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宗教研究采取的是一种"以文化代宗教"的策略.这种研究模式几乎主宰了三十年来的宗教研究论著,但是也呈现了宗教文化的化约论、功能论以及局限于精英阶层的知识论倾向,最后以"弱文化范式"的形式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缺失.人们看到了不同形式的宗教文化,但忽略了不同宗教信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的多元社会中,宗教文化与其他社会文化都具有彼此认知的义务,它们应当参与"互补性的学习过程".宗教文化必须经过"拯救性的社会化",才能进入公共对话的空间,才能进入公民文化的建设领域,并且,宗教文化只有获得公民文化的身份,才能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中国,儒教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制度性的社会存在,嵌入社会的机体之中,具有复杂的形态特征.20世纪,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儒教"经历了痛苦的"转型",逐步退入观念领域,成为文化反思、意识形态批判、哲学建构等思想和学术的"对象".上世纪后期至本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重建儒教"的思潮,力图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和制度设计,探求儒教重新回到生活世界和社会领域的道路,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本文将对儒教的传统形态、现代转型和重建问题提出一种思考和建议.关于儒教的"形态",大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集中讨论"儒教"是否是"宗教"的问题.1980年,任继愈先生首倡"儒教宗教说",将儒教视为封建的意识形态并描述其"宗教"特征.冯友兰、张岱年、李景全等先生主张区分汉代宗教化的儒教与先秦和宋明的儒学传统,将传统儒教定位为思想和哲学.牟钟鉴认为儒家传统还有"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存在形态.①儒教问题的讨论,客观地推动了关于儒教形态的反思,突破了传统从思想和哲学的视角把握儒教的局限,揭示了儒教与传统封建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密切关联.与大陆学界的讨论不同,在港台中国学界特别是新儒家的研究中,"儒教"基本上是以"儒家的精神性传统"的面相而获得致思的.  相似文献   

3.
《琼州学院学报》2016,(6):50-56
马克斯·韦伯在其宗教社会学著作《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把中国的儒教、道教与西方的清教进行对比,得出西方发展出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这些结论是韦伯以西方为中心的立场去考察三种宗教的意识形态作用以及其对社会之影响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抛开以西方为中心的立场,从单纯的宗教的意识形态作用出发,来考量宗教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这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吾敬东 《文史哲》2008,(3):51-58
在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述里,宗教或信仰与巫术的关系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他认为:(1)中国宗教信仰中有着大量原始巫术的孑遗,或者说,原始巫术在以后的宗教信仰中被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2)道教与巫术的关系至为密切,道教是完全彻底"传统主义"的,本质上说,道教就是一个"巫术组织";(3)一般认为,儒家或儒教是非常理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或儒教同样有自己的巫术传统;(4)佛教的出身是理性的,但大乘佛教已经初步或部分改变了佛教的理性传统,入中国以后,受中国宗教和信仰的影响,佛教同样也变成了一个巫术类型的宗教。实际上,原始信仰和巫术崇拜的遗存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宗教,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尽管韦伯有关中国宗教与巫术关系的看法难免一隅之见,但其对中国宗教问题以及背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洞察力还是令人叹服的。  相似文献   

5.
许地山是20世纪初期较早从现代意义上对"儒"及儒教进行宏观审视的学者之一。依许地山,儒在源起上不应止于所谓的"殷民宗教者"而应推设到更为久远的史前时期。原初的儒,本身具有进一步转化成教门的潜能,社会的光景、师儒之职、加之"《书》的理想"促使儒的名号自孔子之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教义,而儒教正统地位的确立、神学化儒教的生成也有其自身的情势和客观的缘由;作为"伦教运动"的儒教比作为"神教运动"的儒教更合乎情理,故儒教在未来若欲成为一"新宗教",必定要有"社会灵魂",能切实抓住生活的根源,也还要在人群上寻求"更高的联络";现代儒家若能"谋诸宗教的沟通",用"宋儒的精神"以整理儒教的旧教义,就能使之成为一"高尚的宗教"。许地山的儒教观是其宗教情怀与人文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儒学的现代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 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说法,可以将人类文化分为上位层次文化和下位层次文化.依此类推,作为人类文化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也可以分为上位层次宗教和下位层次宗教.在中国封建社会,儒、释、道三教可以说是上位层次宗教,它们反映和代表的是官僚士大夫的信仰追求和理想境界,是封建专制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极力保护的宗教;与儒、释、道三教既有渊源关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民间宗教,可以说是下位层次宗教,它反映和代表的是下层民众的信仰追求和理想境界,是被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严厉禁止和坚决镇压的宗教.如果从宗教学意义上说,民间宗教也可以说是与儒、释、道三教并列的中国第四大宗教;从发生学意义上说,民间宗教又是位列儒教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宗教,这是因为民间宗教早于佛教在中国流行,又先于道教或可说是道教的母体①.  相似文献   

7.
儒教宗教论的再讨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教是否为宗教”的几十年争论,焦点集中在儒教是否有一个至上神,是否存在以此为中心的宗教制度或组织。实际上,即制度即分散的社会存在形式,决定了中国儒教的关系主义宗教模式,进而摆脱了以至上神为核心的宗教定义方式,决定了儒教的宗教性表达形式,不像基督教那样,具有一神教排他性而予以制度化。因此,儒教既有对现实权力秩序的制度依赖,亦有个人信仰者的弥散型道德讲求。其大,可囊括天下;其小,能独善其身。这就建构了中国儒教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玲 《北方论丛》2012,(4):94-9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语堂提出旨在改造国民性的"欧化论";主张中国需要先发展物质文明,而后才能够谈到精神文明;主张建设批评的文化,并从中西文化比较与融合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的精神。林语堂的文化主张逐步完善,形成古今中外框架下比较成熟的文化观,为其日后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淑琴 《北方论丛》2004,(2):99-101
以儒释道精神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儒教、道教、佛教作为宗教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影响尤其体现为对其天命观、鬼神崇拜意识等宗教心理的塑造.在儒释道教化大背景下阐释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性的意义困境甲午以降,儒教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侵蚀下,渐次陷入了价值取向、精神取向和文化认同诸层面深刻的意义危机。①中国文化的意义危机,在“五四”启蒙运动中达到极至。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性方案,是废弃儒教及道、佛等宗教,代之以西方现代的“民主”和“科学”。启蒙者对基督教测采取了“以科学代宗教”的实证主义反宗教态度。因而,“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激荡,空缺了儒学和基督教在终极关怀层面的对话。这样,启蒙运动全盘反传统和世俗维度的半盘西化,由于工具理性的民主和科学无以提供生命的终极意义,废儒拒耶不…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宗教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国情和文化传统。宗教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的渗透和持续的影响。中国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其根源就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及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宗教,不仅越来越具有人文科学意义上的“文化观念”形态,以致国内外学界都有人致力于构建宗教文化学,而且跟世俗文化的互相渗透越来越频繁。宗教自身的这些变化,使其从“神学”的地位中摆脱出来,而跟作为“人学”的文学发生交流。这是我们考察20世纪华文文学中宗教文化影响的总背景。  虽然中国古典文学也存在着宗教文化的运行机制,但20世纪华文文学中宗教影响机制却并不是由它直接演变而来。儒家中国体系的被责疑、被批判,使20世纪华文文学中的宗教影响机制拥有了种种新质,这些新质在20世纪社会和作家心理的巨…  相似文献   

13.
冰心和宗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心从不隐讳自己同宗教的关系。她对待自己所受洗的基督教虽不重视其仪式,却稔知《圣经》,尊重教义。她总自觉不自觉地将自然神论和自由主义神学融合在一起。她对基督的“爱的人格”尤为钟情;由她自己提出的“爱的哲学”,其核心正在于“爱的人格”。20世纪下半叶,冰心的宗教意识淡出,但她以调和之态对待其他宗教,并视宗教为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作出杰出贡献。冰心文学的审美,倾向于上帝-自然-艺术三位一体的建构,她相信艺术创造有“神助”之力,由她主张的语体、所呈现的艺术风格,也都烙有《圣经》的投影。  相似文献   

14.
吉田薰 《东岳论丛》2011,32(5):76-8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尚武"风潮盛行,梁启超感到必须面对"死生"问题。在探讨支撑"死生"问题的理论根据时,梁启超认为其他国家的宗教各自有死后的世界,尤其是佛教追究到终极,而中国古代思想在这方面鲜有系统论述,这是一大缺憾。梁启超试图从佛教和墨学的理论中来探寻死生观的精神依据。但在讨论轮回的时候,梁启超不谈"无我",而着重于"有我",即他重视"有我"在世间的功用。梁启超得到心理学的后盾之后才谈论"无我",还提到墨子的明鬼论,同时要援用"魂学"来补足墨子的死生观。在梁启超那里,"精神"的含义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他原来将"不死"作为"精神"的表现,但后来逐渐将其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核心即"精神文化"而赋予其价值。与此同时,梁启超还注意到不能用西方宗教观念涵盖中国民间文化,将中国民间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而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文学的主张。其变革主张是建立在进化论、人性论、文学宗教论以及文化化合等现代理论观念基础之上的,其理论目标是创建适应新时代、立足大众、面向世界、实现人生艺术化的中国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西化与保守主义的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与保守主义是20世纪中国两大文化思潮。从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上看,前者侧重于介绍和输入西方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揭露中国固有文化的阴暗面,后者则侧重于维护中国固有文化,认同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而揭露西方文化的弊端;在古今问题上,前者激烈地反传统,主张变革,后者则较多地肯定与赞赏传统;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前者主张西方化,后者则主张东方化。本文试对西化与保守主义两大文化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历史的探讨,并对两大思潮与20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进行方法论的思考。一在20世纪的中国,西化派虽没有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文学的主张.其变革主张是建立在进化论、人性论、文学宗教论以及文化化合等现代理论观念基础之上的,其理论目标是创建适应新时代、立足大众、面向世界、实现人生艺术化的中国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8.
论儒教的宗教性质——《中国儒教论》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申 《云梦学刊》2005,26(2):10-12
《中国儒教论》意在通过儒教与其他宗教进行比较,来揭示宗教的本质,进而阐明儒教的宗教性质。宗教的本质特征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神的信仰。而神,乃是超自然力的化身。至于这种化身取何种形象,则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宗教市场论是目前西方主流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并在国内宗教社会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宗教市场论有很多批评,却无法提出新的宗教社会学理论进行取代.在质疑宗教市场论的基础上,引介并批评性地拓展了布迪厄的宗教场域论;在讨论了宗教场域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之后,对宗教场域论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中西方古典戏剧中的宗教因素。西方古典戏剧与宗教的共生现象,可分为三个阶段,互补并稳固、分道扬镳相互对立、补充对立取代;而中国古典戏剧与宗教的共生现象比较复杂,可以在儒教、道教、佛教中窥见其相互融合与渗透。较之西文古典戏剧,中国古典戏剧有更为明显的世俗和人情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