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烟气的毒性、烟的浓度对人员的影响、燃烧发展变化和烟气蔓延对人员的影响;例举了近年火灾中烟气造成人员伤亡的实例;介绍了对各使用部位装修材料的防火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量火灾事故表明,烟气是阻碍人们逃生和灭火行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后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建筑物火灾中烟气性质、危害、蔓延规律等出发,结合建筑物内防排烟的设施和目前采用的方法,提出了针对建筑物火灾中烟气排放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影院发生火灾时,不同火源位置对烟气的蔓延有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观众厅内的人员安全疏散。分析了电影院的火灾特点,考察了火源位置对电影院火灾烟气的影响,通过FDS建立电影院观众厅模型,对四种典型的火源位置进行火灾模拟。根据模拟数据,分析火源位置对烟气和温度的影响,进而总结电影院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烟气环境中沿楼梯下行的移动实验,对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烟气环境对人员下行的移动速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烟环境和无烟环境中,人员的下行速度相差不大,但浓烟环境中,由于烟气造成的恐慌心理以及楼梯扶手的辅助作用,人员沿楼梯下行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无烟和轻烟环境,这与平直走廊中烟气对人员移动速度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同.相...  相似文献   

5.
水喷淋控制下小室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喷淋控制下对小室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结合一安装有水喷淋的实体小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了没有喷淋、0.1MPa喷淋控制和0.2MPa喷淋控制等三种工况。结果表明,水喷淋的启动,虽然可以控制火灾的发展,降低小室内的烟气温度,但也会增加烟气的生成量,使溢出的烟气增加。同时,水喷淋的压力增加,小室内的烟气温度继续下降,CO、炭黑以及水蒸气的生成量也会随之增加。这些都对大空间的人员安全疏散以及大空间整体的消防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火灾中生成的烟气对人员逃生和身体的损害,人员在火场中正确逃生方法即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法。运用试验研究方法,选用多种试验样品,采用烟气毒性和烟密度两种试验研究了该逃生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在基于大涡模拟算法的FDS平台上,采用以网格为计算方法的Herbing社会力模型对防护工程火灾烟气特性及人员疏散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防护工程发生火灾时,烟气会沿着走廊蔓延,烟气的毒性作用以及对能见度的降低,会阻碍人员疏散,加大火灾烟气威胁。消防喷淋系统对人员疏散极为重要,减缓了烟气前锋扩散速度,降低了人员疏散过程中受到的烟气毒性作用。随着相邻防护门间距加大,人员疏散危险性加大,设计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防护门距离。  相似文献   

8.
烟气挡板自#1机组168以来,一直处于手动调节,再热汽温调节品质差,经常靠再热器事故喷水控制再热汽温,喷水量大,影响机组经济运行。#1机大修后通过对双厂#1机组烟气挡板控制方案改进及投入情况的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从而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公共建筑首层发生火灾后烟气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烟气流场的规律以及对疏散楼梯间的影响,探索进一步改善人员疏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建筑的火灾危害或风险分析为建筑内人员提供安全状况奠定了基础。由于多数火灾人员伤亡是因吸入烟气,所以在这些分析中着重考虑人员抵抗毒性火灾烟气的潜能。估算对生命状况的危害首先从此类因素着手:如烟气对人的毒性大小、烟气的产生和迁移的速度以及人员穿过烟气的行走  相似文献   

11.
以某城市地铁过江隧道火灾为例,采用地铁环境模拟软件,计算和分析列车不同着火部位及隧道事故通风系统启动时间对火灾高温烟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活塞风由于惯性作用将对火灾高温烟气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车头着火时,列车活塞风有利于控制烟气回流,隧道事故通风系统启动越快有利于控制车头烟气温度的升高;车尾着火时,活塞风对控制火灾烟气向车头蔓延产生不利影响,事故通风系统立即启动使车尾烟气温度快速达到最高,可能产生轰燃现象,事故通风系统推迟启动使高温烟气快速向车头方向扩散,不利于人员逃生。建议加强列车车尾自身的消防灭火装置,提高人员灭火救援的自救意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体火灾试验对地下环形隧道内烟气控制模式开展试验研究,对其排烟性能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柴油油盘火模拟汽车火灾,试验段划分为4个防烟分区,排烟方式为"中间排、两侧补",采集火源上、下游烟气温度及蔓延范围和高度。烟气总蔓延长度为210m,烟气层高度维持在2.8m,人员通行高度内基本不受烟气影响;人员可以迎风疏散,疏散安全水平较高。试验结果验证了排烟方案可以将火灾烟气控制在中间两个防烟分区内,满足判定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吴挺 《城市建筑》2014,(21):237-237
近年来,多个高层住宅小区架空层发生火灾,烟气蔓延至楼梯间内,影响人员疏散,并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就架空层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火灾中人员死亡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吸入了大量有毒烟气。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于吸入了大量一氧化碳(CO)气体,因此CO被认为是火灾烟气中最重要的毒害气体。  相似文献   

15.
就火灾中的死亡人数而言,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火灾中的烟气。目前已经有很多种模型来描述火灾中的烟气毒性危害,如CO随机模型、FED、FEC和N气体模型。所有这些模型都不能反应真实火灾中烟气浓度的时空变化。根据真实火灾中的烟气危害度,选取人员的呼吸率、人员在火灾中的逃生路径、特定建筑中的烟气浓度场分布等三个对于人员致死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初步建立一个新的“RRC”动态模型来描述火灾中的烟气毒性危害,并通过算例展示了模型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铁站台细水雾抑制烟气有效性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典型地铁站台烟气的运动规律,分车厢门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和车厢门初始关闭、3 min 后打开两种工况,通过模拟实验对细水雾抑制地铁站台火灾烟气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工况1起火3 min后烟气对人员疏散造成不利影响,细水雾喷放后烟气毒性下降,对人员疏散不构成威胁.工况2起火3 min后车厢内整体温度高于工况1,细水雾喷放后烟气毒性大幅降低,对地铁人员逃生较为有利.结果表明:细水雾对火灾烟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细水雾对地下空间的抑烟、防毒和降温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超高层建筑烟气蔓延特性,明确热障效应对烟气沉降与人员逃生的不利影响,以探寻其塔冠空间排烟口与补风口的位置对火灾烟气沉降时间的影响。使用气流模拟软件Fluent和烟气模拟软件Pyrosim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得到室内温度竖向分布梯度与火灾烟气蔓延肌理。通过改变排烟口、补风口的位置高度,设置火灾场景,构建对比模拟实验,分析沉降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提出相对高效的排烟设计优化方案,从而减缓热障效应对烟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某城市广场利用外庭平台结构,将商业综合体的人员疏散同城市交通换乘相结合解决疏散问题。对其火灾时室外平台区域的烟气蔓延情况进行研究,利用FDS分别模拟楼层高度与室外平台宽度的不同比例对于烟气蔓延的影响,分析了烟气温度,能见度水平等主要安全指标,得出楼层高度与室外平台宽度比例在1∶0.6~1∶0.8之间时能较好地保障平台区域的人员疏散。并建议对室外平台同建筑的商业区域进行防火分隔,防止烟气蔓延到外庭区域。  相似文献   

19.
《市政技术》2016,(2):32-37
参照福州象山隧道的实际尺寸,依据密度修正弗劳德准则进行缩尺试验,得到了不同环境因素下的顶棚烟气温度和人眼特征高度处的烟气温度数据,并将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纵向通风会降低顶棚烟气的最高温度,使火灾热量产生漂移;纵向通风对人眼特征高度处的烟气温度有较大影响,当烟气层沉降到人眼特征高度处时应开启风机通风,这种做法能迅速降低隧道内温度,为人员逃生和救援赢得更多的时间;环境温度对顶棚烟气最高温度及人眼特征高度处的烟气温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在确定火灾级别和人员逃生时间时可供参考;在有、无纵向通风2种情况下,分别采用2种理论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之间均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FDS软件对中庭及周围房间发生火灾后烟气填充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起火位置对烟气运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庭火源功率大,烟气温度最高。起火点位置越高,顶棚烟气层温度越大;受烟气控制系统及中庭蓄烟作用的影响,烟气层停留在起火层,不会影响下层人员疏散。分析结果对中庭及周围房间消防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