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研究药剂师对其进行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到我院就诊并住院的特殊人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即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析住院期间可能所需药物的药品说明书,登记其注意事项中对特殊人群用药的标注说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分析影响特殊人群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干预组给予药剂师干预用药,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总医药费、抗菌药物费用。结果:特殊人群患者常用药品说明书用药安全项的标注率有待提高;监护人态度、对药品说明的认识、医嘱执行情况为合理用药的重要影响因素;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数明显下降,抗菌药物费用得到降低,感觉不适人数有所降低(P<0.05或P<0.01)。结论:目前特殊人群患者用药标注率不高,其他影响因素繁多,需要临床药师专业指导干预,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促进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方法收集医院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156份,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较好地标注了禁忌事项,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标注较详细(72.44%),老年用药标注缺失较多。结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监管,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标准。  相似文献   

3.
187份抗菌药物说明书对特殊人群用药说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用药项的情况,为规范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级医院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说明书187份,对儿童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老年患者用药项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较好地标注了禁忌,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标注较详细,老年用药标注缺失较多。结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药品说明书的安全监管,制定和完善药品说明书的标准格式,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说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141-144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国产仿制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及其他参考资料对34种原研与国产仿制抗菌药物的68份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理毒理、药动学等相关项目的标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68份药品说明书中药理作用标注率都相对较高,但国产仿制抗菌药药品说明书关于不良反应的临床试验数据说明及其比例或频率方面的标注率明显低于原研药品;在需要慎用及用药过程中需观察的情况等方面没有标注或者标注不够详细;在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和用药对于临床检验的影响方面标注率较低;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合并用药的注意事项标注率明显低于原研药品;涉及毒理说明的标注比例不高,尤其是国内大部分药品说明书只有药理作用而没有非临床毒理研究的相关信息;在吸收、分布、代谢、特殊人群药动学参数、肝肾损害患者药动学参数等方面标注率比原研抗菌药品低,或者标注不完整。建议药监部门加强国产仿制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理毒理、药动学等方面标注的管理,尽快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  相似文献   

5.
李永丽  石磊 《中国药业》2012,21(12):5-6
目的调查分析注射用抗菌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39份注射用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对配制溶剂、药物稳定性数据、特殊人群用药是否有明确标注、药物敏感性试验等项目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说明书中按标准规定应有的项目标注率较高,但一些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密切相关的项目,如输液速度、药物配制方法、药物稳定性数据、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等项目标注率较低。结论注射用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中药物的输液速度、药物配制方法和稳定性数据等与临床安全用药密切相关的项目应详细标注,使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更科学化和规范化,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6.
闫美兴  柳波  张七妹 《中国药房》2011,(22):2110-2112
目的:考察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干预对普外科不合理静脉用药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依据药品说明书资料并结合大通医药"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对临床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用法显著改善,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逐步趋于规范;不合理联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合理例次明显减少;未发现有抗菌药物溶媒不合理使用现象。其他药物不合理的剂量、用法、溶媒及不合理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的用药较干预前更为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干预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对500份OTC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标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焕冰  黎依娴  周恒  江映珠 《齐鲁药事》2012,31(5):294-295,299
目的调查OTC药品说明书中有关特殊人群用药内容的标注情况,为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500份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OTC药品说明书,对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用药说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00份OTC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的120份,占24%;明确标注儿童用药的57份,占11.4%;明确标注老年人用药的1份,占0.2%。结论部分OTC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项目存在缺失项,标注不明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使用人群等需共同努力完善药品说明书,保障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改进和完善注射剂说明书提供建议,以促进注射剂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对我院西药房注射剂152个品种的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中对特殊人群用药的标注信息缺乏;中成药注射剂的总体标注率低下,国产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质量明显低于进口注射剂。结论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仍需不断完善,使医师、药师、患者获得更多更详细的药品知识,以利于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14):1994-1998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5年3-7月行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的患者117例为干预前组,2015年8月-2016年5月行上述手术的患者266例为干预后组。临床药师以该院《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均未发现单次给药剂量不合理或需术中追加给药的患者。干预后,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用药持续时间超过24 h的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84.6%、71.8%、48.7%下降至17.3%、9.8%、4.9%,且患者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全部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和抗菌药物占全部药品费用的比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前后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患者比例,使用不同抗菌药物品种的比例,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平均药品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显著降低了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改善了无指征用药情况,提高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但仍然存在用药时机不合理、持续使用时间超过24 h等现象,仍需后续持续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说明书对特殊人群用药的标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用药品说明书650份,对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肝或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少数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项目缺失。其中,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标注率分别为94.77%、91.69%、96.46%,而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标注率分别为50.30%和60.31%。结论大部分药品说明书比较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但不乏标注内容模糊现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以保障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实施子宫肌瘤手术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及在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研究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各环节措施,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参与前)80例和干预组(临床药师参与后)80例,对比2组患者抗菌药物、营养支持药物及其他治疗用药的合理性,并对患者住院费用、药物费用等展开研究。结果:干预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预防用药时机、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疗程合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无指征使用代糖类溶媒、质子泵抑制剂、营养药物的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的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协助治疗方案制定、医嘱审核、药学查房、用药宣教、不良反应监测等模式全程化参与临床路径管理,有效提高了用药合理性,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体现了临床药师价值,形成了临床药师参与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路径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韦炳华  唐蕾  邓斌  吴海燕  陈杰 《中国药房》2014,(34):3172-3174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COP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2012年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随机分组,有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的患者入选药师组(n=150);未经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的患者入选经验组(n=150)。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及比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师组单一用药比例(66.0%)高于经验组(29.3%)(P<0.05),而二联、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分别为21.3%、12.7%)均低于经验组(分别为48.0%、22.7%)(P<0.05)。药师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及比例均低于经验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使药物应用更合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校勇 《中国药房》2010,(26):2415-2417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在妇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6~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临床药师参与指导用药组(药师组,n=158)和医师经验用药组(经验组,n=158),对其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应用了抗菌药物。药师组患者单一用药比例明显高于经验组,而二联、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明显低于经验组(P<0.05)。药师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及比例也均低于经验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妇科住院患者用药建议,可使抗菌药物应用更合理,能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在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本院临床药师在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实施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干预组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明显提高,干预组的抗菌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有效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医院药事管理水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杨冬梅  蒋磊  张雪芹 《中国药房》2010,(17):1630-1632
目的:了解药品说明书中有关特殊人群用药内容的标注情况,为特殊人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药房、门诊药房常用中、西药药品说明书389份,对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用药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部分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项目存在缺失。其中,按剂型大类分类,注射剂标注率高于其它剂型,除关于儿童用药项外,注射剂的标注率均超过90%,而口服制剂只有"禁忌"和"注意事项"2项标注率超过90%;按生产厂家分类,国产药品标注率较低,进口药品标注率均超过90%。结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生产部门、药品使用人群等需共同努力完善药品说明书,保障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调查儿童重症患者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可能的超说明书用药危险因素,为促进儿科重症监护病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9年儿科重症监护病区的医嘱,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科室、不同级别医师、不同种类药品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析超说明书用药与患儿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医师级别和药品信息(基本药物、高警示药物)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儿864例,医嘱13 926条,药品200种,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87.27%、53.02%和56.00%。新生儿、女性患儿、高职称医师、基本药物、高警示药物存在较高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P<0.05)。结论:儿童重症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存在,新生儿、女性患儿、高职称医师、基本药物、高警示药物为超说明用药的危险因素。药师需发挥用药指导作用,协助医师规避用药风险,促进重症患儿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市普仁医院事前干预病区口服医嘱的不合理情况,促进病区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2022年1—12月住院药房药师记录在册的所有事前干预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帕累托图分析。结果 2022年1—12月该院住院药师事前干预的不合理医嘱共485例次,其中干预成功的452例次,成功率为93.20%;主要因素为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次要因素为用法、用量录入错误、给药途径录入错误;一般因素为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药物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结论 通过对病区口服医嘱进行事前干预,能明显提高医嘱整体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住院医嘱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偃师市人民医院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前住院患者11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偃师市人民医院实施住院医师+临床药师干预后住院患者113例作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抗菌药物使用费用。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2.65%,低于对照组的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2.82±2.12)d,短于对照组的(16.93±2.14)d;住院费用(5710.43±200.03)元、抗菌素使用费用(918.67±30.50)元,均低于对照组的(5813.62±200.19)元、(1000.89±30.5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住院医嘱能够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治疗费用负担,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曲兴卫生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中有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标注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曲兴卫生院药房正在使用的42份抗菌药物说明书,按照不同分类方法对关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标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曲兴卫生院常用抗菌药物符合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在调查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国产药品关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标注率分别为94.88%和89.75%,进口药品的标注率均为100%.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有明确指导意见的分别占95.23%和90.45%.结论:药品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应提高对药品使用说明书重要性的认知,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手术患者用药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临床药师干预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结果: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合理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药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患者用药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率,减少了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