盾构隧道横向大变形侧向注浆控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浆是治理软土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等隧道病害经常采用的方法。提出了采用注浆引起的土体体积应变模拟隧道注浆效果的方法,并利用上海地铁隧道注浆加固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利用该方法,以注浆引起的隧道横向收敛、接头张开和错台变化为指标,分析了隧道侧向注浆对隧道横向变形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注浆对隧道横向变形的作用机理;研究了注浆量和注浆范围对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注浆能有效改善隧道横向收敛、减小接头张开量。在注浆初期,注浆对隧道横向变形的影响以管片转动为主,该阶段隧道接头张开量减小显著,而隧道收敛减小则相对缓慢;随注浆量的增加,注浆引起的管片运动以刚体平动位移为主,该阶段隧道横向收敛显著减小,但注浆引起的接头错台量和隧道侧向位移则不断增加。最后,以上海地铁隧道为背景,对注浆量和注浆加固范围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敏  郑清君 《山西建筑》2012,38(2):184-186
对水下隧道破碎带地层注浆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从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孔终孔间距、注浆量和注浆速度各方面进行了论述和研究,从而得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以塔什店风井冻结法施工为例,介绍了壁后注浆时机及注浆孔布置方式,阐述了注浆材料的选取要求,并说明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提出了注浆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措施,保障了井筒壁后注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徐平 《建筑知识》2014,(5):279-279
注浆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多称为灌浆法。注浆的物质基础是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的优劣关系到注浆工程的成败和质量,所以注浆材料对于工程建设来说相当主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注浆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常用的注浆材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工程界相继发展了一些新的注浆工艺,如根据注浆压力和注浆机械可以将注浆工艺分为静压注浆和高压喷射注浆两大类,按照浆液分布形态及其灌注机理可以将注浆工艺分为充填注浆、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劈裂渗透注浆及压密注浆等五种形式,依据不同种浆液材料的混合方式可以将注浆工艺分为单液注浆和双液注浆两种形式.这两种注浆工艺的优点是浆液胶凝时间易控、注浆目的明确、工法简单且易掌握、不易发生堵管和浆液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注浆加固的相关观念、注浆质料的选用、注浆加固设计等涉及注浆的有关知识。可供从事建筑人员参考,只要将这些知识及时掌握,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的相关领域,就可以建设出安全可靠的建筑品。对注浆加固中注浆加固的观点,注浆的分类,注浆原料的选用注浆理论,注浆方面的设计,边坡注浆施工要点等方面都举行了深切的叙述和声明。及时了解注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将是防止工程事故再次发生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采区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尤其是抗压强度较低的风氧化带,需要对其进行注浆加固。本文通过对注浆岩层的选择,划定注浆的范围,确定注浆扩散半径、注浆压力、材料配比、注浆量进行注浆的施工,依据注浆的结束标准和质量标准,阐述了地面预注浆加固的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杭州某工程2根注浆桩与1根非注浆桩进行的静载试验,分析了注浆桩与非注浆桩承载力及沉降的不同.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桩单桩承载力比非注浆桩增加至少30%,注浆桩比未注浆桩的桩顶沉降量减少了69.2%~57.8%,桩端后注浆对钻孔灌注提高承载力及减少沉降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浅谈注浆技术在地基塌陷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某客技站站场地质概况,提出采用注浆法加固的方案,并介绍了注浆法加固的原理,详细探讨了注浆法的设计措施、注浆方式、注浆材料的选用以及注浆参数的选择,分析了钻孔注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余新明  赵义文 《山西建筑》2010,36(3):180-181
结合注浆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注浆材料的种类和特点,针对化学注浆材料和水泥注浆材料的优缺点,提出了环保、经济、高性能、耐久的超细水泥注浆材料是注浆材料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试验入手分析了粉土中后注浆灌注桩的承载力机理,分析了不同注浆范围和注浆量对承载力的影响。根据注浆的分布效果,建立了后注浆桩的数值模拟模型,并用于实践,计算结果表明,注浆对计算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涌突水灾害给隧道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注浆是解决涌突水灾害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渗透注浆中采用多孔注浆的理论应用研究较少,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基于渗透扩散理论,推导出了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渗透系数;构建隧道底板注浆模型,分析了考虑多孔之间相互影响的扩散半径,并推导出了多孔注浆相互影响因子。结合齐岳山隧道涌突水情况,首次采用"分批次多孔注浆"、"注浆膜袋"高压注浆方案,对出水点进行注浆,并且施工过程中,优化了施工流程和控制方案;最后采用检查孔法和钻岩取芯法对注浆过程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注浆效果,有效的解决了涌突水灾害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后注浆施工工艺流程,重点探讨了注浆喷头设计和后注浆管的加工与安装,提出了后注浆操作注意事项,得出了后注浆技术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