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刘秋生 《华东电力》2014,42(3):622-626
喷嘴是使液体雾化的重要装置,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针对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中使用的M5型喷嘴的喷淋粒径分布特性,专门设计并建立了特殊的测量系统,进行了常温常压状态下单喷嘴的喷淋液滴粒径分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流量下,在喷淋液滴所形成锥体的横截面上,液滴直径分布成U形;随着流量增加,液滴直径变小,液滴直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喷嘴的喷淋角度变大;液滴粒径测量时,遮水板之间的间距为2 cm时的流动状况比间距为4 cm时的流动状况波动剧烈。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某重型燃气轮机燃料喷嘴组流量试验研究结果.为了测量该喷嘴组各流路供给的燃料气流量,专门研制了SH-1型气体流量试验器,其测量流量准确、稳定、重复性好,造价仅为同类设备的五分之一.应用SH-1型试验器准确地测量了喷嘴组流路Ⅲ、Ⅳ、Ⅴ供气流量,分析喷嘴组加工、焊接等工艺对喷嘴组各流路流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火焰筒单管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喷嘴组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小于10%,沿叶高径向温度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3.
气化喷嘴入射角变化对炉内流场及浓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2 680 mm、直径440 mm的煤气化冷态试验炉内,对最外层通道入射角α分别为30°和32°的新型5通道气化喷嘴进行了流场和示踪气体CO浓度分布情况的试验,分析了两种入射角对流场分布、回流量变化及示踪气体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入射角a=32°的喷嘴产生的回流区及回流量大于入射角a=30°的喷嘴产生的回流...  相似文献   

4.
新型水煤浆喷嘴雾化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该文对自行开发出的新型水煤浆喷嘴进行了雾化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喷嘴流量(负荷)和气化剂流量等因素对雾化颗粒分布、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和喷嘴雾化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雾化流场内颗粒呈双峰分布,并且随着负荷的降低SMD减小,雾化颗粒分布更加均匀,雾化效果变好;而随着气化剂流量的增加SMD降低,雾化颗粒分布均匀性也变好,雾化效果明显转好.  相似文献   

5.
张力  钟毅  施平平 《湖南电力》2007,27(5):9-1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平台,针对典型300MW机组脱硫系统喷淋塔采用可视化技术对喷淋层间距、喷嘴压降、喷淋角变化时喷淋层喷淋效果、传质特性和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喷淋层间距、喷嘴压降与喷淋角度变化对覆盖效果影响很小,喷淋层间距、喷嘴压降和喷淋角增大均能增强气液传质,同时喷淋层阻力也随之增大。提出典型300MW机组WFGD浆液喷淋系统喷嘴选择与布置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旋转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将喷嘴入流条件分为入流流量比(切向流量与轴向流量之比)以及入流总流量两个因素,分析了两者对喷嘴出口旋流结构、切向速度分布以及喷嘴出口旋流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入流流量比对喷嘴出口的切向速度大小及其径向分布都有影响,而入流总流量只影响其大小;入流流量比和入流总流量的增加均可使喷嘴出口的旋转流动增强,但只有入流流量比的增加可使喷嘴出口旋流数增加,而旋流数是喷嘴加旋效果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7.
压力式雾化喷嘴径向喷淋密度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扇形排状量筒装置对典型压力式雾化喷嘴的径向喷淋密度进行了实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HHSJ异型喷嘴径向喷淋密度分布的对称性较好,喷淋密度沿半径方向具有两个峰值,其中外延峰为一个明显的最高峰.研究发现,采用这种测量装置,可以准确便捷地得到压力式雾化喷嘴的径向喷淋密度.  相似文献   

8.
以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常用的旋流喷嘴为对象,研制了几何相似的系列喷嘴和仅出口直径变化的系列喷嘴,并选择实心锥喷嘴和螺旋喷嘴作对比,经过大量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旋流喷嘴的体积流量变化规律,得到旋流喷嘴体积流量与压力的平方根近似呈线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喷孔直径,不会影响旋流喷嘴的流量-压力特性;几何相似时,增加喷孔直径,最大体积流量增加;相同压力下,螺旋喷嘴流量最大,旋流喷嘴次之,实心锥喷嘴最小。建立了旋流喷嘴的数学模型,采用Fluent对喷嘴内部流动和体积流量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喷嘴内部流动、中心断面压力分布特性和流量-压力特性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热水透平是节能时代的产物;其喷嘴性能的优劣对整个热水透平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叙述热水透平喷嘴开发的现状;展示能充分实现热水微粒化的均质的汽液两相流喷嘴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湿法烟气脱硫旋流喷嘴雾化粒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兆东  王世和  王小明  赵欢 《热力发电》2006,35(1):28-30,33
以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常用的旋流喷嘴为对象,研制了几何相似的系列喷嘴和仅出口直径变化的系列喷嘴。选择实心锥喷嘴和螺旋喷嘴进行对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旋流喷嘴的雾化粒径变化规律和雾化粒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旋流喷嘴结构参数对雾化粒径的影响较大;在雾化粒径为(1300~3000)μm时3种喷嘴相比,螺旋喷嘴能耗最低,而旋流喷嘴的雾化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加工水平对微小音速喷嘴性能的限制,提出了收缩喷嘴、扩散喷嘴和圆锥形文丘里喷嘴 3 种非标准音速喷嘴 结构,并分析形状结构对 3 种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 选取喷嘴喉径为 0. 03~ 0. 12 mm,分别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并分析 收缩段、喉部和扩散段的几何结构对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对比了喷嘴的流动特性。 研究发现,扩散喷嘴的流出系数和临 界背压比较优,且该类喷嘴加工难度最小。 此外,喉径和喉部长度对喷嘴流动特性的影响最大,喉径越大,喉部长度越小,喷嘴 流动特性越好。 这为后续微小喷嘴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型汽轮机不同喷嘴配汽方式对轴瓦温度和轴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法科 《电力建设》2012,33(10):67-70
汽轮机不同配汽方式下,机组轴瓦温度和轴振动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不同喷嘴配汽方式下转子受力情况的理论分析,得出不同配汽方式下转子受力特点。针对CLNZK660型汽轮机,在不同喷嘴配汽方式下轴瓦温度和轴振动变化情况,得出不同喷嘴配汽方式对轴瓦温度和轴振动的影响规律,进而给出合理选择配汽方式的方法与经验,对汽轮机组实现顺序阀调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冷态试验模型上对内循环流化床二次风喷嘴角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二次风喷嘴角度,为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PIV激光测速仪对某调节级喷嘴叶栅(73A)进行了气固两相流场测量,以研究粒子的尺寸和速度对喷嘴叶栅内粒子运动轨迹及磨蚀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粒尺寸的增加,撞击速度减小,撞击角度和撞击次数增大,叶栅磨蚀大都是大、中粒子造成。粒子的撞击速度与气流速度成正比,气流速度越高,粒子对喷嘴壁面的磨蚀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测量稀疏气固两相流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对常温下稀疏气力输送的固体浓度、速度和质量流量进行了测试研究。浓度分布采用单层电容传感器,速度分布采用双层电容传感器得出相关信号。由测得的速度及体积分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质量流量。为克服电容传感器敏感场的不均匀性对成像造成的影响,实验系统中装置了一旋风分离装置,通过旋风分离作用将固体颗粒主要集中在壁面区域,传感器电极布置在分离器直管上。通过对截面体积分数分布、平均值以及波动特性的分析证明了这种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相关测量结果与称重法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这种方法可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RP中速磨煤机石子煤排量较大,风环及衬板装置磨损严重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对某电厂的HP型磨煤机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其内部的流场数据并与RP磨煤机进行对比,探究两者差别。结果显示:RP型磨煤机风环喷嘴中存在漩涡,造成了涡流损失并且加速了风环磨损,而且由于各喷嘴风量分布不均,部分风环口风量过小,造成了石子煤排量较大,而HP型磨煤机由于采用了旋转风环,各风环喷嘴风速趋于均匀,涡流减少,石子煤排量大幅降低,所以采用旋转风环可以有效地改善磨煤机中的上述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17.
HP中速磨煤机内部一次风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法对中速磨煤机内的一次风流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由于一次风是从磨煤机一侧吹入,故不同风环处的入口静压和流量呈不均匀分布,模拟也验证了风环处的风速最高。风环处的高风速以及不同风环流量的不均匀分布是影响煤粉输送、石子煤排放等性能的重要因素。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有针对性地对中速磨煤机开展风环改造、风室改造等工作,以使磨煤机的性能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