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盐酸为B酸供体将N-甲基咪唑(mim)质子化得到Brφnsted酸性离子液体mim·HCl,继续与Lewis酸供体FeCl3反应合成了一族Brφ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氯化-1-氢-3-甲基咪唑氯铁酸盐(1-x)[mim·HCl]x[FeCl3],x为Lewis酸所占的摩尔分数。分别用吡啶和乙腈探针红外光谱表征和比较了其酸性,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松香的二聚反应。所合成的一族双酸性离子液体中,(1-x)[mim·HCl]x[FeCl3](x=0.64)催化松香二聚反应时,二聚产物的软化点比空白样品提高了15℃;其催化活性在重复利用5次后才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盐酸为B酸供体将N-甲基咪唑(mim)质子化得到Brønsted酸性离子液体mim•HCl,继续与Lewis酸供体FeCl3反应合成了一族Brø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氯化-1-氢-3-甲基咪唑氯铁酸盐(1-x)[mim•HCl]x[FeCl3],式中x为Lewis酸所占的摩尔分数。分别用吡啶和乙腈探针红外光谱表征和比较了其酸性,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松香的二聚反应。所合成的一族双酸性离子液体中, (1-x)[mim•HCl]x[FeCl3](x=0.64)催化松香二聚反应时,二聚产物的软化点比空白样品提高了15 oC;其催化活性在重复利用5次后才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5种醚基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Me(OEt)_1-MOR-C_3SO_3H][MeSO_3]、[Me(OEt)_2-MOR-C_3SO_3H][MeSO_3]、[Me(OEt)3_-MOR-C_3SO_3H][MeSO_3]、[2(C_3SO_3H-MOR)-(OEt)_(200)][2MeSO_3]、[2(C_3SO_3H-MOR)-(OEt)_(400)][2MeSO_3],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离子液体结构进行表征,考察离子液体的黏度、溶解性和腐蚀性。以正丁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考察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并使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反应工艺。结果表明,当酸醇摩尔比为1.2:1、催化剂[2(C_3SO_3H-MOR)-(OEt)_(400)][2MeSO_3]用量为醇质量的5%、带水剂用量为醇质量的16%时,在90℃下反应5 h,酯收率可达97.8%,离子液体经回收干燥重复使用8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催化苯与苄氯的烷基化合成二苯甲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Friedel-Crafts苄基化制备二苯甲烷,同时考察了AlCl3的摩尔分数、离子液体用量及不同离子液体等因素对苯与苄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强度密切相关,酸性条件下离子液体才显示催化活性。AlCl3摩尔分数为66.7%,催化剂(离子液体)用量3.3g、反应温度80℃及常压反应条件下,1-丁基-3-甲基氯咪唑,N-丁基氯吡啶与AlCl3形成的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二苯甲烷选择性,分别为97.4%和92.1%。离子液体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活性基本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咪唑盐离子液体的微波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微波辐射,在无溶剂的状态下以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4种氯化1-烷基-3-甲基咪唑盐([Bmim]Cl、[Omim]Cl、[C_12mim]Cl、[C_16mim]Cl)离子液体,并测定了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和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2):231-235
以不同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由碳酸二甲酯(DMC)与异辛醇(EHOH)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异辛酯(DEHC)。结果表明,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苯甲酸盐[C4mim][(C6H5)COO]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C4mim][(C6H5)COO]催化合成DEHC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催化剂用量2%(占反应物总质量百分数),n(DMC)∶n(EHOH)=1∶4,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DMC转化率为99.97%,DEHC选择性为86.35%。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由碳酸二甲酯(DMC)与异辛醇(EHOH)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异辛酯(DEHC)。结果表明,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苯甲酸盐[C4mim][(C6H5)COO]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C4mim][(C6H5)COO]催化合成DEHC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催化剂用量2%(占反应物总质量百分数),n(DMC)∶n(EHOH)=1∶4,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DMC转化率为99.97%,DEHC选择性为86.35%。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崔文辉  贾如琰  王昱  王都留  李宝林 《精细化工》2015,32(2):154-158,222
合成出了两种基于N,N'-二(3-吗啉基丙基)哌嗪[(mp)2pi]的三核阳离子型酸性离子液体——N,N'-二(3-吗啉基丙基)哌嗪四(三氟甲烷磺酸)盐{[(Hmp)2h2pi](OTf)4}和N,N'-二(3-吗啉基丙基)哌嗪四(硫酸氢)盐{[(Hmp)2h2pi](HSO4)4}。选取含相同内核的吗啉和哌嗪单、双阳离子的离子液体以及传统工业酸催化剂硫酸作为对照,在环己酮与苯甲醛之间的交叉Aldol反应中考察了4种酸性离子液体及硫酸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三核阳离子的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比包含部分相同结构的单、双阳离子的离子液体及硫酸的强。其中,[(Hmp)2h2pi](OTf)4)的催化活性最强,在反应温度100℃,n(环烷酮)∶n(芳醛)=1∶1.2,催化剂用量x([(Hmp)2h2pi](OTf)4)=30%n(酮)时最高产率可达89%。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酸性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氢盐([HSO3(CH2)3mim]H2PO4)能有效促进1,3-环己二酮和芳香醛的缩合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反应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速度快、产率高、离子液体可回收使用等优点,反应中酸性离子液体能同时起到催化剂和溶剂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就银杏叶中银杏黄酮的分离纯化进行研究,建立了离子液体/盐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银杏黄酮的新方法,为银杏黄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将银杏叶进行粗提取,测定其黄酮总量。应用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C_8mim]BF_4和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C_4mim]BF_4分别与(NH_4)_2SO_4组成的双水相体系纯化银杏黄酮,探讨离子液体与盐浓度、体系温度对银杏黄酮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以槲皮素作对照品用高效液相定性测定,发现离子液体并没有改变银杏黄酮的化学结构。结论: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实现了对银杏黄酮粗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1.
朱露山  周秀芹  项东升  曾韬 《应用化工》2009,38(9):1263-1266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反应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M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甲醛)∶n(丙烯腈)=1.2∶1.0,酸性离子液体用量为丙烯腈质量的8.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MBA的收率>92%,纯度为98%以上,且反应结束后,产物易于分离,酸性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16,(5):908-911
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溶剂,以咪唑类酸功能离子液体[Cnmim]HSO_4(n=2,3,4,5,6,7)为催化剂,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降解微晶纤维素(MCC),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加水量、催化剂的哈米特酸度及种类等反应条件对MCC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效果与其酸性大小有关,其中[C_6mim]HSO_4的哈米特酸度值最小,酸性最强,作为催化剂时效果最佳,当[C_6mim]HSO_4的加入量为0.1 g,纤维素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0 min,加水量为70μL时,微晶纤维素转化率为100%,可还原糖收率为89.94%,葡萄糖收率高达46.24%。该反应使用常见的微波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且无污染,与以往反应相比得到的葡萄糖收率较高,为在工业上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具有不同SnCl2摩尔分数的Bro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3-(1-吡啶基)丙磺酸-氯化亚锡离子液体([3-(1-Py)-(CH2)3-SO3H]Cl-xSnCl2),x为Lewis所占的摩尔分数。用吡啶探针红外光谱作为表征手段,比较了不同x值催化剂的酸性强度变化,并将其应用于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的合成反应。考察了x值、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对精制产品用1HNMR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x=0.5时,该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最高。以[3-(1-Py)-(CH2)3-SO3H]Cl-0.5SnCl2为催化剂,对苯二甲酸(PTA)和二乙二醇丁醚(DGBE)的摩尔配比n(DGBE):n(PTA)=2.3:1,催化剂用量为4.0%(PTA质量),带水剂正丁醚用量为60.0%(PTA质量),反应时间为2.5h,搅拌转速300r/min时,产品的酯化率高达99.43%。催化剂在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循环使用5次。 关键词:双酸性离子液体;对苯二甲酸; 二乙二醇丁醚 ;对苯二甲酸二(二乙二醇丁醚)酯;增塑剂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5):908-911
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溶剂,以咪唑类酸功能离子液体[Cnmim]HSO_4(n=2,3,4,5,6,7)为催化剂,在微波辅助加热条件下降解微晶纤维素(MCC),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加水量、催化剂的哈米特酸度及种类等反应条件对MCC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的催化效果与其酸性大小有关,其中[C_6mim]HSO_4的哈米特酸度值最小,酸性最强,作为催化剂时效果最佳,当[C_6mim]HSO_4的加入量为0.1 g,纤维素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40 min,加水量为70μL时,微晶纤维素转化率为100%,可还原糖收率为89.94%,葡萄糖收率高达46.24%。该反应使用常见的微波法,操作简单、方便、快速且无污染,与以往反应相比得到的葡萄糖收率较高,为在工业上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2-丙基-4,5-咪唑二甲酸为配体与金属Cu(Ⅱ)离子成功合成出了[Cu_2(C_8H_9N_2O_4)_6](C_(10)H_9N_2)_2·(C_(10)H_8N2)·(H_2O)_8,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分析。通过结构分析,发现化合物以2-丙基-4,5-咪唑二甲酸为配体,以Cu(Ⅱ)为配位中心合成出螺旋桨型单核聚合物,4,4′-联吡啶以氢键连接的方式游离于结构之中连接各结构单元形成窗格型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AlCl3、FeCl3与溴化1-烷基-3-甲基咪唑盐([Rmim]Br)合成酸性离子液体,用于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及催化剂阴阳离子物质的量比对齐聚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4mim]Br-FeCl3为催化体系效果较佳.在室温、催化剂用量2.0 g、反应时间2 h、...  相似文献   

17.
以3-氨基丙磺酸、氯化锌、盐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Brønsted-Lewis双酸性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磺酸基提供Brønsted酸性,阴离子提供Lewis酸性。采用FTIR、1HNMR、13CNMR、EA对合成的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对离子液体的Brønsted酸性、Lewis酸性、腐蚀性进行了测定。使用该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了乙酸正丁酯并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03℃,催化剂[NH3C3H6SO3H]Cl/0.75ZnCl2(3-氨基丙磺酸盐酸盐与氯化锌物质的量比为1.00∶0.75)用量为正丁醇质量的10.03%,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00∶1.22,反应时间4.92h,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正丁醇质量的20%条件下,乙酸正丁酯收率可达97.28%。[NH3C3H6SO3H]Cl/0.75ZnCl2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孙林慧  吕新宇  刘洪朔  邱滔 《精细化工》2020,37(4):765-771,778
以N-烷基咪唑和二氯烷烃为原料,经过取代反应合成氯化咪唑鎓盐,添加Al Cl3络合制备了7种氯铝酸盐双阳离子液体。以制备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通过原甲酸三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之间的缩合反应合成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采用IR对离子液体的酸度进行测定,通过27Al NMR检测离子液体中铝的形态来分析提出的反应机理。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循环次数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1,6-双(N-甲基咪唑基)己烷氯铝酸盐离子液体[C6(Mim)2]Cl2-4Al Cl3作为催化剂,用量为0.8%(以丙二酸二乙酯物质的量计),原甲酸三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75∶1.00∶2.50,反应温度100℃反应2 h后140℃反应6 h。该条件下,丙二酸二乙酯的转化率高达98%,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8%和97%。  相似文献   

19.
以N-甲基咪唑、2-氯乙基苯、硫酸氢钾合成1-甲基-3-[α-甲基-(4-磺酸苄基)]咪唑硫酸氢盐酸性离子液体.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甲醛和丙烯腈的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甲醛):n(丙烯腈)=1.2:1.0,酸性离子液体用量为丙烯腈质量的8.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0h.在该条件下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收率大于92%,纯度为98%以上,且反应结束后产物易于分离,酸性离子液体循环使用5次以上.  相似文献   

20.
《广州化工》2021,49(6)
以一种双膦配体bdppeda (N,N'-二(二苯基膦基亚甲基)乙二胺)与AgBr在含HCHO环境下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Ag_2(L)_2(μ-Br)_2](1, L=N,N'-二(二苯基膦基亚甲基)四氢咪唑)。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红外、电喷雾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结果表明含有四氢咪唑环结构的配体L为反应中原位产生。配合物1具有[Ag_2(μ-Br)_2]环与两个L配体连接而成的蝶形结构。在氙灯照射下,1产生了稳定、快速、可重复的光电流响应,电流密度达14.2μ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