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消毒中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单独作用,对微生物能产生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是,据文献报道,如果将两种因子或多种因子联合作用,则可以大大提高杀灭效果,现将所得资料综述如下:1 物理因子与化学因子的协同1.1 微波与化学因子的协同  相似文献   

2.
3.
核因子kappa B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核因子kappaB是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在细胞炎性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0多年前被发现开始,其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就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作者就近年来在核因子kappaB结构和功能上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并简要介绍核因子kappaB的抑制因子和辅转录因子及其与其他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脊髓损伤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发病,目前,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仍是临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对脊髓损伤后的变化过程,研究现状,损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凝血与抗凝系统失衡所导致的血栓前状态与高血压的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凝血两阶段,即外源性凝血(组织因子)途径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维持学说的确立,组织因子途径的作用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但组织因子途径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报道国内外少见。本研究旨在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为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抑制物是一种可中和凝血因子活性的抗体。当血友病A或血友病B患者输入了外源性因子Ⅷ或Ⅸ时,便可引起抗因子Ⅷ、抗因子Ⅸ的同种抗体产生。在非血友病的病人亦可能会产生因子Ⅷ抑制物的自身抗体,但此处不作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①观察长沙地区成人血浆因子Ⅶ(FⅦ)的正常参考范围。②研究FⅦ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FⅦ:Ag,以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检测FⅦa和以一期法测定FⅦ:C。结果:①长沙地区献血员血浆中FⅦa为2.0±0.7ng/ml,FⅦ:C为99±17%,FⅦ:Ag为93±20%,并且老年人的FⅦa与FⅦ:C高于献血员的含量(P<0.05)。②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Ⅶa和FⅦ:C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对照(P<0.01),并且FⅦ的三个比值均有所升高。然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FⅦa、FⅦ:Ag和FⅦ:C与健康老年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Ⅶa/FⅦ:Ag与FⅦa/FⅦ:C比值均有一定程度增高。结论:①国人血浆FⅦa可能低于西方人。②急性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浆呈高凝状态,并且出血性脑卒中者重于缺血性脑卒中者。  相似文献   

9.
王坤  崔建设 《医学综述》2021,(4):697-701
炎症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通过破坏血管内皮、激活黏附因子、增加脂质沉积等途径诱导As的发生或参与As的进展,可为As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依据.IL-10、脂联素等是目前发现的可能参与As发...  相似文献   

10.
活性氧对低氧诱导因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的供应.如果在物质氧化产生能量过程中,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也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ROS增多可造成蛋白质、DNA和脂质损伤.许多证据表明,氧分压改变、激素、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等均可引起的ROS增加,作为细胞信号分子,ROS可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各种低氧诱导基因调节的关键转录因子,它的活性复合体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构体.最近研究发现,无论是缺氧或非缺氧情况,ROS均参与HIF活性的调节.本文主要就ROS的产生及其对HIF活性调节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3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非冠心病者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6例)和对照组(40例),用一期法测定血浆FⅦ凝血活性并同时测定血浆tPA,PAI,FG和D-二聚体值。结果: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纤溶因子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异常,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后FⅦc持续维持较高水平;陈旧性心肌梗死组FⅦc水平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有所下降,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发病后FⅦc急剧增高后迅速下降,两者回落后仍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目前对原发性损伤还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只能通过预防机制减少其发生,所以现在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和防治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凡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77-179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胃黏膜损伤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关于胃溃疡的发病机制,1910年Schwartz提出"无酸无溃疡"学说,后来有消化学说、天平学说、炎症学说[1]、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衡学说[2]等,  相似文献   

15.
黄斌 《中外医疗》2013,32(3):27-28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IL-10和IL-6表达水平改变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肺结核患者98例,作为肺结核组。同时选择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者共98例,作为对照组。肺结核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在化疗4周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所选98例健康者在体检当天早晨空腹取静脉血2mL,分别测定测定血清IL-6和IL-10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患者化疗后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6水平高于化疗后(P〈0.05)。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患者化疗后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化疗前IL-10水平高于化疗后(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炎症反应强烈,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表达强烈,抗结核治疗后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均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减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F基因5′上游序列以及核转录因子NF-κB在该基因转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VC304)及原代内皮细胞的培养。用发色底物显色法、RT-PCR和细胞原位杂交分别检测内皮细胞TF活性和mRNA水平,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人TF基因不同上游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内皮细胞,检测及分析报告基因活性。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NF-κB与DNA结合活性和含量。结果:100u/ml TNFα诱导内皮细胞TF活性和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在TF基因上游序列-244/+121bp存在时,TNFα可使转染内皮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量明显增加,-111/+121bp存在时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而且比存在-244/+121bp时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同样浓度TNFα作用下,内皮细胞核抽提物与NF-κB探针的结合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核内NF-κB含量明显增加。结论:TNFα可以增强内皮细胞TF活性及基因表达,其中TF基因上游-244/-112bp序列的存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TNFα也能促进内皮细胞NF-κB的转位和与DNA结合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地区健康中老年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新鲜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方法血浆中的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激活的FⅦ(FⅦa)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40名汉族正常人和40名维吾尔族正常人。结果(1)汉族人群、维吾尔族人群其TF抗原、总TFPI(t-TFPI)、全长TFPI(f-TFPI)、TF/t-TFPI、TF/tr-TFPI、tr-TFPI/f-TFPI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汉族比较,维吾尔族血浆中截短TF-PI(tr-TFPI)含量、TF/f-TFPI及tr-TFPI/t-TFPI比值明显降低(P<0.05),但f-TFPI/t-TFPI比值明显升高(P<0.05);(3)FⅦAg、FⅦa、FⅦ:C和三者之间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4)血浆D-dime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汉族健康中老年人相比,维吾尔族人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成分并无明显差别,但tr-TFPI较低。  相似文献   

18.
卢玉英 《广西医学》1991,13(4):234-237
当前我们面临着消灭输血后肝炎及所有其他因输血而传播的疾病的工作。因输血而传播的致病因子包括:(1)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HNANBV(P)](丙型肝炎病毒HCV);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HNANBV(E)](戊型肝炎病毒HEV)。(2)逆转录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人免疫缺陷病毒-2(HIV-2);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HTLV-1);人类嗜T细胞病毒Ⅱ型(HTLV-Ⅱ);人类嗜T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抗原水平变化,探讨TFPI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对66例CHD患者和22例非冠心病的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AMI患者和UAP患者在入院后即刻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SAP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血,血标本离心处理提取血浆,超低温冻存备用.所有入选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MI组、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中TFPI-1、TFPI-2抗原水平,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TFPI-1抗原水平分别为(32.05±8.52)ng/mL和(31.49±10.61)ng/mL,高于SAP组(19.93±9.22)ng/mL和正常对照组(19.21±9.6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TFPI-2抗原水平分别为(4.56±0.96)ng/mL和(4.73±1.04)ng/mL,高于SAP组(2.43±1.07)ng/mL和正常对照组(2.06±0.6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SAP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患者按Gensini积分分组,TFPI-1在三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PI-2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4)TFPI-1水平和TC、LDL-C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和0.386(P〈0.01);TFPI-2水平和TC、LDL-C水平呈弱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48和0.235(P〈0.01);未发现TFPI-1、TFPI-2抗原水平与TG、HDL-C水平有相关性(P〉0.05);(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TFPI-1和TFPI-2水平与冠脉支数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两者与冠状动脉事件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血浆TFPI-1、TFPI-2浓度并积极加强抗凝治疗可以预防冠脉事件的发生发展,两者与冠心病危险因素TC、LDL-C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实际上是血清中一种免疫球蛋白,因于本世纪40年代初发现时,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所以至今仍一直沿用这一名称.目的讨论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 根据样本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由于RF无明显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疾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