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四苯基联苯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双(3-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m-FTPB)和N,N'-二苯基-N,N'-双(4-氟苯基)-[1,1'-联苯]-4,4'-二胺(p-FTPB),通过熔点测试、元素分析、FT-IR光谱和1H-NMR谱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氟代位置对这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和HOMO能级的影响,结果表明:F原子在四苯基联苯二胺分子苯基的邻、间、对位取代时,荧光发射峰依次发生红移:而F原子在间、对、邻位取代时,HOMO能级依次上升.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适用于钙钛矿电池中的空穴传输材料,运用Marcus电荷转移理论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4种典型含三苯胺的线形空穴传输材料N,N,N',N'-四苯基-1,1'-联苯-4,4'-二胺(TPBA)、N,N'-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和4,4'-二咔唑基-1,1'-联苯(CBP)的空穴传输性质随着结构改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N-苯基-1-萘胺和对溴碘苯为起始原料,经Buchwald-Hartwing偶联反应合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空穴传输材料N,N′-二[4-(1-萘基苯基氨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2)。以1-溴化萘(1-溴萘)为初始原料与N,N′-二苯基联苯二胺经Buchwald-Hartwing偶联合成了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PB)。利用~1HNMR、LC-MS等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化合物2和NPB失重5%的温度分别为510℃和491℃,化合物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26℃,化合物2和NPB的升华温度分别为395℃和290℃,并通过UV-Vis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两种传输材料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以3,5-二甲基苯胺为原料与苯磺酸钠反应合成了3,5-二甲基二苯胺,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再以3,5-二甲基二苯胺与4,4'-二碘联苯通过Ullmann缩合反应合成了空穴传输材料N,N′-双(3,5-二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产品收率为82.24%,经提纯,产品纯度可达99.31%。对该化合物进行的光电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空穴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二苯基联苯二胺(DPB)和9-溴蒽为原料,在叔丁醇钠强碱环境下,以Pd(OAc)2/P(t-Bu)3为催化剂合成了新型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蒽基-1,1’-联苯-4,4’-二胺(APB)。得到优化的催化反应条件为:以二甲苯为溶剂在130~138℃回流反应3 h,Pd(OAc)2∶P(t-Bu)3=1∶1.2(摩尔比),P(t-Bu)3/9-溴蒽=0.24%;经元素分析、GC-MS、1H NMR等表征了结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结果显示其熔点为324℃,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将有机电致发光中最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苯胺(TPD)中的联苯以联萘代替,合成了新型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萘胺(PMPN).与TPD在熔点、薄膜发光、量子效率和电化学行为上进行了比较.PMPN比TPD(m.p.175)有稍低的熔点、稍高的电离势,更高的薄膜荧光量子效率.联萘的引入可以增大体系的共轭作用,对载流子传输有益.通过构效关系的分析,可以对进一步合成高性能空穴材料进而得到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4-溴-2-硝基三氟甲基苯、铜粉为原料经Ullmann反应,得到4,4’-双(三氟甲基)-2.2’-二硝基联苯,钯碳催化还原合成得到4,4’-双(三氟甲基)-2.2’-二氨基联苯,再以5%Pd/C为催化剂,H2为还原剂,在乙醇中将4,4’-双(三氟甲基)-2.2’-二硝基联苯还原得到4,4’-双(三氟甲基)-2.2’-二氨基联苯。4,4’-双(三氟甲基)-2.2’-二氨基联苯的总收率为81.3%,纯度为99.5%,APHA值小于100。  相似文献   

8.
将有机电致发光中最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苯胺(TPD)中的联苯以联萘代替,合成了新型空穴传输材料N,N'-二苯基-N,N'-二(3-甲苯基)-4,4'-联萘胺(PMPN).与TPD在熔点、薄膜发光、量子效率和电化学行为上进行了比较.PMPN比TPD(m.p.175)有稍低的熔点、稍高的电离势,更高的薄膜荧光量子效率.联萘的引入可以增大体系的共轭作用,对载流子传输有益.通过构效关系的分析,可以对进一步合成高性能空穴材料进而得到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4,4'-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联苯二酐(s-BPDA)、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TFMB)、对苯二胺(p-PDA)、联苯胺(HMB)和4,4'-二氨基-2,2'-二甲基-1,1'联苯(m-TOL)共聚制备了聚酰胺酸(PAA)溶液...  相似文献   

10.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三乙胺作HCl吸收剂,将4-乙炔基苯胺分别与二甲基二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胺解反应,合成了3种乙炔基封端的硅氮烷N,N'-双(4-乙炔基苯基)-1,1-二甲基硅烷二胺、N,N'-双(4-乙炔基苯基)-1,1-二苯基硅烷二胺、N,N'-双(4-乙炔基苯基)-1-甲基硅烷二胺。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29Si NMR)证实,得到了目标产物;差示扫描量热及热失重分析表明,硅原子上取代基明显影响硅氮烷的熔点和聚合反应的放热量,而对热聚合反应温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