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家康  姜泉 《中医学报》2019,34(4):686-688
血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周身,循环不已,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其在血生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肾也影响着血行,故有"血之源头在乎肾"之说。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在血化生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肾是血化生的本原和动力,血液运行同样与肾关系密切,肾虚可导致血虚,亦可引起瘀血、出血等病理改变。在治疗上,当遵"损其肾者益其精""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具体方法有填肾精益精髓而资血、温肾阳益肾气而养血、平补肾阴肾阳而生血等。  相似文献   

2.
肾性贫血(RA)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来源有二: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二精血同源,血液的生成与肾有密切关系,“肾主骨藏髓”、“肾藏精,”精血之间可以相互化生。又气血互生,故血虚时补气生血也是中医的治则之一。近年来,许多中医师依据中医对贫血的认识,采用中药治疗肾性贫血,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类,简述如下。1健脾生血姜桂芹等[1]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贫血治疗…  相似文献   

3.
治肾琐谈     
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元阴(又称肾精或肾水)为人身之物质基础,元阳(又称肾阳或命火)为人身之动力。命火催动肾精转化而为功,即为肾气(又称元气)。肾的功能正常,对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保持体内相对稳定,以及抗御外邪,均有重要作用。故临证治肾之法甚为常用,而倍为重视。兹将笔者治肾所及,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性贫血(RA)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来源有二: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二精血同源,血液的生成与肾有密切关系,“肾主骨藏髓”、“肾藏精,”精血之间可以相互化生.又气血互生,故血虚时补气生血也是中医的治则之一.近年来,许多中医师依据中医对贫血的认识,采用中药治疗肾性贫血,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营养物质。《内经》对血液生成的部位、来源以及影响因素作了概括的论述。如“肾主骨”、“肾生骨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等。祖国医学的这些论述,虽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理解,仍觉其精辟绝论。骨:《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主骨”。肾是通过什么方式促进骨生长发育的呢?《素问·六节脏象篇》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在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充足,骨骼得到肾精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  相似文献   

6.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余年来,对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研究已趋深刻,但对四者的关系阐述未明。为便于教学和科研,很有必要对其明确。一、肾之精、气、阴、阳间关系认识的分歧对四者关系的认识有一种倾向性的看法认为:肾精属阴,又称肾阴,肾气属阳,称为肾阳。也有认为,肾脏精气是肾脏活动的物质基础,“肾阴与肾阳实质是肾脏精气功能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有的认为肾所藏的先后天之精,“就是肾阴或元阴。肾阴所化生的活动能力,就是肾阳或元阳”。有认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对于造血系统疾病并无宏观整体、统一的认识及论述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分别归属于血证、虚劳、积、疠等范畴。笔者依据传统中医理论 ,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试论造血系统疾病之病位、病机及治疗原则 ,望与同道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1 骨髓生血、肾生养骨髓对血液的认识早在《灵枢·决气》篇即有“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 ,是谓血”之论述 ,然变化之地何在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骨髓坚固 ,气血皆从” ,可见古人对“骨髓化生血液”即有一定的认识 ,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符 ,骨髓确为血细胞生成的主…  相似文献   

8.
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的赤色液体,它富含营养,对全身各脏器起濡养作用,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的化生是否充足,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读阅有关血之生成的论述,多言营气和津液为其主要成分,而急略了血这一精华物质复杂的化生过程。本文旨在从五脏功能的角度,谈谈血的生成。文中引经据典,结合临床,充分阐述了五脏在血之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血之本在肾,血之充在脾胃,肺调节血的生成,心阳化赤成血,肾精归肝化血。进而提出,血的化生靠五脏的协同作用,血的生成充足与否,与五脏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导源于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灵枢·水胀篇》:“恶血当泻下泻,衃以留止”;《素问·调经论》:“生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等等。此后,自东汉仲景,直至清代各家著作,对此均有论述。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是营养全身的物质基础。血主于心,统于脾,藏于肝,施泄于肾,在气的统帅下,循经而行,外养四肢百骸,内注五脏六腑,周流不息。  相似文献   

10.
补肾活血法的临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肾法和活血法在中医临床中多为独立使用,鲜见联合应用的论述。“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盛则气血通畅,脏腑功能正常;肾气虚则血运迟缓,器官供血不足,变生许多病症。人随着年龄增加步入中老年期,“肾精亏损”、“肾阳不足”,气血运行迟缓脏腑功能逐渐虚弱,从而在人体内产生肾虚血瘀的病变。而予以补肾活血法药物进行调理,可治疗中老年疾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在治疗脑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定的优势的特点。《内经》有很多关于脑髓及脑病的论述,是中医脑病学说的奠基,对研究治疗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对脑髓物质基础的认识《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是髓的汇集之处,脑髓是脑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脑的生成肇始于胚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男女媾合,两精相搏而凝成胚胎,人既由精始,脑亦由精所生成。肾藏精生髓,出生之后,脑髓继续由肾精所转化,肾精充足, 髓海得养,脑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应用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下称白减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 补肾活血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理论依据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着眼于从肾论治白细胞减少症。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精血同源,精能化血。肾阴为造血的物质基础;肾阳为血液生化的动力。肾阴肾阳充足,则骨满髓充,精血旺盛。若肾阳虚,脾失温煦,运化失常,摄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 1.心气的推动、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脾的统血、肝的疏泄和藏血。2.气能生血。3.营气化生、津液注脉、肾精化血。4.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5.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二、选择题 1.水谷之气和肾中的精气 2.津能载气3.水停则气虚 4.脾胃的升降 5.固摄作用6.卫气三、问答题解答:“夺血”,指血液受伤严重,如崩漏、大出血等。“夺汗”,指汗液耗伤过度,如发汗太过、过劳作汗等。“夺血者无汗”是指失血严重患者不可妄用汗法。“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放血之治法。这是以“津血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益髓生血灵的疗效机制及中医肝、脾、肾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乙酰苯肼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 ,观察小鼠体重、脏器重量及血RBC、Hb、HCT变化。结果 :益髓生血灵通过补肾、养肝、健脾共用 ,提高模型小鼠血RBC、Hb、HCT ,减轻肝、脾肿胀程度 ,阻止体重下降。复方组明显优于不同组分组 ,尤以复方中剂量为佳 ,而单纯补肾效果最差。结论 :益髓生血灵通过提高模型小鼠血RBC、Hb、HCT水平改善肝、脾肿胀程度和体重增长速度 ;中医肝、脾、肾在血液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肾”是人的生命之本,“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三焦之源”。根据现代医学对某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生理作用的研究。中医学“肾”的功能与锌(Zn)、锰(Mn)、硒(Se)等微量元素有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很可能是“肾”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本文试从中医学“肾”与微量元素作用的关系方面探讨“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雷公藤小鼠生殖内分泌改变探讨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实验基础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雷公藤生殖减退模型生殖功能改变及内分泌激素变化,研究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物质基础,并用补肾中药干预反证。结果:雷公藤模型小鼠精子形态改变,与正常组比较畸形率增加,配对雌鼠怀孕率降低,睾丸脏器指数明显降低,尿17羟皮质醇(17-OHCS)、睾酮(T)降低,尿HCG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补肾中药肉苁蓉、熟地显示出积极的干预作用,尤其是肉苁蓉熟地联合应用组。结论:雷公藤模型T、E2、FSH、尿HCG等性激素指标的变化及补益肾阳药物肉苁蓉、补益肾阴药物熟地、阴阳双补联合应用肉苁蓉熟地治疗和肉苁蓉预防作用,提示中医"肾"蕴含下丘脑-垂体-性腺部分生殖内分泌的功能,补阳药物与补阴药物的联合应用在这组实验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佐证肾阴肾阳均由肾精化生而来,阴阳互根互生,而先天之精-生殖之精是肾精的重要主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肾的精气阴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肾的精气阴阳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肾的精气阴阳属于肾中不同种类的精微物质。它们形成于先天,补充于后天,且可由其他脏腑同类物质转化而来。肾精和肾阴的共同生理效应是滋养和濡润,但肾精又为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肾阴则较之肾精偏重于濡润;肾气和肾阳以推动、固摄和温煦为其共同生理效应,而肾阳较之肾气偏重于温煦。  相似文献   

18.
益髓生血灵及其不同组分对溶血性贫血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益髓生血灵的疗效机制及中医肝、脾、肾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乙酰苯肼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观察小鼠体重、脏器重量及血RBC、Hb、HCT变化。结果:益髓生血灵通过补肾、养肝、健脾共用,提高模型小鼠血RBC、Hb、HCT,减轻肝、脾肿胀程度,阻止体重下降。复方组明显优于不同组分组,尤以复方中剂量为佳,而单纯补肾效果最差。结论:益髓生血灵通过提高模型小鼠血RBC、Hb、HCT水平改善肝、脾肿胀程度和体重增长速度;中医肝、脾、肾在血液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生血,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呼吸和水液代谢等有密切关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实用中医基础学》说:“肾在人体脏腑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生理功能涉及到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生殖、骨骼、水盐代谢、呼吸、血液、脑髓、发、耳、齿等各个方面.包括现代医学的生殖、泌尿、呼吸、内分泌、免疫、血液、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肾”是人的生命之本,“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三焦之源。”根据现代医学对某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生理作用的研究,中医学“肾”的功能与锌(Zn)、锰(Mn)、硒(Se)等微量元素有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很可能是“肾”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