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菜籽加工工艺及其蛋白产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螺旋机榨法、溶剂浸出法及水剂法制油工艺进行比较,并将各工艺生产的菜籽蛋白产品的PSI及活性赖氨酸含量分析比较。 传统的机榨法和溶剂浸出法都采用蒸炒工艺,对破碎的菜籽进行较长时间的湿热处理。机榨法在100~130℃下蒸炒达 2小时之久,另外螺旋压榨时,膛内压力及温度都非常高。浸出法不仅要蒸炒胚,还要对含溶剂湿粕进行脱溶,一般采用110~120℃蒸烘40~60分钟的脱溶方法。这些强烈的加热工艺都使蛋白质大量变性,氨基酸大量破坏,有效赖氨酸含量明显降低。 水剂法在菜籽破碎前蒸籽钝化酶,温度不超过110℃,加热时间较短,此过程及105℃的菜籽干燥都不会使氨基酸大量破坏。含水湿粕的干燥也不会严重破坏氨基酸。因此,水剂法生产的脱毒菜籽浓缩蛋白氨基酸有效性降低很少。测定结果表明,水剂菜籽粕的活性赖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机榨饼和浸出粕,其营养价值甚至高于大豆粕。  相似文献   

2.
水剂法制取菜籽油和饲用菜籽蛋白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剂法菜籽加工工艺,菜籽出油效率达90—92%,油色浅、油品质量高,含硫量低至2.6ppm,利于油脂氢化及其深加工;同时提取的脱毒饲用菜籽蛋白、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成分保留完善,脱毒效果好,残毒量低,用其喂鸡试验,饲用安全,增重快,料肉比2.31,优于豆饼组2.84,即使添加量达25%,也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菜籽加工及其有关营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菜籽加工后的饼粕用作饲料或食品时,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菜籽取油工艺对蛋白质营养的影响;菜籽中各种抗营养因素的变化机理及其对营养的影响;“双低”菜籽品种的探讨;菜籽饼粕去毒方法的评论;水剂法制取菜籽油和饲用菜籽蛋白的小试成果。  相似文献   

4.
饲用菜籽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剂法提取的饲用菜籽浓缩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平衡,残留毒物量低。用鸡喂养试验表明,饲用菜籽浓缩蛋白营养价值高,生产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水剂法提花生油形成的乳状液中界面吸附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溶解性和乳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洗后花生乳状液的最佳破乳工艺为Tween-20添加量1.5%、搅拌时间60 min、离心力20 500 g,此时乳状液破乳率达(75.21±0.15)%.采用酸沉方式回收界面吸附蛋白,得到蛋白质的纯度为(64.68±0.21)%.与花生分离蛋白、菜籽分离蛋白以及大豆分离蛋白相比,花生界面吸附蛋白的溶解性最差,但乳化性质最好,其降低界面张力的速度也最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比较了水剂法、有机溶剂浸出法、机榨法三种工艺过程中硫代葡萄糖甙(硫甙)的变化,阐明了菜籽加工过程中硫甙分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从大豆乳清中回收蛋白质;制备菜籽浓缩蛋白和菜籽分离蛋白;生产花生蛋白食品;用于果蔬汁的加工,利于澄清和无菌化;用来生产酶制品;从发酵液中回收谷氨酸等。  相似文献   

8.
水剂法制油和饲用菜籽浓缩蛋白中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艺有效地脱除了菜籽中的硫葡萄糖甙、单宁、芥子碱、水苏糖、棉子糖和皂甙等抗营养因子,防止了硫葡萄糖甙降解成异硫氰酸盐、硫氰酸盐、噁唑烷硫酮和腈类毒性物质对油脂、蛋白质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还有效地防止了菜籽蛋白质热劣变。因此,制得的菜籽油含硫量低,有利于加工开发利用,生产的饲用菜籽浓缩蛋白,通过养鸡试验,不仅可以代替豆饼,蚕蛹,而且也可以完全代替鸡日粮中的进口鱼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菜籽浓缩蛋白作为功能性食用蛋白的可行性,探索了水浴加热方法对菜籽蛋白功能性的改善情况.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以优化菜籽浓缩蛋白水溶性及乳化性为目标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pH 9.0、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6 min、料液比1∶8.在此条件下得到改性菜籽浓缩蛋白的NSI值为51.45%,改性菜籽浓缩蛋白的水溶性、乳化性及凝胶性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自制发酵菜籽粕的蛋白提取工艺,旨在为菜籽粕及菜籽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微生物固态发酵脱毒后的菜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研究各个单因素对发酵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值12.4、温度55.7℃、料液比为1∶16.2时,发酵菜籽蛋白提取率的最大预测值为64.79%。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由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 Cl和K2H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罗丹明B溶液的新方法。分析了盐的浓度、染料溶液的浓度、p H值、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为500μL,盐的加入量为6.0 g,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Bmim Cl-K2HPO4双水相体系对70μg/ml罗丹明B溶液的萃取率能达到95%以上。除此之外,在相同条件下,该双水相体系对孔雀石绿溶液、亚甲基蓝溶液以及甲基橙溶液均有较好的萃取率和萃取容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蚕豆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通过试验,研究了蚕豆豆奶制取工艺技术,提出了解决影响蚕豆豆奶风味和抑制或去除蚕豆中生长抑制素、竞争性抑制物及防止褐变的有效方法,为蚕豆豆奶制取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乙醇-环己烷混合物的分离与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物理化学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产生的乙醇-环己烷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以水为萃取剂,萃取分离乙醇和环乙烷,得到乙醇水溶液和粗环己烷.粗环己烷经精馏提纯,得到纯度为99.91%的纯品;乙醇水溶液经分馏、CaO脱水后得无水乙醇,纯度达99.74%.回收的环乙烷、无水乙醇可回用于二元液系相图实验中.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面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E-AX),比较了硅藻土吸附法和酶法两种方法在WE-AX提取过程中的蛋白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硅藻土吸附法操作简便、快捷,但蛋白脱除效率偏低;酶法蛋白脱除效率较高,但操作时间长,能耗高,后续处理困难.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脱除蛋白的最佳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06%( W/V),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蛋白质脱除率为76.20%.同时,结合WE-AX整体提取过程中其他环节的蛋白质脱除情况,可使蛋白质脱除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15.
籽粒苋富含蛋白质和赖氨酸,可在一般谷物难以生长的贫瘠土地种植.本文报道用改制的强力脱皮机对籽粒苋脱皮,其最佳参数为:存气2.5~3mm,转速900~1450r/min,脱皮时间2~3min.并且用显微、化学等方法分析了逐层脱皮样品,结果表明籽粒苋营养素的分布与一般各物相仿,其营养素大多集中在皮层、脱皮苋米营养成分优于大米和小麦粉.  相似文献   

16.
从棉籽饼粕中先提取植酸,再用尿素法脱毒作饲料。提取植酸的试验表明:pH值为5.5时饼粕中植酸溶出率最大,而蛋白质损失最小,饼粕中植酸的总提取率可达77.60%。  相似文献   

17.
多纤维饲料是一种蕴藏量大、分布广泛的饲料资源.由于他们在养分上反映出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高,因而其利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多纤维饲料的饲用价值,对这类饲料常采用物理加工、化学和微生物处理等几种有效方法.经处理后的多纤维饲料,无论在养分上,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用来饲养反刍动物,有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The solvent extraction of copper and zinc from the bioleaching solutions of low-grade sulfide ores with LIX984 and D2EHPA was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extractant content, aqueous pH value, phase ratio and equilibration time on metals extrac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X984 has a higher selectivity for copper than for iron, zinc and other metals, and has the copper extraction rate above 97%, while the zinc and iron extraction rate is less than 1.6% respectively. Zinc extraction is carried out following the copper extraction from the raffinate. The zinc extraction with di(2-ethylhexyl) phosphoric acid(D2EHPA) is low due to its poor cation exchange. A sodium salt of D2EHPA is used and the zinc extraction rate is enhanced to above 98%. Though iron (Ⅲ) is strongly extracted before the extraction of zinc by D2EHPA, it is difficult to strip iron from the organic phase by sulfuric acid. The zinc stripping rate is above 99% with 100 g/L sulfuric acid, while that of iron is 0.16%. Hence,the separation of zinc from iron can be achieved by the selective stripping.  相似文献   

19.
基于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使用植物脲酶对沙漠风积沙进行改良加固试验。为寻求价格低廉和操作简单的脲酶提取方法,以土豆为原材料,去离子水、甘油水溶液和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通过破碎冷藏及高速离心方法成功地从土豆中分离提取出植物脲酶,分析提取过程中不同提取液对脲酶提取效果的影响,基于EICP技术,利用土豆脲酶液对风积沙进行改良处理。结果显示,在3种提取液中,效果最优的是乙醇溶液,甘油水溶液次之,去离子水提取效果最差。而当固液比为1:6、乙醇溶液浓度为30%时,脲酶活性值最高且提取效果最佳。在风积沙改良试验中,试件表面形成了坚硬的结皮层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随着浸泡脲酶次数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