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康降酸颗粒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别嘌呤醇为对照药,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观察肾康降酸颗粒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脏组织学变化及肾组织中TGF-β1、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高、中、低剂量组UA、BUN、Scr值明显降低(P〈0.05),TGF-β1、TNF-α在肾脏组织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中药高剂量组减低最为显著(P〈0.05)。结论:肾康降酸颗粒可明显降低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减少尿酸盐在肾小管沉积,下调肾组织TGF-β1、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张喜奎  吴起浩 《河南中医》2009,29(5):451-454
目的:研究益肾降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与机理。方法:将66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病理模型组、依那普利对照组、大黄对照组和益肾降浊汤治疗组。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进行造模,并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渗透压(Urine osmolality),观察残余肾组织常规病理,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形成蛋白-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依那普利对照组、大黄对照组和益肾降浊汤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病理模型组,而其中益肾降浊汤治疗组病变较依那普利对照组和大黄对照组轻,依那普利对照组和大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Urine os-molality减少的程度、Scr、BUN的结果同肾间质纤维化变化的程度一致(P〈0.01及P〈0.05)。BMP-7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中的表达最多,在各治疗组中又以益肾降浊汤治疗组表达最多。TGF-β1在病理模型组表达最多,正常组中表达很少,在各治疗组中益肾降浊汤治疗组表达最少。结论:益肾降浊汤可以延缓CRF大鼠病变的进展,其作用强于单味大黄及依那普利。推测益肾降浊汤具有延缓CRF大鼠肾间质纤维化,降低残余肾脏受损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CRF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治疗组(L组)、高剂量治疗组(H组),除N组外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CRF动物模型。于造模后一周开始干预,干预8周后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RT-PCR法检测肾组织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肾脏均有Lox-1 mRNA表达,N组有较弱表达,M组、L组及H组大鼠肾组织表达较N组均明显增加(M组及L组-N组:P〈0.01,H组-N组:P〈0.05);L组及H组表达较M组明显减少(P〈0.01);H组表达较L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可以降低CRF大鼠血清BUN和Cr,抑制肾脏组织Lox-1 mRNA的表达,表明健脾益肾方是治疗CRF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Lox-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达到治疗和延缓CRF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汤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活血汤治疗组、贝那普利治疗组.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在术后第21日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观察肾间质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处死前留取24 h尿测定尿蛋白,心腔穿刺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结果 益肾活血汤组24h尿蛋白、BUN、Scr水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PAI-1、TGF-β、CTGF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贝那普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汤对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少PAI-1、TGF-β、CTGF等致纤维化因子在肾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组织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R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灯盏花组,每组15只,应用Platt 5/6肾切除方法制备CRF模型。贝那普利组予盐酸贝那普利(0.29 mg/100 g)灌胃,灯盏花组予灯盏花胶囊(0.3 g/100 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2周。RT-PCR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的表达。ELISA检测大鼠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组、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TGF-β1、PAI-1水平下降,IL-6、TNF-α含量降低(P<0.05),且灯盏花组较贝那普利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灯盏花胶囊能减轻CRF大鼠肾组织的炎症反应,抑制肾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饲养)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手术构建CR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黑地黄丸组(10.43 g/kg)及黑地黄丸+IGF-1R阻断剂(JB1)组(连续7 d皮下注射18μg/kg JB1后灌胃10.43 g/kg黑地黄丸)。给药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Scr、BUN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HIF-1α、α-SMA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IGF-1R、TGF-β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IGF-1R、TGF-β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Scr、BUN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纤维化面积增加(P<0.05),肾组织TGF-β、HIF-1α、α-SMA蛋白表达和TGF-β mRNA表达升高(P<0.05),IGF-1R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纤灵药物血清对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Ⅰ型胶原(collagenⅠ)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抗纤灵方煎至含原药材3.2 g/mL,福辛普利配成含药0.33 mg/mL,给大鼠灌胃(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制备抗纤灵血清、福辛普利血清和正常血清。用DMEM培养基稀释血清,将其分为正常血清组、福辛普利组、抗纤灵组、TGF-β1组、TGF-β1+福辛普利组和TGF-β1+抗纤灵组。以大鼠肾组织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collagenⅠ和TGF-β的表达。结果加入TGF-β1刺激因子的细胞表达TGF-β和CollagenⅠ较正常大鼠血清组明显增强,抗纤灵及福辛普利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其表达。结论抗纤灵药物血清可以通过抑制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TGF-β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collagenⅠ的沉积,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诱导肾纤维化大鼠I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黏连蛋白(LN)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制作肾纤维化模型。造模后2周,治疗组和福辛普利钠组分别灌胃给予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43 g/kg)和福辛普利钠溶液(2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均为1次/d。给药30 d后,检测尿蛋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I型胶原蛋白、层黏连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结果治疗组肾组织 I 型胶原蛋白、LN、TGF-β1及α-SMA 表达[分别为(24.64±0.67)、(18.71±0.72)、(14.71±0.68)、(17.64±0.74)]较模型组[分别为(32.86±0.88)、(28.35±0.87)、(18.35±0.96)、(25.86±0.85)]下降(P<0.01),与福辛普利钠组[分别为(27.33±0.73)、(20.44±0.81)、(15.44±0.85)、(19.33±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底膜增生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可下调阿霉素诱导肾纤维化大鼠I型胶原蛋白、LN、TGF-β1和α-SMA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宁Ⅰ号方对UUO大鼠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模型对照组(Ⅱ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Ⅲ组)、低剂量肾宁Ⅰ号方组(Ⅳ组)、中剂量肾宁Ⅰ号方组(Ⅴ组)与高剂量肾宁Ⅰ号方组(Ⅵ组)。按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肾宁Ⅰ号方干预28天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大鼠血清BUN和Scr水平、炎性因子的变化;留取肾组织,用于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和Quantitativ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Smad7蛋白及基因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BUN、Scr、TNF-α、肾组织TGF-β1、Smad2蛋白及基因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而血清IL-4、肾组织Smad7蛋白及基因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肾宁Ⅰ号方各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变。结论:肾宁Ⅰ号方可保护UUO大鼠肾功能,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治疗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降浊方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本方治疗CRF的疗效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采用5/6肾切除方法制造CR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12只行双肾被膜剥离。造模后4周开始给药干预,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残余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光镜观察残余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mad3、Smad7、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升高,Smad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尿毒清组、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尿毒清组相比,益肾降浊方组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光镜示经益肾降浊方治疗后的肾组织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益肾降浊方能够降低CRF大鼠血清Scr和BUN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的表达,提高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2017,(7)
目的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纤灵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抗纤灵方煎至含生药3.2g/ml、福辛普利0.33mg/ml给大鼠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分别制备抗纤灵方血清、福辛普利血清和正常血清。用DMEM培养基稀释血清,分为正常血清组、福辛普利组、抗纤灵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福辛普利组和TGF-β1+抗纤灵组。体外培养大鼠肾组织骨髓来源的成纤维细胞(FB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双重荧光定量法检测骨髓来源的FBS表型转化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及其mRNA表达。结果 TGF-β1组α-SMA、CollagenⅠ及α-SMAmRNA、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血清组明显增强(P<0.05或P<0.01),TGF-β1+福辛普利组和TGF-β1+抗纤灵组α-SMA、CollagenⅠ及α-SMAmRNA、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TGF-β1组(P<0.05或P<0.01)。结论抗纤灵方药物血清可以通过抑制骨髓来源的FBS的表型转化拮抗RIF。  相似文献   

13.
朱晓婷  陈志强  张亚楠  李洁  延小丽  赵卓  李婷 《中草药》2020,51(8):2193-2199
目的观察益气化湿通络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炎症及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用Platt法制备CR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SD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益气化湿通络方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8只,同时设假手术组(8只)。观察大鼠血生化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通过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残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技术观察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FN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Scr、BUN水平升高,病理改变呈现明显的炎症浸润及胶原沉积,NF-κB、ICAM-1、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经益气化湿通络方及贝那普利干预后Scr、BUN值降低,炎症减少,胶原沉积减少,NF-κB、ICAM-1、TGF-β1、FN蛋白表达减少。结论益气化湿通络方改善了CRF模型大鼠的肾功能,通过调节NF-κB通路和TGF-β1蛋白水平减缓残存肾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组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对照组、内服组,采用手术结扎单侧(左侧)输尿管大鼠模型(UUO大鼠),治疗后取肾脏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和H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精神状况良好;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内服组大鼠较模型组症状相对较轻.(2)肾脏病理改变.肉眼观:假手术组大鼠肾脏呈红褐色,为正常组织;模型组肾脏体积较正常明显增大,表面皮质变薄,水肿明显;内服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较模型组减轻.镜下观: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无局灶性纤维化,无肾小管扩张;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1肾间质可见棕褐色颜色改变;内服组肾组织肾间质纤维化.(3)与模型组比较,内服组、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明显降低(P<0.01)、H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可降低TGF-β1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升高HGF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的损伤,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木林洁  董飞侠  姜程曦  程锦国 《中草药》2017,48(7):1380-1385
目的 探讨肾病I号方醋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henbingyihao Decoction,EASD)对肾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洛丁新片1.67 mg/kg)组、肾病I号方(生药18.75 g/kg)组、EASD(EASD,30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各组ig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TGF-β1、a-SMA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3个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升高(P<0.05),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的血清Scr、BUN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a-SMA表达下降(P<0.05)。结论 肾病I号方及EASD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a-SMA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方对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右侧肾切除加重复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吐设滋肾活血方治疗组、卡托普利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h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肌肝(Scr)、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卢l(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滋肾活血方能够减少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降低血清Bun、Scr、HA、LN的含量,抑制肾组织中TGF-β1的过度表达。结论:滋肾活血方能够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肾降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生化指标,肾组织形态及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 PGN)的基础上,延长造模至12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间质纤维化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肾降浊方中药组、贝那普利西药组,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测定24 h蛋白尿,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病理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切片中TGF-β1,HGF,ColⅠ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对大鼠血清BUN,SCr,24 h蛋白尿定量的检测和肾组织形态的观察,模型组较正常组有明显的肾间质损伤(P0.01),中药组和贝纳普利组损伤程度均减轻(P0.01);第12周末,造模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和ColⅠ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扶肾降浊方组及贝纳普利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模型组HGF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扶肾降浊方组及贝纳普利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扶肾降浊方可抑制TGF-β1和ColⅠ蛋白表达,促进HGF蛋白的升高,对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一侧肾脏切除、反复尾静脉注射较大剂量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方法制备IgA肾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复方仙草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组给药,疗程8周。检测大鼠血清IgA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TGF-β,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Western印迹)表达;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计数和肾组织纤粘蛋白(FN,免疫化学法)表达检测。结果:(1)复方仙草颗粒各组大鼠血清IgA含量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改善(P〈0.05,P〈0.01);福辛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gA含量无显著改善(P〉0.05)。(2)复方仙草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TGF-β,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3)复方仙草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数及FN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复方仙草颗粒能减少IgA肾病大鼠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一13。表达与信号转导及降低血清Ig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滋肾通关方对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模型组和滋肾通关方低剂量(7.0 g生药/kg)、中剂量(14.0 g生药/kg)、高剂量(28.0 g生药/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高脂高糖喂养4周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构建糖尿病肾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连续4周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给药前和给药后第1、2、3、4周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损伤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FBG和血清BUN、Cr、TC、TG、TNF-α、IL-6、IL-1β均显著升高(均P<0.05);肾组织可见病理学损伤改变;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明显上调,而Smad7的表达明显下调。滋肾通关方低、中、高剂量组治疗4周后糖尿病肾损伤大鼠FBG和血清BUN、Cr、TC、TG、TNF-α、IL-6、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TGF-β1、Smad3、α-SMA、Vimentin表达下调且Smad7表达上调,在不同剂量的滋肾通关方观察组中,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肾通关方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UUO)建立肾纤维化梗阻大鼠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第7、14、21天,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天,处死,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测,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和α-SMA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模型组、洛丁新组、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显著增加,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第7、14、21天,洛丁新组和清化固肾排毒颗粒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减轻,肾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来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实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