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19岁,因右乳肿块4月余就诊。查体:右乳肿块18cm×18cm×16cm,质韧、活动、边界清晰,无压痛,行肿物单纯切除术。现术后5年,多次复查无复发。病理检查:肉眼观肿物呈球形,17cm×17cm×16cm,包膜完整,切面呈分叶状,质韧、灰白,部分区域呈半透明粘液状。显微镜下见肿瘤含上皮及纤维两种成分,上皮细胞分化良好,无明显增生及间变;纤维瘤性成分增生明显,细胞丰富,排列致密,但增生的细胞核小、规则,异型性不显著,未见明显核分裂像,部分瘤组织呈粘液样变性,部分上皮受增生的纤维组织挤压呈裂隙状结构,肿瘤包膜完整。病理诊断:右乳分叶状纤维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8岁,河南省洛阳市人,青壮年时在青海工作9年,后调回洛阳。10年前在洛阳体检时发现右肝有5.0 cm×5.0 cm占位性病变,怀疑肝癌。经北京、上海医院检查,右肝占位,良性肝海绵状血管瘤、囊腺瘤可能。当时尚无临床症状。10年来不定期B超和CT复查,肿块逐渐增大,右肝区隆起,肋下肝脏可触及。因右上腹疼痛、牵拉、腰不能直立,肝区疼痛,消瘦明显,于2003年9月入院。右上腹及剑突下隆起包块,可触及,B超检查为12.0 cm×10.0 cm,表面不光滑,质地如软骨。  相似文献   

3.
任家胜  许俊龙 《山东医药》2003,43(24):26-26
患者女 ,71岁 ,因腹痛 2 0小时入院。查体 :剑突下及右肋下局限性隆起 ,腹壁无静脉曲张 ,腹肌较紧张 ,全腹压痛、反跳痛 ,上腹部可触及较大肿块 ,达剑下 12 cm。肝功能正常 ,血甲胎球蛋白 (AFP)正常。 B超检查示肝左叶有 32 cm× 13cm×12 cm占位病变 ,囊性 ,内见点状回声 ,壁不规则。CT扫描见肝内有一 34 cm× 14cm× 13cm低密度占位病变 ,呈分隔状。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诊断为肝囊肿破裂。术中见肝左叶表面和内部有许多大小不等囊肿 ,肝体积增大。行肝左叶切除 ,分离肿物。病理检查示肿物体积 35 cm× 14cm× 13cm,表面光滑 ,包膜…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1岁。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显著瘀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质硬,紫褐色,右肝后叶有一约8.0cm×7.5cm×7.0cm大小肿块,紧邻第三肝门与周围组织粘连甚多,肝门见肿大淋巴结,从右肝内至肝外胆管、胆囊充满癌栓与陈旧性血块,胆总管直径约2.0cm,清除癌栓后见胆道粘膜轻  相似文献   

5.
安玉秀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83-683
患者女 ,6 5岁 ,因吞咽困难伴消瘦半年余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胃镜检查示 :食管距门齿 30cm可见粘膜下肿块突向腔内 ,表面光滑 ,顶部可见糜烂 ,有赘生物样隆起 ,质脆易出血。活检示 :(食管 )小块鳞状上皮组织 ,稍有细胞增生。消化道钡餐透视示 :食管中段扩张 ,食管下段见稀钡分流及一 6 .0cm× 4 .3cm× 6 .0cm巨大充盈缺损 ,粘膜未见中断。CT示食管下段管壁增厚 ,有结节样肿块影 ,拟诊平滑肌瘤。转外科手术治疗 ,于食管下段贲门口处扪及一 5× 4× 4cm大小肿块 ,质中 ,活动度好 ,周围有 2枚肿大淋巴结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送…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70岁,1996年12月23日因发热、咳嗽以左下肺炎入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咳嗽减轻。12月31日出现腹胀、阵发性腹痛,并逐渐加重,纵隔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X线检查示腹部有液平,B超检查示回盲部肿块,于1997年1月3日予剖腹探查,见回盲部15cm×10cm×10cm结节状肿块,有液化,部分表面破溃,呈鱼肉状,大部分位于盆腔,与膀胱壁粘连,腹腔内尚见肿大淋巴结数枚,肝左叶见0.8cm×0.8cm×0.5cm小结节1个,行回盲部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型,LCA( )、CD19( )、CD20( ),高度恶性;骨髓涂片可见少量幼稚…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2岁。因右胸壁肿块 2 0年 ,进行性增大 5年 ,切除后复发 1年 ,于 2 0 0 0 - 0 2 - 2 0入院。患者 2 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胸壁一个黄豆大小结节 ,质硬无疼痛 ,5年前该结节增至拇指头大小 ,4年前增至 3cm× 3cm ,无疼痛。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 ,未做病理检查。术后切口愈合。大约 1年前在原肿块切除的手术疤痕附近又长出 2个肿块 ,并逐渐长大、无疼痛。为明确诊断收入院。查体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侧胸壁腋前线第 5肋水平可见一手术疤痕。其上下各 5cm处有 2个包块 ,分别为 1 5cm× 2 0cm…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有乙型肝炎并肝硬化病史,2000年6月自觉右上腹不适,时有钝痛感,食欲减退、消瘦,偶有恶心、呕吐。B超示肝左叶肿块,内部回声不均质。CT检查示肝脏左叶截面为5 cm×6 cm的实性占位,强化扫描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呈低密度。AFP>200 ng/ml。临床诊断为肝癌。于当地医院行肝脏左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肝门区淋巴结未见转移;2个月后行肝右叶预防性介入治疗,CT复查,肝脏内未见碘油沉积。1个月后检测肝癌指标AFP恢复正常,至2000年11月检查发现AFP增高至46.4 ng/ml,以后每月复查,均持续增高,至2001年8月…  相似文献   

9.
左乳腺血管肉瘤术后局部复发并左卵巢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8岁。因左乳房肿块半年,生长迅速2个月,于2003年12月1日入院。查体:左乳房上象限触及一11cm×11cm肿块,质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无触痛;皮肤及乳头无明显异常;左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肿块行细针穿刺,抽出约20ml暗红色不凝血液,细胞学检查见大量红细胞,未见异形细胞。左乳房彩超检查示左乳房上象限有一11cm×11cm大小肿块,血运丰富,部分呈囊性变,边界欠清。胸部X线拍片及肝、胆、胰、脾B超检查未见异常。初诊为左乳房肿块,性质待定。入院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乳腺上象限(约11cm×11cm),质…  相似文献   

10.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大息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肠道广基大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大肠黏膜切除术治疗135例共157个结直肠广基大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一次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病变,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全部息肉EMR一次切除,除3个位于直肠黏膜下的病灶小于1 cm外,其余均大于1.5 cm,最大的13 cm×12 cm,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腺瘤123个,其中有异型增生80个;黏膜内癌11个;增生性息肉20个;直肠类癌3个。随访中,有2例大于7 cm的直肠腺瘤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时复发,均给予热活检钳完整钳除,病理分别为增生性息肉和绒毛状腺瘤,再复查6-12个月无复发。结论EMR是治疗大肠癌前病变及黏膜内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颈部肿块20个月,伴发热、咽痛、黄染2周,于1996年11月22日入北京医院。1995年3月患者无意中发现颈部一肿块,约1.5cm×1.5cm,5月手术切除肿块,病理报告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8月发现手术刀口瘢痕处又出现一肿块,约2.0cm×1.5cm,质硬,可活动。此后颈部又出现多个黄豆大小之肿块,10月做左颈部肿块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给予口服增效联磺片等消炎药后,肿块略缩小。胸部CT示:陈旧性肺结核灶,左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1996年1月患者感咽部阻塞感,且进行性加重,检查发现:舌根部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12.
靖昌庆  卢俊  吴泰璜 《山东医药》2002,42(24):60-60
病历摘要患者女 ,18岁 ,因查体发现肝占位病变并逐渐增大 2年 ,于 2 0 0 2年 9月 2 1日入院。患者 2年前 B超发现肝占位病变 ,约 4cm× 4cm大小 ,无腹痛、腹胀、黄疸、发热等不适症状。 1周前 CT复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达 6cm× 7cm大小 ,遂收入院拟手术治疗。既往无口服避孕药史。查体无阳性体征 ,肝炎六项指标均为阴性 ,AFP2 .6ng/ ml。 B超示肝右静脉前有一6cm× 6.9cm包块 ,略强回声 ,边界清 ,内回声均 ,门静脉左右两支均受压向上移位。多谱勒血流显像 (CDFI)示团块内血流丰富。 CT示肝左内叶、右前叶间有一类圆形 6cm× 7cm大小包…  相似文献   

13.
例1:女,33岁。4年前发现右腰部长一肿块,时有疼痛,重体力劳动时加重。肿块逐渐增大至5cm×5cm×3cm,位置较深,不活动。行肿块切除术,水中见肿块位于肌层,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红褐色、淡黄色相间。病理检查:肿瘤区肌纤维呈退行性改变,肌纤维间有大量成熟脂肪细胞及增生的毛细血管浸润。病理诊断:浸润性脂肪血管瘤。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体瘤系化学感受器肿瘤 ,临床上较少见 ,极易误诊。现对 1994年 5月至 2 0 0 0年 8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临床资料 :本文 1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 3 5岁 ;病程 1个月至 7年 ,平均 3年。病变位于左侧 5例 ,右侧 7例。术前表现为颈部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 2 .0 cm× 1.0~ 6.0 cm× 8.0 cm,质地中等或软 ,多为卵圆形 ,无压痛 ,表面光滑 ,左右可活动 ,上下动度差 ,未闻及血管杂音。 8例做CT检查见颈动脉鞘有约 2 .0 cm× 1.0 cm~ 6.0 cm…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例 1 男 ,5 1岁 ,ABO血型为AB型。因“腹胀、疲乏 8年 ,伴皮肤黄染 1月”于 2 0 0 2年 10月 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 ,黄疸持续加重 ,出现陶土色大便 ,明显消瘦 ,经影象学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查 ,诊断原发性肝癌 ,肝炎肝硬化 ,Child PughC级。于 2 0 0 2年 11月 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 ,肝脏明显增大 ,质硬 ,显者淤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右肝后叶有一约 8.0cm× 7.5cm× 7.0cm大小的肿块 ,紧邻第三肝门 ,与周围组织粘连 ,肝门有肿大的淋巴结。从右肝内胆管至肝外胆管 ,胆囊内充满癌栓与…  相似文献   

16.
姜军 《山东医药》2006,46(16):27-27
患者女,32岁,入院前2周突发性下腹部疼痛,无发热、盗汗、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急诊行右侧附件切除术+左侧卵巢肿物剥除术+左侧卵巢成形术+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淡红色血性腹水约200 m l,右侧卵巢肿块约15 cm×8 cm×7 cm,表面呈紫黑色,实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蒂部扭转1周半,肿块表面不平,多个结节,包膜完整,有一直径1 cm破裂口;子宫稍大,表面光滑;左侧卵巢约6 cm×5 cm×4 cm,无粘连,表面光滑,有3个实性结节。术后病理诊断:弥漫型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部分区域呈伯基特淋巴瘤改变,CD20(+);慢性阑尾炎。转入我科查体见下腹部正中…  相似文献   

17.
王敏  耿家宝  李鑫  何长伦  汪茂荣 《肝脏》2016,(2):163-164
<正>患者,女,60岁。2014年5月发现左侧颈部一类圆形结节,约0.8 cm×0.5 cm,2个月后增大至约4.5 cm×4.5 cm,于2014年7月行左颈部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术后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患者有慢性HBV感染病史10余年,近5年来定期复查肝功均正常,HBsAg、抗-HBe(+),HBV DNA500拷贝/mL,病  相似文献   

18.
娄占玉 《山东医药》2001,41(24):70-71
患者女 ,2 3岁 ,体检时 B超发现胆囊明显增大 (14.0 cm×6 .0 cm)而就诊。 B超显示胆囊内透声好 ,壁厚约 0 .3cm,肝大小正常 ,肝内回声均质 ,肝内外管道无扩张 ,脂餐后胆囊面积大小无变化。体检 :皮肤巩膜无黄染 ,胆囊区无叩痛。给予消炎利胆治疗。 3个月后 B超复查 ,肝内回声增强 ,略粗 ,胆囊又有增大 (15 .5 cm× 6 .7cm) ,胆囊未见沉积物和点闪烁。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左外叶胆管内径达 0 .6 cm,胆总管内径达 0 .72 cm.胆总管内中 ,下段交界处可见 1.2 3cm× 0 .6 cm的实质性略强回声片状区 ,后方无声影。体检 :巩膜 ,皮肤仍无黄染。血…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2 7岁 ,9年前胸前区不慎被热水烫伤 ,创面愈合后 ,局部出现花生米大小结节 ,无痛痒 ,以后逐渐增生 ,半年前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瘢痕疙瘩 ,行同位素 32 P敷贴两次 ,局部破溃 ,迅速增长。查体 :系统无异常。胸前区见 6cm× 7cm×6cm大小隆起性结节 ,呈蟹足状 ,暗红色 ,表面光滑 ,质硬 ,破溃 ,周围皮肤紧缩感。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 ,凝血时间 ,肝功能皆无异常。行肿块切除术 ,手术范围距离肿块 4cm,深达胸大肌浅层、胸骨上深筋膜 ,创面移植中厚皮片。术后病理诊断为纤维肉瘤 ,随访 2年未复发。讨论 :烧伤瘢痕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45岁 ,因上腹部胀痛 3月余 ,后又食欲不振、恶心 ,在外院行 MR、CT检查诊断为肝囊肿而来我院治疗。查体 :皮肤无黄染 ,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肝肋下 2 cm ,肝区可触及囊性包块 ,软、扣击痛、压痛 ,反跳痛不明显。手术见小网膜临肝左叶胃小弯前有一囊性肿瘤 ,约 15 cm× 12 cm× 8cm。引出淡黄色囊性液体后 ,结扎肿瘤周围 ,切除肿瘤。同时发现大网膜内有 2个约 4cm× 5 cm× 3cm的肿瘤 ,盆腔内直肠系膜有一5 cm× 7cm× 4cm肿瘤 ,分别结扎瘤蒂切除之。病理检查 :肉眼见肿瘤呈结节状 ,包膜完整 ,切面为囊性多房 ,房内为黄色胶冻样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