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道路,以档案管理为起点,以档案(事业)治理为过程,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终点.档案治理现代化是指民主化、法治化、规则化、高效化和协调化的全社会范畴档案事业存在状态.档案治理的两大抓手是围绕全社会范畴档案事业形成的制度体系的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主体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全社会范畴档案事务的能力的档案治理能力,两...  相似文献   

2.
档案治理的本质思维——以人为本: 第一,以保障主体权利为要义的依法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作为档案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践的法理依据,保障了各类主体生成档案、管理档案和利用档案的权利. 第二,以调和治理矛盾为核心的元治理.档案主管部门作为元治者能够总揽治理全局,兼顾多元主体特别是社会力量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3.
多元主体参与是档案治理的核心要义,也是检验档案治理成果的重要标准,然而目前相关问题的研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通过引入整合治理理论,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基于整合治理的理论模型,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档案治理的机制,明确主体身份,将其分为档案主管部门、国家档案馆、社会组织与个人,分别归纳其角色、愿景与功能;并设计可行的实现路径,即以档案主管部门为主导,同时建立以公共规则为基础的刚性机制和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柔性机制,共建多元档案资源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业务参与,通过市场化机制释放效能,坚持主体能力的持续优化,在数字技术支撑下保障监督与沟通.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国家治理开启新征程.国家治理方式由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化也同样引发对档案软治理方向的思考.我国档案馆作为文化组织与档案部门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其融入治理的过程对于国家实现软治理具有深刻影响.通过我国档案馆对档案及档案工作进行软治理必要性、可行性的阐释,面对当下开展软治理面临的自治未完善之困、主体不平衡之囿、话语权表达之失三个困境,应以明晰档案软治理核心角色、实施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牢握档案文化话语权的三个发展路径寻求我国档案馆融入国家软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5.
档案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档案治理的研究现状,并对比分析了其异同点。其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科学构想我国档案治理的未来图景,即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档案治理共同体、建设以依法治档为核心的档案治理制度体系、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档案治理内容体系和以善治为目标的档案治理评估体系等。为此还需要学界不断强化档案治理研究的实践导向,努力拓展档案治理的研究视野,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档案治理研究内容并高度重视相关治理经验的学习借鉴,以加快推进我国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而推动档案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杰 《档案管理》2022,(1):54-55
档案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包括档案治理体系、档案治理能力、档案治理制度、档案治理机制、档案治理工具等的现代化,其表征可以概括为:在理念维度,突出档案治理的公共价值;在制度维度,注重档案治理的法治化与制度化建设;在行为维度,促进档案治理的协同化与社会化发展;在方法维度,强化档案治理的宏观管理与法治监督.为了全面...  相似文献   

7.
善治是档案数据治理的总体目标,其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刻内涵,基于此,文章从档案数据治理涉及的四个主要维度,即主体、客体、手段、过程出发,通过分析各个维度特征,最终构建出包含协同合作能力、质量管控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制度保障能力在内的“四位一体”档案数据治理能力体系,以明确档案数据治理目标与提升方向,力图实现档案数据治理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档案治理是公共治理理论在档案场域的应用,是公共治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档案治理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探析,认为档案治理具有两种理解,从第二种理解出发,对档案治理的特征进行概括;并揭示档案治理的功能,包括提升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积聚档案部门社会资本、增加档案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档案事务管理效能以及培育社会公共伦理精神等功能.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我国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省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是对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档案事业的战略布局和总体部署,是国家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扩散与承接,也是档案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与档案治理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建立“时间—治理—空间”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历史制度主义和区域研究方法,解析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三五”“十四五”时期34部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工具、治理主体、治理单元和治理能力的变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我国省域档案事业治理模型并阐释了其内在机理,进而从制度、组织、效率、空间四个方面提出治理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0.
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握档案治理思维与治理实践的本质,明确档案治理思维的出发点与目标指向是有效开展档案治理的基本前提。完善档案治理体制及其实现机制、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强力推进档案治理能力建设是档案治理建设应有的现实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西方信息社会的传播权利运动的兴起带动了传播学界"媒介治理"的研究热潮。通过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符号"路径,媒介治理关注了传播的信息界面、产业界面、符号界面和关系界面,综合了传播系统的界内研究和界外研究,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研究范式。作为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媒介治理"在研究取向上呈现出学科的交叉性:深层生态学路径、公共选择路径、协商民主路径是研究"媒介治理"的基本路径。媒介治理的研究是一种"灰色系统"的信息论,是第三种文化思维范式的代表。媒介治理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提供具有解释力的基本假设,实现叙事的连贯性和必要的逻辑建构。  相似文献   

12.
论图书馆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治理与统治、管理不同,是指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商合作,共同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图书馆治理,就是利益相关者在互利合作前提下共同提供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一个管理主体所辖的所有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就是一个图书馆治理单元。科学设置建设主体是优化图书馆治理结构的关键。个人、协会、机构、地方政府是图书馆建设主体的主要类型。图书馆治理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和图书馆权利。图书馆治理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主体多元、民主决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论协同政务     
把协同论思想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产生了"协同政务"这一理念.本文从协同论的要义入手,探讨了协同政务的基本含义,论迷了协同政务产生的必然性和现实原因,分析了协同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协同政务建设的思路.协同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着电子政务未来的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论协同政务     
把协同论思想引入公共管理领域,产生了“协同政务”这一理念。本文从协同论的要义入手,探讨了协同政 务的基本含义,论述了协同政务产生的必然性和现实原因,分析了协同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当前协 同政务建设的思路。协同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着电子政务未来的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互联网控制权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1月“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突尼斯阶段会议,各方就世界互联网控制权而展开激烈争论。本文援引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理论和奈关于互联网的论述,对这场争论做了一种解读,简要阐述了现阶段软权力对全球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影响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7.
赵杰  宋国涛 《档案管理》2021,(1):49-49,52
本文针对当前档案治理存在制度供给、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效能导向的精准治理理念的档案治理策略,提升制度回应、监管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精准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