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制的电磁离心铸造机,在磁场强度0.1 T下,对不同转速下电磁离心铸造高碳高速钢的铸态组织和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磁离心铸造机转速的增加,高碳高速钢的铸态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变得越来越细小,沿晶界分布的粗大的碳化物(VC)逐渐变成点状和尖角状。各种转速下,电磁离心铸造高碳高速钢热处理后的硬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能比普通铸造的高碳高速钢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初生碳化物的形状、大小、分布以及数量对高速钢刀具的韧性、耐磨性、磨削性及使用寿命等有很大影响。以前我们对高速钢铸态组织虽有过不少研究,但多数是采用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铸态组织的某一截面,而对铸态组织的空间形貌研究甚少。铸态初生碳化物的破碎,对高速钢性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揭示不同成分高速钢的铸态组织的空间形貌、碳化物在铸态组织中的空间位置与分布,对研究高速钢中碳化物是否易破碎和如何破碎等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不同冷却方式对S390粉末高速钢进行真空热处理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工艺淬火后,S390粉末高速钢的晶粒度在13级左右,其中的合金碳化物数量减少、尺寸变小,硬度均大于63.2 HRC。经真空气淬后的S390粉末高速钢试样中均可得到下贝氏体组织,且在下贝氏体片状组织中及残留合金碳化物周围有纳米椭圆(球)状合金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4.
对离心铸造高速钢球墨铸铁复合轧辊芯部球墨铸铁试样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在不同的淬火温度下轧辊芯部的球墨铸铁试样的力学性能及石墨、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000℃至1100℃之间淬火,球墨铸铁的性能可满足高速钢复合轧辊的要求,考虑到工作层高速钢的淬火效果,建议淬火温度在1050℃至1100℃之间,为离心铸造高速钢球墨铸铁复合轧辊的热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半高速钢试样进行淬、回火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半高速钢材料的显微组织及不同类型碳化物的形貌和特性,为开发半高速钢轧辊产品,有效改善轧辊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小型离心铸机制得的高速钢轧辊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钒铁一稀土变质量对离心铸造小型高速钢轧辊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不同的淬火温度对高速钢轧辊最终性能的作用效果,为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的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剂量的钒铁对轧辊用高速钢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钒变质对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钒铁变质处理,高速钢组织中的碳化物网被打断,经过热处理后,碳化物进一步球化,分布更均匀。变质处理使高速钢的韧性得以明显提高。钒铁变质对组织和性能的改善作用在其加入量为1.0%附近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工艺制造的高速钢热轧工作辊的微观组织、热疲劳性能和界面结合层特征,并讨论了制造工艺对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组织特征、使用性能和制造工艺复杂程度上来讲,CPC工艺制造的高速钢热轧工作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符寒光 《铸造》2009,58(10)
对高速钢轧辊中合金元素作用及其对轧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铸造高速钢轧辊材质发展情况,以及变质处理和微合金化对高速钢轧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可以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高速钢轧辊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渣重熔-雾化制粉技术制备得到低氧、超细高速钢粉末,采用无包套-热等静压技术制备得到高性能粉末高速钢。研究了不同粒度、不同氧含量高速钢粉末对烧结特性的影响,对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钢粉末的平均粒度小于12 μm,氧含量小于100 ppm,烧结致密化后组织均匀、碳化物细小,经热处理后抗弯强度达4200 MPa,冲击功达22 J,硬度达65 HRC。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规格M2高速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抗弯性能。结合组织分析,得出不同规格M2高速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将Q235钢置于不同硅含量的Zn-20%Al熔池中浸镀不同时间,并将浸镀样品置于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箱中腐蚀,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镀层的组织结构和腐蚀产物,研究了硅含量对热浸镀Zn-20%Al镀层组织及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熔池中硅元素的增加,合金层中周期性层状组织逐渐消失;添加少量的硅就可以强烈抑制铁铝之间的反应,减薄镀层的厚度;当硅含量增加到0.8%时,中间合金层由Fe Al_3相向Fe-Al-Si三元化合物τ_4相转变;硅的加入可以使腐蚀环境下的镀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化合物Al_(3.21)Si_(0.47),较大程度地隔绝腐蚀环境,提高镀层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3.
轧辊材料高速钢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合金元素,在铸造中这些合金元素能够形成不同种类的碳化物。在离心铸造的过程中,由于这些碳化物具有不同的比重,容易产生偏析,从而导致轧辊性能的下降。针对此问题,研究了Fe-V-Nb中间合金孕育剂的变质处理对轧辊用高速钢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过变质处理的铸态合金相比,高速钢经Fe-V-Nb中间合金孕育剂变质处理后,晶粒得到细化,碳化物分布均匀独立。变质处理后,高速钢的硬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秀娜  吴伟 《铸造技术》2014,(5):930-93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W6Mo5Cr4V3Co8高速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面方向和不同尺寸规格的高速钢显微组织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淬火温度范围较宽,并且淬火后均匀细小的碳化物颗粒阻碍了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高温回火后,高速钢呈现出明显的二次硬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白钢刀是一种用高速钢制成的方形或圆形断面的条状刀坯,可根据需要磨制成车刀、刨刀等切削加工工具,也可制成冲头、剪刃等模具上的高硬镶配件,高速钢是含大量W、Mo、V、Cr的高合金工具钢,用于各种机床刀具及部分冷、热模具,在各种高速钢制品中,白钢刀是对硬度、耐磨性要求最高的一类,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采用高性能高速钢,即超硬的(HRC66-70)和高耐磨的钢种制造的白钢刀已占总量的50%左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通过在高速钢剪具表面镀TiN膜,改善高速钢的耐磨和耐蚀性,提高高速钢的使用寿命。球盘磨损实验和磨损失重试验结果表明:镀膜后的高速钢剪具表面摩擦系数较镀膜前降低一半,未镀TiN高速钢磨损试验前后质量分别为4.8256 g和4.8245 g,磨损失重量为1.1 mg;而镀TiN高速钢磨损试验前后的质量分别为4.8838 g和4.8836 g,磨损失重量为0.2 mg,表明高速钢镀TiN后耐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结果显示,TiN膜的腐蚀速度为9.71×10-4mm/a,腐蚀电流为9.75×10-5mA/cm2;而基体的腐蚀速度为1.09×10-3mm/a,腐蚀电流为1.04×10-4mA/cm2,剪具镀TiN膜后抗腐蚀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质量损失法系统研究了65Mn板材和W6Mo5Cr4V2高速钢钻头表面的Ni-P-Al2O3镀层的腐蚀、冲蚀和磨损行为。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进行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i-P-Al2O3镀层的腐蚀和冲蚀性能优于316L不锈钢,镀层的腐蚀和冲刷腐蚀速率随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400℃热处理降低镀层的腐蚀和冲刷腐蚀抗力。镀层在Na2S,HCl和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依次增大,在Na2S和H2SO4中发生均匀腐蚀,而在HCl溶液中则是局部腐蚀。在大气环境中,镀层的耐磨性不如高速钢基体。  相似文献   

18.
外加磁场对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高速钢轧辊的凝固组织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在离心铸造过程中引入磁场,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对高速钢轧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高速钢轧辊凝固组织中残留的奥氏体含量降低;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凝固组织中共晶碳化物断网倾向增强,碳化物的类型也发生改变,其硬度值不断增大;当磁场强度达到0.15 T时,轧辊组织中的碳化物类型为M7C3、M2C和MC,MC型碳化物细小弥散,共晶碳化物断网情况最为理想,维氏硬度值最大.  相似文献   

19.
在LabVIEW8.0编程平台下利用数字相关滤波技术研制了虚拟频率响应分析仪.与常规电化学仪器测量对比,在10mHz~10kHz范围内能满足测试要求,可以应用于各种条件下腐蚀电化学阻抗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于淼  苑玮琦  曲彦平 《腐蚀与防护》2008,29(11):688-690
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对镀层腐蚀"外观"等级进行评定.提出了典型镀层腐蚀试样的制备及利用灰度直方图来检索腐蚀图像的一般框架.讨论了基于直方图的腐蚀图像检索技术中,直方图距离计算问题--基于EMD(Earth Mover's Distance)颜色相似性的度量方法,并给出相应算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镀层腐蚀图像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能够对镀层腐蚀"外观"等级做出较准确的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