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对实习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技能学习的影响,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习的中山大学200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5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自愿参加临床技能竞赛的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绩与未参加技能竞赛的26名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技能竞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实习学生妇产科学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技能考核方法.方法选择本校护理专业2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妇产科护理学》技能考核项目、内容、标准以及具体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调研与评估.结果本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具有可测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妇产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和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结论《妇产科护理学》课间实习课的技能考核办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产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将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产科技能培训,以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依据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产科学临床操作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产科学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将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产科技能培训,以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依据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产科学临床操作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案例中心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6级护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160名,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名.2组学生均使用同一教材,并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A组学生采用案例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B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A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成就感等方面的认可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将案例中心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技能教学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临床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玲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130-131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它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它的基本技能操作。但由于妇产科教学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影响了妇产科教学目的的达成。教学现状调查显示,临床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临床动手能力,我们从2007年2月-2008年12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妇产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和临床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朓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451-451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技能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点.在中等医学教育中如何在妇产科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是提高学生执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医学教育理论授课方式的变革急需一种考核方式的评价.为适应妇产科教学的特殊性,同时借鉴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经验,利用妇产科教学模具改革的成果,在妇产科生产实习考试中推行情景模拟考核模式,以此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主动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健全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以便顺利过度到合格的妇产科医生.  相似文献   

9.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妇产科疾病的复杂性、抽象性和多样性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团队精神、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今后临床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妇产科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有效性验证,有着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方法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8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名学生,对照组44名学生.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情景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结论 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提高了妇产科学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智慧教室环境下妇产科学课程教学效果。方法:将同一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A、B班随机分配,妇产科学课程的授课采用不同模式,A班为智慧教室环境,为观察组,B班为传统教学环境,为对照组。比较2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其他教学效果指标。结果:A班及格率(≥60分)和优良率(≥80分)分别达到100.0%和72.0%,均较B组提高(P<0.05)。在整体教学效果、学生妇产科学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交流和协作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水平及师生互动方面,A班均优于B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智慧教室环境下妇产科学教学模式总体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及优秀率均得到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技能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技能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适岗能力。方法: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开展实验教学以及改革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对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结果:100%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改革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0.4%学生认为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96%学生认为有利于沟通能力的提高;86.3%学生认为课程考核方式合理。结论:实践技能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PBL式妇产科学双语教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BL式妇产科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60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改进,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测试,态度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PBL式妇产科学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一对一”教学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留学生妇产科学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学实习的中山大学200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5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一对一”带教联合PBL教学方法教学,对照组采取“一对一”带教联合传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妇产科学实习考试成绩及妇产科学临床实习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留学生的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问病史、体格检查及书写病历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的反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对一”带教联合PBL教学方法优于“一对一”带教联合传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梅英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05-106
为加强对学生护理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实现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我们设计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教学病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实习前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护理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妇产科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提高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引入PBL教学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蔡娱飞  李慧杰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748-748,755
目的: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文对妇产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目的使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和连贯地理解妇产科学的教学内容,并得到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培训,既保持妇产科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能把以传统传授知识为主的培养方法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培养方法,从而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院201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5+3制、八年制学生共16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虚拟现实联合模具教学和单一模具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线上资源观看情况以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线上资源利用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最终理论成绩、理论成绩改善率、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4.73±6.58)分比(79.86±7.77)分、(11.85±4.57)%比(4.10±1.63)%、(85.11±2.47)分比(79.92±2.22)分],实验组教学方式在理论知识深化、操作能力加强、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对培养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有优势。该模式可在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中进行推广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妇产科教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医学生具有逻辑临床思维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可将其应用于疾病的诊治过程是妇产科临床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克服教学资源有限、医患关系紧张所造成的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机会少、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我科将虚拟病人(virtual patient, VP)学习这一可以实景再现、将学生带入临床医生角色的教学手段运用于临床教学,充实妇产科临床教学内容,培训了拥有经验丰富及创新思维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通过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估。本教学研究与实践旨在建立妇产科虚拟病人(virtual patient, VP)学习以促进医学生临床基本知识的掌握、并有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见习课是提高妇产科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妇产科见习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 床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班17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验证联合式教学法(CombinedLearning,CL)的效果.结果 实验结 束后两组教师评定结果实验组自主能力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理论课成绩、临床实践技能均优于对照组(P <0.05);问卷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亦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 在:提高自学能力、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两项指标差异显著(P <0.01);临床分析能力、技能操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差异显著,P <0.05;而沟通交流 能力指标上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