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个体量化食谱指导对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疗效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实施腹膜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前者实施传统饮食指导;后者由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在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后,制定个体量化食谱饮食指导进行干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本组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个体量化食谱指导,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为保护腹膜、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常规入院复查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58例,平均年龄为(63.2±2.1)岁,腹膜透析时间为6~15个月;对照组62例,平均年龄为(63.2±2.1)岁,腹膜透析时间为5~16个月。干预组采用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MeDi),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指导模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随访时间为6个月,期间对患者饮食进行随访指导。开始第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半个月1次,第3个月后每个月1次。在入院时及实验6个月后,将2组患者的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o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干预前韵基本状况,如病程、年龄、性别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除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干预组患者的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炎症指标(hs-CRP)、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除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水平外,干预组患者的血压、体质量指数和炎症指标(hs-CRP)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地中海饮食可帮助腹膜透析患者有效控制血压、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及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将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根据患者基本数据计算出每日食谱,对照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进行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利用食谱,根据食谱对家属进行配餐指导.结果 两组患者利用推荐食谱配餐程度,对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血肌酐值、血尿素值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食谱管理可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合理饮食的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6个月授权教育,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健康指导。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6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授权教育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晓琴  张春秀 《护理学杂志》2020,35(18):103-106
目的 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以改善其营养状况。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首次置管行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2018年1~5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按腹膜透析管理流程实施常规护理,由腹膜透析护士负责腹膜透析治疗、营养管理、延续护理等;2019年1~5月收治的45例患者为干预组,组建多学科营养管理团队,实施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结果 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铁结合力、BMI、上臂肌围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水平,并能够强化护士在营养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根据患者基本数据计算出每日食谱,对照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提供食谱的基础上,进行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利用食谱,根据食谱对家属进行配餐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利用推荐食谱配餐程度,对食谱管理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血肌酐值、血尿素值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P〈O.01)。结论食谱管理可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合理饮食的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无锡市某三甲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教育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按照科室教育计划对透析患者进行饮食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由研究团队成员完成,整个实施过程按照授权教育理论的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5个步骤进行。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得分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营养状况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117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本院既往随访模式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慢病管理模式给予管理,在中医慢病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中心采用了5A干预法[具体内容是评估(Assess)、建议(Advise)、知情同意(Agree)、帮助(Assist)、安排(Arrange)],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情况、发生原因、C-反应蛋白水平和营养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一年的治疗中共发生14例次感染,腹膜炎发生率为0.24次/患者年,观察组患者共发生5例次感染,腹膜炎发生率为0.09次/患者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2组腹膜类发生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6个月授权教育,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健康指导。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6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授权教育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远程监控对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74例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远程监控干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容量管理相关知识、容量自我管理行为、体内水剩余和血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容量管理相关知识得分、容量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P<0.01),体内水剩余值、血压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远程监控能提高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相关知识和容量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改善其容量负荷。  相似文献   

12.
孙美兰  孙新  杨丽 《护理学杂志》2022,27(10):20-22
目的 探讨精准饮食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透析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采取精准饮食管理,包括精准测量、精准评估、精准记录与精准纠偏。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液体摄入依从性及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精准饮食管理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液体摄入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透析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记录治疗参数和健康教育,透析中不进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自制的透析中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其中有氧运动40 min、阻力运动20 min.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透析充分性、运动能力、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透析充分性、运动能力、炎症指标测评结果和生理健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增强运动能力,改善炎症指标,提升生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具有健脾益肾、和中降浊、活血化瘀功效的扶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102例长程CA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为基础治疗加用扶肾颗粒.结果:扶肾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改善患者食欲,降低主症评分及SGA评分(P<0.05),升高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P<0.05).结论:扶肾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费瑞卡对腹膜透析患者肠道菌群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优质蛋白饮食,蛋白质日摄入量为1.2 g·kg~(-1)·d~(-1);费瑞卡组在优质蛋白饮食基础上加服费瑞卡(120 ml/d)。治疗前后12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营养状况上,与治疗前费瑞卡组及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治疗12周后的费瑞卡组MIS评分均下降,而SGA和SF-36评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方面,治疗后的费瑞卡组与治疗前费瑞卡组及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肠杆菌计数明显下降,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优质蛋白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费瑞卡治疗能够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提高患者的治疗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容量管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水盐控制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多阶段容量管理干预,连续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容量管理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液体摄入量、食盐摄入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食欲减退、水肿、气促、胸闷等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渴评分、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尿量均逐渐减少;干预前后两组超滤量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的容量管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容量管理行为转变,提高患者的水盐摄入依从性,改善患者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6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饮食治疗态度[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治疗态度量表(ASDTH)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PG-SGA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TSF、GSES评分、ASDTH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GNRI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亦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改善饮食治疗态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老年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态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腹膜透析门诊规律随访的CAPD患者67例,透析剂量8 L/d。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透析方案为:治疗组32例,2 L/次,4次/d,CAPD,在腹膜透析的同时予以尿毒清颗粒口服;对照组31例。6个月为观察终点,评估两组KT/V、Ccr、Alb、Hb、血钙、血磷、iPTH及SGA营养状况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低钙血症得到明显纠正(P0.05);血磷在治疗6个月时有明显减低(P0.05),iP TH也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Hb有明显升高(P0.01),Alb在6个月时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KT/V与Ccr均有升高(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经过治疗6个月后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6个月可有效改善老年CAPD患者贫血、营养不良、透析充分性、钙磷代谢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抵抗力,减轻化疗时胃肠道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于化疗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干预组按照制定的化疗不同阶段的饮食表指导患者进餐,必要时提供个体化食谱。结果干预组化疗期间饮食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饮食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化疗期间给予科学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饮食相关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