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儿解热中空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小儿解热中空栓并建立其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制备小儿解热中空栓,并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和HPLC法,以黄芩苷和绿原酸为对照,考察普通栓和中空栓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累积溶出度。结果黄芩苷在0.040μg~0.320μg范围,绿原酸在0.064μg~0.512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中空栓在30min时释药累积溶出量可达97%以上。结论中空栓比普通栓释药速度快。该试验方法稳定可靠,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VP-ODS C18 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结果 绿原酸在0.44~6.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0%;黄芩苷在0.52~6.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98%;连翘苷在0.20~2.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3.55%;汉黄芩素在0.13~1.7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6.49%.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烷基硅烷柱,绿原酸:甲醇-0.4%的磷酸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黄芩苷:甲醇-水-磷酸 (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绿原酸在0.118~1.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为2.6%(n=5);黄芩苷在0.069 6~0.556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1.4%(n=5).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复方金银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雪芳  陈杰  李卓明 《中成药》2004,26(11):900-904
目的:建立复方金银花颗粒(金银花、连翘、黄芩)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黄芩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连翘;绿原酸在0.108~0.64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1.28%;黄芩苷在0.156~1.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0.32%.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苍鹅鼻炎片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苍鹅鼻炎片(苍耳子,鹅不食草,黄芩,菊花,等)中黄芩苷、绿原酸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生产日期的产品质量.方法:使用VP-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绿原酸327 m(0~9 min),黄芩苷280 nm(9~20 min)进行梯度洗脱,测定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以乙腈-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一磷酸(60:4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 am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结果:黄芩苷在0.21~3.14 μe/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44%,RSD=0.57%(n=6);绿原酸在0.05~0.81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0.30%(n=6);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10~1.5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7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的控制苍鹅鼻炎片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与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ODSHypersil色谱柱 ,检测波长为 32 0nm ,甲醇—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结果 :黄芩苷在 0 .2 5 5— 2 .5 5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8) ,平均收率为 99.5 % ,RSD =1.2 1% ;绿原酸在 0 .12 5~ 1.2 5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 99.1% ;RSD =1.2 7%。结论 :本法可作为银黄口服液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清开灵膏中黄芩苷与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清开灵膏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0∶80∶0.2),流速1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7nm。结果黄芩苷在0.09~0.5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3%,RSD=0.99%;绿原酸在0.196~1.176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9%,RSD=1.06%。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清开灵膏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测定鼻炎滴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_(18)(250 mm×4.6 mm,5 μm)柱,以甲醇-水-磷酸(52∶48∶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在4.30~34.40 μ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27.3C-4.396,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1%,RSD=0.94% ;黄芩苷在15.52~108.64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38.15C + 55.1,r=0.999 7,平均回收率100.8%,RSD=1.4%.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鼻炎滴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银翘柴桂汤中绿原酸、芍药苷、黄芩苷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建立银翘柴桂汤剂中黄芩苷、绿原酸、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l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为35℃;多波长检测芍药苷检测波长230 nm,黄芩苷检测波长280 nm,绿原酸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芍药苷和黄芩苷在40 min内均能与其他组分实现良好分离,绿原酸、芍药苷和黄芩苷分别在0.077 6~0.776 0μg(r=0.999 9),0.076 1~0.761 0μg(r=0.999 9),0.264 8~2.648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7%(RSD 1.48,n=6),97.85%(RSD 1.85,n=6),101.86%(RSD1.44,n=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同时测定银翘柴桂汤中绿原酸、芍药苷和黄芩苷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儿柴芩灌肠剂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elchromTM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黄芩苷在12.5-800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5%(RSD%=0.70%);绿原酸在7.25-400 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2%(RSD%=0.9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三黄中空栓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C18柱(4.6 mm×250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65 nm,柱温为30℃进行检测。结果:黄芩苷线性范围为5.0~101.0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1.17%);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5.7~114.0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1.1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三黄中空栓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金银花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迪马C18,250×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4%磷酸(60∶4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2~0.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0.53%(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复方金银花冲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忍冬果实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反相柱(150mm×3.8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12:88,检测波长为326nm,流速为0.8mL.min-1。结果:峰面积与浓度在30~1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21370X-303866(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1.21%(n=9),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为0.85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忍冬果实中的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金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msil C18柱(4.6mm×250mm,5μL);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黄芩苷在0.178μg-1.780μg范围内和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55%,RSD为2.1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金黄胶囊中黄芩苷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龙胆泻肝片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Ultimat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为0~20min,22%A;20~21min,22%~44%A;21~40min,44%A,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柱温为30℃。结果:该色谱条件下栀子苷峰和黄芩苷峰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栀子苷在3.096~61.9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为1.22%(n=6)。黄芩苷在8.52~21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为1.35%(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提高龙胆泻肝片质量标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静 《环球中医药》2010,3(1):53-55
目的制订归芍清血合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赤芍、当归、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测定方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赤芍、当归、金银花、黄芩可用薄层色谱鉴别,芍药苷在0.04~0.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13%,RSD为1.18%(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归芍清血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RP—HPLC法测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可测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2:58);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法黄芩苷在1.044×10^-2μg~2.6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9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梅芳  张岱州  李洁 《中医药学刊》2010,(10):2210-2212
目的:建立南葶苈子中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d-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槲皮素在0.1184-0.8288μg范围内,r=0.9995,加样回收率99.46%,RSD=0.98%(n=6);山柰素在0.0258-0.1806μg范围内,r=0.9994,加样回收率98.75%,RSD=1.30%(n=6);异鼠李素在0.0444-0.3108μg范围内,r=0.9994,加样回收率98.77%,RSD=1.4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南葶苈子中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胡退热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iltima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13:87),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浓度在4.8~28.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1.51%(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中药银胡退热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黄芩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芩片中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芩片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无干扰,黄芩苷在0.40~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3.21%(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芩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