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脉注射液对蛋白激酶C调控LPS诱导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蛋白激酶C调控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测定法研究LPS对PKC的激活作用及Griess还原法测定NO的生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iNOS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用基因转染及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研究生脉注射液调控LPS刺激RAW264.7细胞对iNOS启动子活性的诱导作用及其与PKC的关系。结果:生脉注射液可负调节LPS刺激RAW264.7细胞引起的PKC磷酸化激活和膜移位,并可延长PKC抑制剂H-7下调NO作用时间;荧光素酶表示基因实验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可抑制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并可增强H-7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Verapamil作用。结论:生脉注射液抑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所致的NO生成增加,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KC激活和细胞钙增加而影响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急性脑梗死后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临床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 NO的水平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 NO的影响。动物实验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脑缺血后 i NOS表达的影响 ,并进行神经病学评分。结果 :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 NO水平及改善临床症状 ;牛珀至宝微丸治疗组动物的缺血侧大脑皮质 i NOS表达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 (P<0 .0 1) ,并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结论 :牛珀至宝微丸能部分下调脑缺血所致 NOS的异常表达 ,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牛珀至宝微丸对蛋白激酶C调控内毒素休克时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制成休克大鼠模型,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中NO;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用同位素标记法检测其活性;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蛋白激酶C抑制剂H7及激动剂佛波脂(PMA)的影响。结果:牛珀至宝微丸可增强H7对iNOS表达的调控而使血压回升和NO浓度下降,其作用可部分被PMA逆转。结论:牛珀至宝微丸可经蛋白激酶C通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NO合成而调节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 mg/kg、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100 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iNOS的表达.结果:内毒素组iNOS阳性细胞分布于心脏外膜与心肌.牛珀至宝微丸能明显降低内毒素所致iNOS的表达.结论:牛珀至宝微丸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心脏损伤与其下调iNO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IMTSl基因β启动子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转录激活情况,鉴定β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功能片段区。方法 用DNA重组方法,构建MTS1基因口启动子3′端转录起始点相同,而5′端序列不同的7种pGL3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瞬时转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MTSl基因双等位缺失的Jurkat细胞株,检测pGL3重组质粒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观察β启动子在Jurkat细胞中的激活情况及其基础转录活性片段区。结果 成功构建了MTSI基因β启动子7种不同片段的重组质粒,它们在Jurkat细胞中均有转录活性,其中0.38kb Sac Ⅱ-Sac Ⅰ酶切片段是MTSl基因β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基础片段。结论 IMTSlβ启动子可在Jurkat细胞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后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AngⅡ组(AngⅡ处理)、实验组(PKCα抑制剂D4681和AngⅡ处理)。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的PKCαmRNA和蛋白水平。用PKCα抑制剂和AngⅡ共同处理心肌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硝酸还原法测定细胞分泌的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含量,羟脯氨酸法测定细胞合成胶原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Ⅰ型胶原(COLLⅠ)、Ⅱ型胶原(COLLⅡ)水平。结果 AngⅡ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PKCα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升高,细胞分泌的NO含量和i NOS活性均下降,细胞合成胶原蛋白水平升高,细胞中的MMP-1、MMP-2蛋白水平下降,COLLⅠ、COLLⅡ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分泌的NO含量和i NOS活性升高,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细胞中MMP-1、MMP-2蛋白表达增多,COLLⅠ、COLLⅡ蛋白表达减少,与AngⅡ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Cα在AngⅡ作用后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升高,抑制PKCα可以减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促进细胞分泌NO。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 mg/kg、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100 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NOS在脑区的表达.结果:内毒素组iN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纹状体、脑干、小脑等;牛珀至宝微丸能明显降低内毒素所致iNOS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珀至宝微丸治疗内毒素休克脑损伤与下调iNO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建立TF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荧光素酶基因稳定细胞株,应用该细胞模型筛选调控TF基因表达的药物,并为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构建TF启动子的一系列5′端截短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包括-2174 bp~+128 bp,-684 bp~+128 bp,-247 bp~+128 bp,-201 bp~+128 bp),将质粒电转染至U937细胞中,建立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稳定细胞株。应用ATRA验证该细胞株的功能;应用bortezomib、尿多酸肽(CDA-II)等药物处理该细胞株24小时,分析荧光素酶基因活性,筛选出能够调控TF基因表达的药物。结果发现,5 nmol/L bortezomib能激活其转录活性,上调TF转录本表达水平;1 mg/ml CDA-Ⅱ抑制TF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调TF转录本的表达水平。TF启动子逐步截短功能分析发现,bortezomib及CDA-ⅡII调控TF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区域位于-201 bp—0 bp之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表达TF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U937稳定细胞株,并筛选出能够调控TF基因转录的药物CDA-II及bortezomib,为将来筛选新药物及深入研究其分子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激酶MEKK2对IL-2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MEKK2和JNK激酶活性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在PHA/抗CD28抗体刺激Jurkat细胞后MEKK2对IL-2转录和翻译的影响结果经PHA/抗CD28抗体刺激后,亲本Jurkat细胞AP1和IL-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别增加4倍和5倍。而MEKK2功能域灭活的Jurkat细胞AP1和IL-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仅各增加1倍。经PHA/抗CD28抗体刺激后,亲本Jurkat细胞IL-2 mRNA的转录和I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MEKK2功能域灭活的Jurkat细胞IL-2 mRNA的转录和IL-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增加。结论 MEKK2在IL-2的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MEKK2可以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从而筛选有效药物抑制免疫反应,提高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人骨碱性磷酸酶(BALP)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初步探索高水平尿酸(UA)对BALP基因启动子活性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5′端侧翼上游627bp(距转录起始位点-473bp至154bp)的片段,纯化扩增产物后行双酶切,后亚克隆至pGL3-basic质粒,构建BALP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通过质粒转染到HEK293细胞内,最后借助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的方法,比较3种UA水平条件下(0.0、0.2和0.4mmol/L)对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双酶切电泳、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成功构建了BALP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随着UA水平的升高,HEK293细胞中启动子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水平UA能够抑制BALP基因启动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AML1B基因及其异构体AML1A对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和白血病发生的机制方法构建AML1A和AML1B的表达质粒,与含有靶基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共转染非洲绿猴肾CV-1细胞,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分析AML1A及AML1B对靶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AML1B对M-CSF-R具有明显的转录激活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AML1A无转录激活作用,而且拮抗AML1B,使M-CSF-R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AML1转录本结构的完整性对M-CSF-R的转录激活是必需的、AML1A可以干扰AML1B的转录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erophages,AM)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l protein,HMGB1)启动子转录激活的影响.方法 以基因重组技术将HMGB1启动子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得到重组质粒pGL3-HMGB1P,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质粒转染AM细胞.根据转染质粒和施加刺激的不同分为以下各组:未转染组;转染pGL3-Basic组;转染pGL3-HMGB1P组;转染pGL3-HMGB1P+LPS(100 mg/L)刺激组;转染pGL3-HMGB1P+LPS(100 mg/L)+异丙酚(5 mg/L)处理组.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米观察启动子活性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HMGB1蛋白和mRNA的表达.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不同组别问的比较.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重组体pGL3-HMGB1P构建止确,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永pGL3-HMGB1P在AM细胞中有效表达.与转染pGL3-HMGB1P组比较,转染pGL3-HMGB1P+LPS刺激组HMGB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423±27),HMGB1蛋白(0.49±0.03)和mRNA(0.48±0.04)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转染pGL3-HMGB1P+LPS刺激组比较,转染pGL3-HMGB1P+LPS+异丙酚处理组HMGB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207±13),HMGB1蛋白(0.17±0.02)和mRNA(0.13±0.0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在转录水平通过抑制LPS诱导HMGB1启动子的转录激活而影响HMGB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羧胺三唑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脂多糖(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羧胺三唑处理。CCK-8法检测羧胺三唑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羧胺三唑在2.5~4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脂多糖可以明显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和NO(P〈0.01),10、20、40μmol/L的羧胺三唑能够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TNF-α、IL-6和NO的水平(P〈0.05和P〈0.01),20、40μmol/L的羧胺三唑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IL-1β的释放(P〈0.01)。结论羧胺三唑可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与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NO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能够诱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凋亡,其具体转录调控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克隆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基因启动子,检测干扰素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7在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完成.①材料: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1116来自美国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pGL3 basic载体,内参照pRL-CMV载体和Dual-luciferase reporter Kit,T4 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Kpn I和XhoI均由Promega公司提供.②实验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将之定向克隆到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pGL3 basic载体上,获得的报告基因质粒命名为pLUC107,瞬时转染Lovo和Sw1116细胞株,经α-干扰素刺激处理,启动子转录活性用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表示.结果:①PCR扩增结果:在预期的271 bp处出现清晰DNA片段,无非特异扩增现象,证明其为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启动子的PCR扩增产物.②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及测序:重组质粒pLUC107双酶切后可见约为271 bp的DNA片段,与理论值相一致.DNA测序证实含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成功.③干扰素对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与未经α-干扰素处理的含pLUC107的Lovo和Sw1116细胞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比较,经α-干扰素处理后两种细胞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均明显升高(P均 < 0.05),且升高幅度与α-干扰素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成功克隆出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基因启动子片段,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α-干扰素可上调其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能够诱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凋亡,其具体转录调控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克隆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基因启动子,检测干扰素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7在香港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完成。①材料: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l116来自美国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pGL3 basic载体,内参照pRL-CMV载体和Dual-luciferase reporter Kit,T4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KpnI和XhoI均由Promega公司提供。②实验方法:采用PCR法扩增获得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将之定向克隆到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pGL3 basic载体上,获得的报告基因质粒命名为pLUC107,瞬时转染Lovo和Swl116细胞株,经α-干扰素刺激处理,启动子转录活性用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表示。 结果:①PCR扩增结果:在预期的271bp处出现清晰DNA片段,无非特异扩增现象,证明其为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启动子的PCR扩增产物。②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及测序:重组质粒pLUC107双酶切后可见约为271bp的DNA片段,与理论值相一致。DNA测序证实含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成功。③干扰素对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与未经α-干扰素处理的含pLUC107的Lovo和Swl116细胞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比较,经α-干扰素处理后两种细胞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升高幅度与α-干扰紊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成功克隆出X-染色体相关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基因启动子片段,并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α-干扰素可上调其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克隆小鼠adam10基因启动子,构建以adam10基因启动子为启动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并分析其活性,为研究adam10基因转录调控提供有效工具。以BALB/c小鼠脑组织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克隆小鼠adam10基因启动子序列至pCR-Blunt载体,酶切后连接至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4.10启动子区域,构建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4.10-adam10,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与阳性对照质粒pGL4.74共转染真核细胞293FT,以离子霉素刺激为刺激组、DMSO为未加干预组,同时以不含启动子的pGL4.10与阳性对照质粒pGL4.74共转染组为阴性对照组,化学发光仪检测荧光强度及比例。结果表明,酶切及测序验证克隆的adam10启动子序列正确且无突变,构建的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4.10-adam10与阳性对照质粒pGL4.74载体成功共转染293FT细胞,pGL4.10-adam10转染细胞后具有转录活性。离子霉素刺激组活性明显高于DMSO组,荧光比值约为DMSO组2倍(P<0.05),阴性对照组不具备转录活性。结论:成功克隆了adam10启动子并构建了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4.10-adam10,离子霉素可增强adam10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7.
炎症胶质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瞬时转染p38MAPK途径中上游激酶,组成激活型MAPK激酶3和MAPK激酶6,进一步了解p38MAPK级联传导信号系统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在胶质细胞中的转录激活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8在美国南卡洲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室和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进行。采用MAPK激酶3和MAPK激酶6表达质粒与接有荧光素酶的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启动基因质粒;cAMP反应元件和核因子-κB联合转染C6胶质细胞株。测定荧光素酶活性,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激活表达机制。 结果:①MKK3b/MKK6b能引起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启动基因质粒的激活,并都能够被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所抑制。②MKK可以诱导cAMP反应元件介导的和核因子-κB依赖的转录活性。③显性抑制型CRE结合蛋白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都是p38MAPK的靶向作用目标,转染这两种转录因子产生相反的影响:显性抑制型CRE结合蛋白增强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启动基因质粒的表达,而显性抑制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则引起抑制作用,对cAMP反应元件也具有相同的影响。④此外,激活型MAPK激酶3和MAPK激酶6诱导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启动子的激活能够被野生型活化转录因子增强。然而磷酸化缺陷型的野生型活化转录因子则起抑制作用。 结论:转录因子的靶向作用特点,对于炎症反应中NO的过量产生具有选择干扰性,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成年个体海马和室管膜下层细胞具有分裂产生新生神经元的能力.并分离了能不断分裂增殖且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即神经干细胞,但因分离、纯化十分困难,分离过程易造成神经细胞损伤,影响其活性而易致凋亡,开发中药诱导体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前体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单盲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神经解剖实验室,研究对象为纯种SD大鼠24只。干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前体细胞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大脑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质和纹状体Nestin阳性细胞数。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牛珀至宝微丸组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质和纹状体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lt;0.05),且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牛珀至宝微丸能持续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八肽缩胆囊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氯合酶(iNOS)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用0.01、0.1和1mg/L LPS处理2~24h,用生理盐水、10mol/LCCK-8和0.1mg/L LPS+10^-8、10^-7、10^-8mol/L CCK-8处理16h;用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NOS活性,免疫细胞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iNOS蛋白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处理的对照组比较,LPS诱导培养液NO含量增多、细胞NOS活性增高、iNOS蛋白表达上调;CCK-8剂量依赣性抑制LPS的上述效应。而单独作用对iNOS蛋白表达、NOS活性和NO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CCK-8可以明显抑制LPS引起ECV-304细胞iNOS蛋白表达上调。减少NO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AML1B、AML1/ETO对TSC基因、TSC1和TSC2启动子的转录调节作用,探讨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TSC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区包含AML1基因结合位点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与AML1B、AML1/ETO表达质粒共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系CV-1细胞,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分析其对TSC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CV-1细胞中,AML1B对TSC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没有明显的作用.而对于TSC2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pCMV5-AML1B的剂量为75 ng时,TSC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上升为对照组的8.55倍,且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相反,AML1/ETO对TSC1基冈启动子转录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于TSC2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可以抑制AML1B对TSC2基因启动子的反义启动作用.结论 AML1B和AML1/ETO能够调控TSC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