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经导航在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前、术中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对蝶窦前壁、鞍底的打开,腺瘤的切除进行引导。结果15例中12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神经导航平均注册误差为(0.8±0.5)mm。所有病例术中定位准确,术后神经、血管功能保留良好。结论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可以达到入路精确,手术创伤小,病灶定位准确,神经、血管功能保留良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初步体会、注意事项及该手术入路优缺点。方法对26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经MRI检查证实全切除20例,4例次全切除,2例巨大腺瘤大部切除,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快捷、安全、创伤小,符合微创治疗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对49例垂体瘤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实时导航定位相关解剖结构,内镜下切除肿瘤。术中均使用磨钻磨除骨质结构。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 本组49例患者在导航辅助下均准确定位,术中未出现大血管及静脉窦损伤出血。肿瘤全切除35例(71.4%),次全切除10例(20.4%),大部分切除4例(2.2%)。术后绝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少数患者出现短期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有助于术中精确定位,快速而准确的找到病灶,减少局部重要结构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 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导航确认下进行。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判断肿瘤切除情况。结果 术中无定位错误病例,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损伤病例。肿瘤全切除178例,次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病例,2例围手术期鼻腔大出血,治疗后好转。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无恶化。结论 内镜结合导航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导航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扩大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中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2-06在我科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肿瘤全切31例(75.6%),次全切9例(21.9%),部分切除1例(2.4%)。术后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5例,尿崩症4例,体温异常3例,电解质紊乱2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经相应治疗除垂体功能低下患者需激素替代疗法外余并发症均痊愈,10例未全切患者建议3个月后行伽玛刀治疗。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完善的术前分析、预案准备、术中精确定位、仔细操作及术后密切观察和合理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经蝶入路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应用神经导航辅助经蝶手术治疗垂体瘤42例。在传统经蝶入路基础上,术前行CT扫描定位及数据三维重建,术中在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对鞍区及邻近结构的实时动态解剖定位。结果本组平均定位误差(2.3±1.1)mm。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18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无死亡。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有助于术中精确、动态地鉴别蝶窦和鞍区结构,保护正常神经血管,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方法运用Stealthstation手术导航系统对30例垂体腺瘤病人行经鼻蝶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术中随时定位中线、蝶窦前壁及鞍底.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53.3%),次全切除9例(30.0%),大部切除5例(16.7%);导航误差平均1.9mm.结论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运用导航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腔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4例病人术前行MRI或CT连续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Brain LAB 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标记出肿瘤及重要结构后,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的引导下定位蝶窦前壁、鞍底、海绵窦、颈内动脉和斜坡等结构,切除肿瘤。结果24例患者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注册误差0.3~2.0mm,平均(1.21±0.39)mm;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19例病人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无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馒袭性垂体腺瘤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对经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辅助的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3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镜下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6例,无死亡。术后有脑脊液鼻漏2例,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另1例经手术修补治愈。患者术后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利用神经导航系统和神经内镜辅助手术避免重要结构损伤,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辅助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36例垂体瘤患者术前用marker标记后行核磁共振2mm无间隙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做好术前计划.术中在导航棒的引导下精确定位手术入路直达肿瘤部位.结果 36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9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经鼻蝶入路过程中均无明显偏差,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系统误差1.7mm.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单鼻孔经蝶人路切除蝶窦发育异常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例蝶窦发育异常的垂体腺瘤患者,分析神经导航引导下单鼻孔蝶窦人路手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18例患者中,蝶窦发育异常类型包括甲介型2例,鞍前型4例,多房分隔9例,过度气化达两侧中颅窝底3例.结果 肿瘤定位准确18例(100%),肿瘤全切14例(77.8%).术后13例患者(72.2%)内分泌治愈.术后尿崩4例(22.2%),均为一过性;术后脑脊液漏1例(5.6%),通过腰穿置管治愈;无颈内动脉、海绵窦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导航辅助经鼻蝶手术切除蝶窦发育异常垂体腺瘤定位准确,手术效果好,副损伤少,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以其路径短、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的青睐,为了提高肿瘤切除率及减少并发症,我科自2005年至2008年对17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切除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垂体腺瘤89例,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70例,经翼点入路手术7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6例,先行经翼点入路手术+1个月后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4例,先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1个月后行翼点入路手术2例。结果 术后1个月内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18例;术后1周内死亡2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术后出现尿崩症59例,绝大多数为一过性尿崩症;术后早期出现电解质紊乱61例,多为高钠血症。76例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出现脑脊液漏7例,发生率为9.2%。结论 应根据垂体腺瘤的大小及其生长方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若肿瘤主体位于鞍内且蝶窦发育较好,或肿瘤虽然向鞍上生长但双侧颈内动脉间隙较宽,多以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手术为主;若肿瘤主体位于鞍上、或向颅前窝底生长、或向鞍旁生长、或呈窄腰哑铃型且上部体积明显大于下部者,则多以开颅显微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下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中的使用技术.方法23例垂体腺瘤患者,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引导,进行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69.6%),次全切除6例(26.1%),大部切除1例(4.3%);平均注册误差为2.3 mm(1.6~3.3 mm).结论神经导航系统提供了实时、准确、可靠的定位,有效地减轻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微侵袭化.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在神经导航引导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7例,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定期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导航辅助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病人资料(病例组),并与61例同期未用导航的垂体腺瘤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定位蝶窦开口与鞍底时间,以及定位鞍底准确性,评价导航定位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采用术中导航能显著缩短定位蝶窦开口及鞍底的时间(P<0.05),并显著提高初次定位鞍底的准确性(P<0.01),且病例组无术中方向错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 神经导航是内镜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神经导航辅助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在18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术前行MRI三维影像重建,术中运用导航引导手术入路并监测鞍底开窗的范围、进入鞍内的深度及与颈内动脉、视神经的关系,其中8例最后用神经内镜辅助,随时了解肿瘤切除情况。结果18例经导航下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导航误差在1.4mm以内。肿瘤全切除者12例,次全切除者6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但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仍然有赖于医生的技术与经验,必要时须用神经内镜辅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筛窦蝶窦入路(筛蝶组)与单鼻孔入路(单鼻孔组)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经筛蝶入路与512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内分泌、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结果筛蝶组肿瘤全切121例,次全切除50例,部分切除15例;单鼻孔组全切408例,次全切除87例,部分切除17例。视力、视野障碍者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筛蝶组46例,单鼻孔组142例。病人术后泌乳停止或减少,筛蝶组55例,单鼻孔组134例。筛蝶组术后出现尿崩症24例,并发脑脊液鼻漏5例,发生术侧单眼失明4例;单鼻孔组术后出现尿崩症13例。两组均无死亡。结论筛蝶入路和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单鼻孔入路在彻底切除肿瘤和残存垂体功能保护方面优点更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单鼻孔经蝶与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单鼻孔经蝶与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6例,其中采用单鼻孔经蝶入路25例,眶上锁孔入路11例。术中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单鼻孔经蝶入路全切肿瘤22例(88%,22/25),次全切除3例(12%,3/25);眶上锁孔入路全切9例(81.8%,9/11),次全切2例(18.2%,2/11)。术前有视力障碍者,85.7%(18/21)术后视力得到改善,其它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两种不同入路有各自的优点及适应证,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利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内镜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导航下行内镜经鼻蝶入路肿瘤显微切除术。术前行薄层头颅CT扫描,采集导航数据;术中运用导航定位引导,单侧鼻孔进入,在内镜及导航引导下进行瘤体切除;术中改在显微镜下操作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1例。术中无定位偏差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发生,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均无恶化。结论神经导航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定位准确,能明确肿瘤与周边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