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随访6—12个月,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9膝,良9膝,优良率达100%。结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顺利进行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4 例老年患者人工全膝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 年3 月~2011 年2 月行人工全膝置换术的患者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及康复组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手术期专业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术后1 个月、3 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做好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并进行半年随访。结果:随访显示,40例患者膝关节疼痛消失,畸形纠正,膝关节活动范制≥90°,生活可自理,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手术,严格而细敛的围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与康复方法。方法对本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5例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护理与康复训练,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膝关节评分优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TKA患者围手术期在重视消除肿胀及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科2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前3天进行规范的术前准备和术前康复训练,术后做好各项护理和康复指导,按照康复程序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结论:患者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患者能够脱离拐杖及上下楼梯,生活完全自理,生活质量提高。讨论:手术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正确及时的围手术期护理也是获得理想疗效的重要环节。做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图手术期护理,科学、客观评估患者的护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前、护理后1月HSS评分、VAS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V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HSS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采纳循证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感,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伟青 《中医正骨》2012,24(9):73-7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采用术前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规范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6例 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 ~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9膝,良7膝,中1膝,差1膝.结论: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在围术期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围术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周、4周、12周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术期舒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不适的比例及程度均较轻,穿刺部位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循证护理的理念融入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舒适护理管理过程中,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的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3例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手术2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进行科学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7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予以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一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经抗凝等处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制订行之有效护理措施和早期健康教育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病人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采用HAMA、HAMD及AIS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的术前、术后1周的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后1周HAMA、HAMD及AI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较佳,且能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我科近3年来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5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前护理评估、术前指导、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和干预并发症。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5例患者10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出院后电话随访显示1月后尿失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月尿失禁基本好转。结论: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该手术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外科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随机护理组和围术期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围术期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结论:围术期护干预能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对快速康复护理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前未安置胃管及全肠道灌洗,与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70例手术病人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70例病人度过围手术期,均康复出院.结论: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术前准备,精心地围手术期护理,细致的出院指导,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9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增加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室前、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60分钟时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分钟时、手术60分钟时、手术90分钟时、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36.7±9.4)分钟,并发症发生率18.46%;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52.8±8.9)分钟,并发症发生率64.06%。苏醒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及苏醒期并发症,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