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连续完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9.8岁.肺良性病变8例,原发性肺癌及其他肺恶性肿瘤52例.手术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胸腔镜下完成,其中行右肺上叶切除术12例,中叶切除术10例,下叶切除术14例;左肺上叶切除术8例,下叶切除术16例.术中肺血管、支气管以及叶间裂的处理均使用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因淋巴结致密粘连中转开胸1例(1.67%),无术中大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持续漏气、支气管胸膜瘘和严重金属异物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全组共完成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钉合切割操作381次,平均6.35次/例,其中肺动脉钉合124次(2.06次/例),肺静脉钉合66次(1.10次/例),支气管钉合60次,叶间裂钉合131次.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平均随访11.3个月, 无1例患者发生迟发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胸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的使用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主要难点之一,遵循一定原则的精细操作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10例资料。跨叶间裂生长中央型肺癌9例,支气管扩张伴右侧毁损肺1例。均因肺叶切除无法根治切除,故行全肺切除。采用两孔法或三孔法胸腔镜切口,使用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依次切断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完整切除一侧全肺。结果 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246±52) min,术中出血量(110±42) ml,淋巴结清扫(8. 4±2. 7)枚,术后住院时间(11. 2±3. 8) d,术后并发症3例(心房纤颤2例,乳糜胸1例)。术后随访1~26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死亡1例,肿瘤转移带瘤生存1例,无病生存8例。结论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尚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正1技术背景介绍"单向式"是刘伦旭教授在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时提出的一种切肺理念,即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该技术无需在肺实质内解剖肺血管,从肺根部着手,由表浅结构开始,逐步推进,逐一处理手术野中显露出的最表浅结构,最后再使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切开肺裂[1]。与以往的肺叶切除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手术难度不受肺裂发育情况的影响。肺段切除时,段间平面完全不发育,可将解剖性肺段切除看作是肺裂完全未发育的肺叶切除,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肛直线切割器治疗女性直肠前突的疗效及手术前后心理变化。方法:对20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行经肛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行Longo ODS便秘症状评分及便秘状况评估问卷(PAC-QOL)。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个月,1例便秘复发;Longo ODS评分术后3个月为(3.40±1.90)分,Q1评分为(1.73±0.31)分,Q2评分为(1.57±0.32)分,Q3评分为(1.44±0.24)分,Q4评分为(1.38±0.22)分。结论:经肛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直肠前突修补术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出血的控制方法,总结其止血经验. 方法 2004年11月至2011年3月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387例,术中需特殊止血93例(24.03%),其中男56例,女37例;年龄15~63岁.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肺动脉出血14例,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出血3例、肺癌清扫淋巴结术中上腔静脉出血1例、肺隔离症变异血管出血1例,肺楔形切除术中肺静脉出血1例;穿刺戳卡处出血35例,胸膜滋养血管出血30例,肋间血管出血4例,胸顶粘连带滋养血管出血2例;胸腺瘤全胸腺扩大切除术中发生乳内动脉出血1例,无名静脉出血1例.术中采用自制套管引线钩跨肋缝合、压迫控制、镜下缝合、超声刀、电凝、Hem-o-lok、钛夹、直线切割闭合器等方法进行有效止血. 结果 全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死亡.其中1例出血量超过1 200ml而中转开胸,1例缝合器故障出血中转开胸,因出血而中转开胸率2.15% (2/93);平均手术时间17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30m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6.7 d,平均住院时间11.5d.围手术期全组未发生再次胸腔出血,均痊愈出院.全组随访6~12个月,均恢复良好. 结论 止血方法应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宜的患者,加强镜下缝合打结的基础训练,合理组合应用各种止血方法,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血管长短及粘连变异、肺裂发育程度,采取合理的解剖顺序,对出血部位的血管意外要有一定的预判性及必要的提前阻断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评价器械缝合器和切割缝合器在肺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60例肺部疾病患者术中应用缝合器或切割缝合器的经验。结果:行肺叶或全肺切除57例,肺楔形切除3例。应用缝合器缝闭支气管残端共53例,缝闭肺血管18例,应用切割缝合器行肺楔形切除3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术中及术后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与器械缝闭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器械缝合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术中意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特殊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115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开胸手术组(开胸组):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46.2±11.9)岁;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手术组(全腔镜组):53例,男 19例,女34例;年龄(45.7±12.2)岁;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 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全腔镜组[(228.8±121.7) ml vs.( 157.1±123.8)ml,t=2.592,P=0.011].全腔镜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866.7±439.5) ml vs.(1 805.3±466.7)ml,t=9.003,P=0.000]、拔管时间[(6 6±3.3)d vs.(9.8±4.6)d,t=3.339,P=0.001]、术后住院时间[(7.5±2.2)d vs(11.2±5.4)d,t=3.424,P=0.001]均少于开胸组,但全腔镜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胸组[(38 543.6±11 051.8)元vs.(30 523.4±10 028.5)元,t=3.423,P=0 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腔镜组随访45例,随访时间2~14个月,42例咳痰或咯血症状完全消失,3例仍有间断少量咳痰. 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较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并可显著减轻手术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在全胸腔镜手术过程中,对肺部分切除的患者术中应谨慎处理肺残端,而非单一的手术顺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50例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Ⅰ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直径(1.35±0.48) cm,N1、N2淋巴结采样为阴性,行系统淋巴结清扫.单独离断切除肺段的动、静脉,通过肺段间的膨胀萎陷交界确定肺段平面,肺段间分离均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 平均手术(191.5±50.4)min,平均术中出血(49.2±54.6) ml,平均胸管引流(3±1)天.术中分离肺段间肺实质钉仓平均使用(3.9±0.8)枚.每例淋巴结清扫平均(12.6±2.8)枚,(6.0±1.5)组.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1.4个月.随访期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 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结合淋巴结清扫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巨脾切除的脾蒂处理方法和技术。方法:2003年2月~2006年3月共完成手助腹腔镜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33例。脾蒂的处理方法如下:直线切割缝合器23例,直视下结扎4例,血管闭合器(L igaSure)2例,钛夹2例,腔镜下结扎2例。结果:33例手术全部成功处理脾蒂,未发生脾蒂大出血。手术时间150~260m in,平均190m in。术中出血100~2 000m l,平均490m l。切除脾重500~2 000g,平均910g。术后32例恢复顺利,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脾蒂处理十分关键,直视下结扎和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脾蒂最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肺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周围型肺癌全麻下施行VAMT肺叶切除术,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9例,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22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于第4或第5肋间做长6.0~8.0cm辅助小切口进胸,第6肋间隙腋中线1.5cm切口,置入胸腔镜。切除肺叶从小切口取出。常规清扫区域肿大淋巴结。结果术中未延长切口,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14枚/例(9~31枚/例)。手术时间120~220min,(145±35)min。术中出血量100~450ml,(210±48)ml。术后住院5~11d,平均7d。7例出现并发症(7/56,12.5%),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2例。56例随访1年,3例死亡,1年生存率94.6%(53/56)。结论VAMT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