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镁合金摩托车轮毂液态挤压铸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轮毂是汽车和摩托车上极为重要的运动部件。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AM60B镁合金和液态挤压铸造技术成形摩托车轮毂,对该铸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铸件材料性能、液态挤压铸造的成形工艺参数、铸件的缺陷分析及其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讨论。实践证明,液态挤压铸造技术对镁合金轮毂来说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成形工艺,并对复杂镁合金铸件批量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镁合金轮毂铸件裂纹形成的机制,讨论了反挤压铸造工艺对轮毂铸件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裂纹获得优良镁合金轮毂铸件的反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参数如下:保压时间为20~25 s,浇注温度为680℃,模具温度为240℃,充型速度为60 mm/s,压射比压为85 MPa.在合金成分和铸件形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反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可以显著减少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轮毂的一种新型挤压铸造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增臣  龙思远  徐绍勇 《铸造》2005,54(9):878-880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挤压铸造工艺.用该工艺进行镁合金摩托车轮毂的生产实践表明:和传统轮毂铸造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收得率高、生产效率高、工艺成本较低的特性,而且铸件内部致密、表面质量良好、本体力学性能优良.生产的轮毂产品减重30%并通过了权威机构的检测和道路试验,体现出该新型挤压铸造技术在镁合金轮毂以及在高性能、厚壁铸件生产中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消失模铸造的优势及关键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对常见镁合金铸造工艺作了分析和总结,对镁合金消失模工艺的优缺点作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可控气氛、可控压力镁合金消失模铸造新工艺;认为该工艺是一种非常适合镁合金液态成形的新的精密铸造方法,具有设备投资小、铸件成本低、内在质量好、精度高、生产率高的优势,同时可以较好地解决镁合金液态成形过程中易氧化燃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AM60B镁合金和液态挤压铸造技术成形摩托车轮毂,对该铸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试验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铸型温度为240~280℃,浇注温度为680~700℃,反挤压比压为82~100MPa,保压时间为20~25s、充型速度为0.91m/s时,反挤压铸造AM60B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σb=218~227MPa,硬度(HBS)为66~71,δ5=9.8%~10.7%,αk=(17.5~18.7)×104J/m2。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轮毂中心浇注式挤压铸造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聪  龙思远  郭云春  刘榆 《热加工工艺》2012,41(3):38-40,43
以镁合金汽车轮毂为例,建立铸件三维模型,设计铸造工艺方案,运用CAE技术预测铸造缺陷,从而改进了铸造工艺。结果表明:对于镁合金轮毂中心浇注式挤压铸造工艺,应将螺栓孔填平,并尽量采用大尺寸浇口充型,以实现平缓顺序充型和顺序凝固,保证得到高品质的镁合金轮毂。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汽车轮毂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镁合金汽车轮毂成形难点的分析,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成形方案.重点介绍了正挤压工序.通过分析坯料预热、模具预热及挤压速度等对正挤压的影响来合理控制坯料预热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挤压速度以实现镁合金轮毂产品的成形,从而获得力学性能优于铸造成形的汽车轮毂.该工艺的提出为汽车轮毂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挤压铸造成形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间接冲头式方法,研究了AZ91D镁合金的挤压铸造成形工艺,试生产了圆形铸件。结果表明:用N2或Ar气排除挤压模具型腔中的空气,能防止镁合金液在挤压成形流动过程中产生氧化及夹杂;挤压模具的加热,特别是挤压活塞及定量室外套的加热,对镁合金的挤压成形影响很大;挤压压力、保压时间和挤压速度等挤压工艺参数与铸件的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螺杆机械搅拌法制备半固态镁合金浆料,研究了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坯料不同部位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坯料组织中初生α相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蔷薇状结构,其晶粒平均直径为45~65/μm。坯料边缘和中心部位的组织结构明显不同,边缘处的组织更细小。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在提高铸件致密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铸件的硬度,与液态挤压铸造成形试样相比,其密度提高了0.33%,硬度提高了7.91%。  相似文献   

10.
高娜 《铸造技术》2014,(5):1095-1098
分析了镁合金摩托车轮毂铸件常见的缺陷,讨论了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生产实践表明,通过改变合金成分、铸件形状以及调整反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镁合金铸件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