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李萍 《右江医学》2014,42(4):474-47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泌尿外科收治的216例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为2013年2~8月就诊的患者,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108例,为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就诊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放松患者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紧张、焦虑、暴躁患者的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2例,发生率为38.8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发生率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337,P=0.0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2组患者采取自评方式进行心理、生理舒适度的评价,借鉴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生理舒适度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诊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门诊候诊病人就医心态和影响效果。方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接诊后的心理变化。结果观察组候诊病人的心理侯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门诊病人的就医心态产生了积极影响,可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缩短病人的心理候诊时间,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实施胎儿监护的孕妇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进行胎儿监护的孕妇共90例,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通过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对孕妇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心理护理组孕妇紧张情绪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在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受尊重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实施胎儿监护的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加强对孕妇的沟通交流,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护理模式的内涵,提高了孕妇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胎儿监护收到了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依从性,降低其疼痛程度,使全脑血管造影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应用于手术室农民工腹腔镜保胆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柔性管理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A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全程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柔性管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把8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慢性精神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精神症状的稳定性、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结果:精神症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工作的流程,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从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叙事医学护理干预在慢性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老年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叙事医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幸福感、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主观幸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 对慢性老年病患者采用叙事医学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水平,增加幸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患母婴结局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和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母婴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SAS标准分均较之前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孕妇血压,改善母婴结局及缓解孕妇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满意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及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初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初产妇专业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评分及产妇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10.00%)低于对照组产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初产妇产后24、48 h泌乳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初产妇对分娩的主观满意度为80.00%,高于对照组初产妇对分娩的主观满意度(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围术期重度不适率(40.00%)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改善产妇产后的泌乳功能,并能够明显改善初产妇对分娩的满意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梁礼莉  闵丽华  李洁 《四川医学》2011,32(12):2023-2025
目的探讨产前加强孕妇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的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除接受常规的产前健康教育外,参加我科开展的加强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加强孕妇自然分娩观念的培训,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增加产妇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贵 《中外医疗》2010,29(5):25-2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63例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33例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97.74%,满意率为98.50%,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率,利于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3.
殷薇  邹磊  易凤琼 《中外医疗》2014,(24):161-162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综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组抽取该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综合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7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综合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综合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CP)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的关系。方法根据HDCP的诊断及分类标准将96例妊娠期妇女分为HDCP患者(观察组)及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并将HDCP患者分为轻度组(MPE)及重度组(SPE)两组,分别检测所有妊娠妇女的血清脂联素及胰岛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脂联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I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PE患者血清脂联素显著高于SPE患者(P〈0.05),IRI显著低于SPE患者(P〈0.01);HDCP患者脂联素与IRI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1)。结论在HDCP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者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而在正常妊娠孕妇中,低脂联素血症孕妇可能有着更高的HDCP及胰岛素抵抗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值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联合舒适在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措施,评估两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舒适护理在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为先兆早产的孕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先兆早产的孕妇,随机将其分作两组,Ⅰ组36例行常规护理,Ⅱ组36例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另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Ⅰ组满意率与Ⅱ组满意率分别为75.00%(27/36)、94.44%(34/36),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平均住院天数多高于Ⅱ组住院天数,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为先兆早产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的天数,提升患者舒适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凌丽娟  刘平  张杏  吴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4,(3):477-478,48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2011年6月—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收治的22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每组1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情绪状态、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SDS和HAMA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1.2±10.8)分,SDS为(30.3±11.2)分,HAMA评分为(7.7±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睡眠、情绪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0±0.4VS.3.7±0.2,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满意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5%,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疼痛,改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