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7例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非恶性疾病患者进行SF、β2-MG、CEA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SF、β2-MG、CEA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13.1%,15%。其联合测定的综合阳性率为43.3%,其中S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恶性疾病患者(P<0.01)。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β2-MG、CEA测定值无意义(P>0.05)。作者认为,SF测定对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疗效估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新型胃肠肿瘤标志物NK和LAK细胞抑制因子TAO-G血清检测试剂盒(ELISA法)对消化道肿瘤患者89例,良性消化道疾病患者40例,正常人30例血清进行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证实,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TAO-G表达阳性率为:胃癌60.9%(28/46)、肠癌67.4%(29/43)、良性疾病5%(2/40),正常人均为阴性(0/30)。提示血清NK、LAK细胞抑制因子的表达与胃肠肿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54例卵巢癌和68例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腹水或腹腔液β2-MG、CEA、SA含量测定。发现卵巢癌患者腹水中的β2-MG、CEA、SA平均含量均高于良性疾病患者。用阶梯分割线法分析了SA+β2-MG和SA+CEA联合应用的结果,提示双标志物联合测定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单一标志物。对卵巢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定明 《癌症》1996,15(1):35-37
通过对47例大肠良性疾病及52例大肠恶性肿瘤分别进行大肠粘液双糖残基β-D-Gal(1→3)-D-GalNAC的检测及粪便CEA测定,前者阳性率为82.7%、假阴性率为17.3%,后者阳性率为76.9%。假阴性率为23.1%。两者CEA水平:良性疾病组1.70±0.15μg/g,恶性肿瘤组5.10±0.26μg/g,两组比较P<0.01。两种检测综合阳性率88.6%,假阴性率11.4%。作者认为这两种检测有较高的阳性率及较低的阴性率,适合于对高危人群进行大肠癌普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IRMA及RIA测定大肠癌含盲、结、直肠癌)患者(n=25)、良性疾病患者(n=25)手术前后和正常人血清胃泌素,CA-50和CEA含量。测定结果:(1)大肠癌组术前血GastrinCA-50和CEA水平比良性疾病组和正常人组高;(2)良性疾病组和正常人组值相近;(3)术后2周血清Gastrin、CA-50和CEA含量均显著下降;(4)dukesC、D期Gastrn水平比A、B期高,高分化  相似文献   

6.
检测87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及其他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S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排除胃功能损害和治疗因素影响,其阳性率分别为57.4%51.7%29.89%1.14%。其中β2-mG阳性率最高,如其他三项同时检测阳性率可由57.47%升至81.61%。故认为β2-mG联合检测恶性肿瘤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病人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87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及其他肿瘤标志物:血清铁蛋白(S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排除胃功能损害和治疗因素影响,其阳性率分别为57.4%51.7%29.89%1.14%。其中β2-mG阳性率最高,如其他三项同时检测阳性率可由57.47%升至81.61%。故认为β2-mG联合检测恶性肿瘤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34例急性白血病(A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82例AL不合并CNS-1患者患者了脑脊液(CSF)中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Ft)和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CE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合并CNS-L患者CSF中的各单项标记物平均含量均高于不合并CNS-L患者。用阶梯分割线法分析β2-MG+CEA或≥β2-MG+Ft联合应用的结果表明双标记物联合测定的诊断特异  相似文献   

9.
用新近制备的二株抗胃癌单克体BMG2和BMG4,建立ABC-ELISA方法,检测胃癌高发1工659例受检者血清中的胃癌糖链抗原,其中胃癌患者27例,内有5例早期胃癌。结果表明:BMG2-Ag和BMG4-Ag水平在胃癌、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胃增生性息肉、胃炎伴肠化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0.037),胃癌阳性率分别为44.9%和40.7%,特异性分别是81.6%和84.5%  相似文献   

10.
c-erbB-2和EGFR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BC和LSAB法对7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和EGFR表达的研究。结果:1)75例胃癌c-erbB-2表达阳性率为18.7%,阳性表达只限于癌灶,而癌旁组织均为阴性。cerbB-2在高分化胃癌、大体局限型胃癌中的阳性率较高(P<0.05)。2)EGFR表达阳性率为61.3%,癌旁组织、新生血管有阳性表达。EGFR表达与胃癌的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结受累和远处转移至正相关(P<0.05)。3)c-erbB-2表达与EGFR表达无明显关系。结果说明:c-erbB-2表达出现于胃粘膜癌变的后期,是恶性细胞的标志;EGFR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明显关系;c-erbB-2和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是互相独立的。  相似文献   

11.
多项肿瘤标志物对AFP阴性低浓度肝癌的论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5例肝癌、54例良性肝病进行HAG18、LCA-AAT、SF及β2-MG的血清学检测,发现在AFP阴性低浓度肝癌中,单项标志物的敏感度以SF最高(70%-88.2%),HAg18最低(70%-76.5%),特异性及诊断效率均以LCA-AAT最高(73.5%-81.8%和49.1%-60.6%),β2-MG最低(45.5%-61.8%和31.8%-50.9%)。多项标志物的敏感度、特异性及诊  相似文献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9例肺良性疾病、95例原发性肺癌及癌旁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EGFR表达阳性率为87.9%(80/91),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为10.3%(4/39),4例小细胞肺癌(SCLC)无EGFR表达。在NSCLC中,距癌组织3cm以内癌旁肺组织EGFR阳性率为63  相似文献   

13.
用新近制备的二株抗胃癌单克隆抗体BMG2和BMG4,建立ABC-ELISA方法,检测胃癌高发区659例受检者血清中的胃癌糖链抗原,其中胃癌患者27例,内有3例早期胃癌。结果表明:BMG2-Ag和BMG4-Ag水平在胃癌、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胃增生性息肉、胃炎伴肠化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0.037),胃癌阳性率分别是44.9%和40.7%,特异性分别是81.6%和84.5%。将这二个抗原联合应用,则胃癌阳性率为66.7%,特异性76.3%,3例早期胃癌阳性。  相似文献   

14.
王继营  李升平 《癌症》1994,13(4):309-311,318
本文在自制8株神经原特性烯醇化酶单抗(NSE-McAb)的基础上,对4株McAb分别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经多次方阵排列滴定,建立了NSE-McAb双位点夹心ELISA。通过对23例小细胞肺癌(SCLC),32例非小细胞肿癌,(NSCLC),22例肺良性疾病(BPD)和正常对照血清中NSE检测表明,对SCLC诊断的阳性率为82.6%。特异性为97.8%,对SCLC的临床分期和判断预后也有一  相似文献   

15.
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唾液酸(SA)、α-L-岩藻糖苷酸(AFU)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各项标志物在肝病患者中对HP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2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各项标志物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各种标志物诊断PHC的敏感性为AFU(93.2%)〉TGF-β1(80.0%)〉AFP(72.9%)〉SA(67.8%),特异性为SA(94.6%)〉AFP(83.8%)〉TGF-β1(82.0%)〉AFU(79.0%),联合4项检测可将阳性率提高到96.6%。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71例消化道癌(消管癌、胃癌、大肠癌)患者和24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β2-微球蛋白(β2-MG)、唾液酸(SA)和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发现,癌症病人血β2-MG、SA和CEA含量较良性疾病明显增高(p<0.05);其β2-MG阳性率为62.0%,SA为29.6%,CEA为28.2%;三项标记物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80.3%。实验证实,β2-MG、SA、CEA的检测对消化道癌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β2-M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和CEA;三者联合检测则更有助于诊断并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41例急、慢性白血病(AL、CL)和2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唾液酸(SA)水平并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较CAA患者及正常人显著增高,阳性率分别为83.8%、60%、14.3%、0%。急性白血病又明显高于慢性白血病并与病情变化有关,经治疗完全缓解(CR)者血清SA水平明显降低,CR后血清SA水平与维持缓解时间有相关性。MDS患者血清SA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低于急性白血病,MDS及其亚型RA+RAS组、RAEB+RAEB-t+CMML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3.3%、20.0%、50.0%,以上结果显示,血清SA明显升高可能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关。血清SA的检测对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变化观察、疗效反映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胃肠道癌抗原(GCA)浓度,以37u/ml为阳性界限值,测得消化道肿瘤GCA阳性率54.4%,其中胃癌55.2%,肠癌54.5%,食管癌25%,肝癌66.7%,而非消化道癌阳性率5.6%,正常人阳性率为5.0%。对9例消化道癌患者化疗前后GCA变化的分析表明,GCA水平的提高可预示病情的进展。提示GCA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及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新型胃肠肿瘤标志物-NK和LAK细胞抑制因子TAO-G血清检测试剂盒对消化道肿瘤患者89例,良性消化道疾病患者,正常人30例血清进行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证实,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TAO-G表达阳性率为:胃癌60.9%(28/46)、肠癌67.4%(29/43)、良性疾病5%(2/40),正常人均为阴性(0/30)。提示血清NK、LAK细胞抑制因子的表达与胃肠肿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34例急性白血病(A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82例AL不合并CNS-L患者进行了脑脊液(CSF)中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Ft)和癌胚抗原(CE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合并CNS-L患者CSF中的各单项标记物平均含量均高于不合并CNS-L患者。用阶梯分割线法分析β2-MG+CEA或≥β2-MG+Ft联合应用的结果表明双标记物联合测定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优于单一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