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豆豉是一种具有很多益处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其香气成分在体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检验豆豉香气成分(volatile components of Douchi,VCD)与抗癌作用之间的关系。经0.4、0.8、1.6 mg/mL的VCD处理48 h后,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1.6 mg/mL的VCD具有最高的抑制效果(抑制率84.6%)。0.4 mg/mL和0.8 mg/mL的VCD处理同样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29.7%和55.6%。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1.6 mg/mL VCD作用CNE-1细胞后处于G1期细胞有36.2%。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VCD通过上调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细胞淋巴瘤因子-2相关X蛋白、p53、p21、E2F1、p73、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和下调B细胞淋巴瘤因子-2、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2、人凋亡抑制蛋白(human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HIAP)-1、HIAP-2、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κB的mRNA的表达来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VCD包含的63种化合物可能导致CNE-1细胞的凋亡。这些结果表明,VCD具有体外诱导CNE-1细胞凋亡的作用,这些效果来源于VCD复杂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李贵节  张静  孙鹏  骞宇  赵欣 《食品科学》2018,39(23):161-169
豆豉是一种具有很多益处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其香气成分在体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检验豆豉香气成分(volatile components of Douchi,VCD)与抗癌作用之间的关系。经0.4、0.8、1.6 mg/mL的VCD处理48 h后,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1.6 mg/mL的VCD具有最高的抑制效果(抑制率84.6%)。0.4 mg/mL和0.8 mg/mL的VCD处理同样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29.7%和55.6%。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1.6 mg/mL VCD作用CNE-1细胞后处于G1期细胞有36.2%。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VCD通过上调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细胞淋巴瘤因子-2相关X蛋白、p53、p21、E2F1、p73、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和下调B细胞淋巴瘤因子-2、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2、人凋亡抑制蛋白(human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HIAP)-1、HIAP-2、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κB的mRNA的表达来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VCD包含的63 种化合物可能导致CNE-1细胞的凋亡。这些结果表明,VCD具有体外诱导CNE-1 细胞凋亡的作用,这些效果来源于VCD复杂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张召锋  顾娇娇  鲍雷  蔡夏夏  李勇 《食品科学》2014,35(15):232-23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ipoic acid,LA)和乙酰左旋肉碱(acetyl-L-carnitine,ALC)改善炎症细胞因子介导胰岛细胞功能障碍的效果并探讨机制。方法:大鼠胰岛素瘤RIN-m5f细胞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联合作用(TII)48 h造成损伤模型。LA和ALC干预48 h后噻唑蓝法检测胰岛细胞的活力情况,荧光细胞技术法检测细胞的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和胰岛素分泌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II作用48 h可使RIN-m5f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凋亡增加;并降低基础状态下和高糖刺激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ROS水平,增加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增加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水平,促进NF-κB向细胞核转位;TII还可增加RIN-m5f细胞内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I-κB、Bcl-2表达,增加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而LA、ALC可改善TII诱导的RIN-m5f细胞凋亡,提高基础状态和高糖刺激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水平;抑制NF-κB向细胞核转位、降低细胞NO水平;降低Bax、Caspase-3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I-κB、Bcl-2表达,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LA与ALC联合作用效果强于单独作用。结论:炎症细胞因子作用48 h可通过ROS-cytochrome c-NF-κB-NOS-NO通路最终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进而影响胰岛素分泌;LA和ALC联用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4.
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了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和凋亡诱导作用,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Gen对人胃癌细胞NF-κB、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en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抑制NF-κB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提示:Gen抑制NF-κB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可能是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作用于T24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指数,半定量RT-PCR检测Cx43、Bcl-2、Bax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x4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10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均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抑制率分别为28.83%、63.02%,并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凋亡率分别为0.126±0.022和0.190±0.024(P≤0.01),随β-胡萝卜素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02)。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上调Cx4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间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下调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Bax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上调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β-胡萝卜素(10,20μmol/L)能通过有效下调Bcl-2 mRN...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酱香型白酒中非乙醇物质(JFY)抗幽门螺杆菌代谢物(Helicobacter pylori Metabolites,HPM)导致的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炎性损伤作用。方法:参考文献方法获得JFY及HPM;MTT法检测JFY、HPM对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细胞活性的影响;ELISA测定JFY对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索JFY抗HPM刺激GES-1诱发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HPM显著降低GES-1细胞活性;JFY预处理GES-1细胞显著抑制由HPM刺激导致的细胞活性降低(P0.05),JFY抑制HPM刺激导致的IL-1β、IL-8及TNF-α分泌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JFY可通过调节GES-1细胞内Bax、Bcl-2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结论:酱香型白酒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可减弱HPM对GES-1细胞损伤,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8及TNF-α的分泌及调控Bax、Bcl-2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苦丁茶黄酮通过caspases(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活化诱导人HSC-3口腔癌细胞凋亡的效果进行了观察。通过MTT实验发现在0~150μg/m L浓度下,苦丁茶黄酮可以抑制HSC-3癌细胞的生长,但不影响HOK口腔角质细胞(正常细胞)的增殖。150μg/m L浓度下苦丁茶黄酮对HSC-3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78.9%)超过同浓度下市售大豆异黄酮胶囊物(42.8%)。通过检测癌细胞的m RNA表达强度发现,相对于对照癌细胞,苦丁茶黄酮可以上调HSC-3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Bcl-2相关X蛋白)、Fas(凋亡相关因子)和Fas L(凋亡相关因子配体)的表达,下调Bcl(B淋巴细胞瘤)-2、Bcl-x L、c IAP(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和c IAP-2的表达,并且随着苦丁茶黄酮浓度的升高,这些趋势进一步加强。实验结果证实苦丁茶黄酮可以在体外通过caspases的活化实现诱导HSC-3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铁观音茶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用脂多糖作用于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用吲哚美辛和不同浓度铁观音提取物处理,检测NO和IL-6的分泌情况,qPCR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激酶(IKKβ),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核转录因子κB p65(NF κB p65)及其磷酸化产物的相对表达。结果显示,铁观音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炎症介质NO分泌和IL-6蛋白表达量(p<0.05),抑制炎症相关基因iNOS、COX-2、TNF-α和MCP-1等表达,并极显著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KKβ、IkB和p65的磷酸化(p<0.01)。以上结果表明,铁观音茶提取物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GSPE)诱导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凋亡的效果及机制。方法:ECA109细胞用0、25、50、100、200、400 μg/mL GSPE干预24 h,噻唑蓝法检测并计算不同质量浓度GSPE对ECA109细胞的活性抑制情况,选取半数抑制浓度(50 μg/mL)作为干预剂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炎性因子及Bax/Bcl-2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质量浓度GSPE作用24 h均可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率由54.44%增加到82.80%;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空白对照组,GSPE和NF-κB抑制剂BAY11-7082可显著抑制细胞内炎性因子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产生以及C型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分泌(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SPE和BAY11-7082处理使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NF-κB信号通路中IκB、p65、p50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IκB、p65、p50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GSPE可通过抑制PGE2、CRP的产生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活化Bax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木犀草素及其3种黄酮苷(木犀草苷、荭草素、异荭草素)为研究对象,基于HTP-1细胞探究其抗炎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4种黄酮类化合物预处理后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信号通路调控蛋白κB抑制因子α亚基(α inhibitor of κB,IκBα)、IκB激酶β亚基(IκB kinaseβ,IKKβ)、P65的表达情况,以及抗氧化相关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及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情况。结果:4种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荭草素可以进一步抑制促炎因子IL-1β的表达(P0.01);木犀草素及3种黄酮苷均可以显著抑制炎性细胞中IKKβ、IκBα的磷酸化,3种黄酮苷还可减少细胞核中P65的表达量,进而较好地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活性;荭草素可极显著促进炎性细胞中Nrf2的表达(P0.01),促进Nrf2发生核移位(P0.01),使HO-1的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P0.01),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及3种黄酮苷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中荭草素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控蛋白IKKβ、IκBα、P65的表达发挥较强的抗炎活性,显著降低细胞中TNF-α、IL-6、IL-1β的表达,同时通过促进核转录因子Nrf2的表达与核移位,激活Nrf2发挥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使细胞中HO-1酶表达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阿里红粗多糖(Fomes Officinals polysaccharide, FOPS)及阿里红多糖组分(FOPS-a)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 NF-κB p65)表达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释放的影响, 初步探讨阿里红多糖组分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50、100、200 μg/mL)的FOPS及FOPS-a对IL-1β、TNF-α、p65、TLR4 mRNA表达量的影响;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OPS及FOPS-a对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p65)和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p-Iκbα)表达水平的影响; 用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细胞后,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不同浓度的阿里红多糖可以显著提高TLR4、p65、TNF-α、IL-1β mRNA表达量和p-NF-κBp65和p-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5); 通过阻断NF-κB途径可以显著抑制FOPS及FOPS-a对TNF-α、IL-1β、IL-6促进分泌的作用(P<0.05)。结论 FOPS及FOPS-a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与其激活NF-κB信号途径进而调节TNF-α等因子的基因表达和控制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余甘子提取物降血糖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余甘子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其对LO2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 RNA表达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反应元件(PPER)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活性的影响。该实验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对余甘子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得到三个组分;采用Real-Time PCR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研究余甘子提取物及其有效组分对GLUT-2和PPARγm RNA表达和PPER和NF-κB荧光素酶活性。余甘子提取物可以显著升高GLUT-2和PPARγm RNA的表达和PPRE报告基因的活性,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可以降低NF-κB报告基因的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大孔树脂柱30%乙醇洗脱物为其有效活性组分。通过Sephadex LH-20,ODS和制备HPLC等柱色谱技术分离鉴定了一个主要的成分为没食子酸;余甘子可能是通过升高GLUT-2和PPARγ的表达和抑制相关炎症通路发挥降血糖作用,没食子酸可能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探讨黄皮果果核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kernel,EOK)对诱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OK处理B16-F10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并用不同浓度EOK处理B16-F10细胞24 h,荧光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变化、磷脂酰丝氨酸蛋白抗体/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ropidiun iodide,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 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phosphorylate nuclear factor-кB,NF-кB P-P65)、Cleavedcaspase 3、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显示,EOK各处理组均能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P 0.05或P 0.01),其趋势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nnexin V-FITC/PI检测发现EOK可诱导B16-F10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也显示EOK可使B16-F10细胞NF-кB 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Cleaved-caspase 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Bax/Bcl-2比值增大。结果表明,EOK可诱导B16-F10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胞内NF-кB P65蛋白表达,降低其磷酸化水平,激活Bcl-2/Bax/caspase 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嗜酸乳杆菌对人体肠道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将pH 5.5和pH 7.5条件下培养的具有不同黏附特性的嗜酸乳杆菌与人结肠癌细胞HT-29共同培养,测定其免疫因子的变化。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IL-10、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了免疫因子IL-8、IL-10和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T-29细胞与两种pH值条件下的嗜酸乳杆菌共同培养后,在转录水平上,较空白对照组均呈现出Hsp70和TNF-α基因表达的极显著上调,IL-8、NF-κB和TLR-4基因表达的极显著下调(P0.01)。pH 7.5组与pH 5.5组对比,Hsp70、IL-10和TNF-α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NF-κB和TLR-4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在两种pH值条件下,HT-29细胞的TNF-α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IL-8的质量浓度极显著降低,并且pH 7.5组的IL-10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pH 5.5组(P0.01)。综上,弱酸、弱碱性肠道条件下的嗜酸乳杆菌能促进肠道细胞免疫,且pH 7.5的弱碱性肠道环境与pH 5.5的弱酸性肠道环境相比,更能显著增强嗜酸乳杆菌对肠道的免疫效应,维护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2种芹菜素黄酮氧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5-O-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甙元)和2种芹菜素黄酮碳苷(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抗炎活性。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芹菜素黄酮苷在炎性细胞THP-1中的蛋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析细胞中细胞因子变化。结果:4种芹菜素黄酮苷均能极显著抑制IL-10 mRNA的上升(P<0.01),且牡荆素、异牡荆素能够极显著地抑制环氧合酶-2酶活力(P<0.01),此外,异牡荆素还通过极显著抑制白细胞介素1β(P<0.01)和白细胞介素6(P<0.01)发挥了更有效的抗炎作用,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极显著抑制了肿瘤怀素因子TNF-α的表达(P<0.01),5-O-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甙元则对除IL-10外的其余几种细胞因子无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8位碳苷取代形成的芹菜素黄酮苷(即异牡荆素)对核转录因子P65(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亚基之一)的核移位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其余3种芹菜素黄酮苷的抑制作用(P<0.01)。但异牡荆素未通过抑制上游调控蛋白IκBα(α Inhibitor of κB,κB抑制因子α亚基)、IKKβ(IκB Kinase β,IκB激酶β亚基)而抑制NF-κB蛋白家族P65蛋白。结论:芹菜素黄酮碳苷尤其是异牡荆素在THP-1炎性细胞模型中具有更好的抗炎活性作用,但异牡荆素的抗炎作用并非通过IκBα依赖型的NF-κB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形成炎症模型,评价γ-谷维素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γ-谷维素,分析培养基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以及NO_2~-/NO_3~-含量,发现γ-谷维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分析mRNA表达水平,确定γ-谷维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确定γ-谷维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综上所述,γ-谷维素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NO等分泌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Gen)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了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PC12细胞传代培养48 h后,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模型组(20 μmol/L),Gen干预组(25,50和100 μmol/L),Gen预处理2h后,经Aβ25-35染毒,建立细胞损伤模型;24 h后,收集细胞,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C12细胞caspase-3,caspase-9,bcl-xl,bad和LRP5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β组细胞caspase-3,caspase-9和bad mRNA表达上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l-xl,LRP5 mRNA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相比,Gen高剂量组可显著下调PC12细胞caspase-3,caspase-9和bad mRNA表达(P <0.05);Gen高剂量组可显著上调bcl-xl,LRP5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en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bad mRNA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xl,LRP5 mRNA表达,拮抗Aβ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究驼乳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以牛Ⅱ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液注射于雌性Wistar大鼠皮下,构建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和驼乳脂组。通过为期30 d的驼乳脂涂抹,测量大鼠体质量、后足肿胀度和脏器指数,观察滑膜切片病理学变化,大鼠关节骨表面变化、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以及滑膜组织中重要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经驼乳脂涂抹后,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足爪肿胀显著降低(P0.05);关节间隙和骨侵蚀明显恢复;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减少,新生细胞增加;显著提高了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滑膜组织中IL-1β、核转录因子-κB的抑制因子(IκB)、IκB激酶(IKK)、蛋白激酶1(RIP1) mRNA的表达量(P0.05)。驼乳脂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缓解CIA大鼠关节炎。  相似文献   

20.
王磊  张富春  刘军 《食品科学》2019,40(23):189-198
目的:探讨阿魏菇乙酸乙酯相三萜类化合物(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Pleurotus ferulatus triterpenoid,PFTP-E)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检测PFTP-E体外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PFTP-E对Eca109细胞的增殖、周期、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以及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FTP-E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Caspase9、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真核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CHOP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FTP-E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进而诱导Eca109细胞凋亡。PFTP-E可引起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崩溃并导致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PFTP-E可上调细胞色素c、Bax、p-eIF2α、CHOP表达,下调Bcl2、Cyclin B1表达,显著增强剪切型PARP、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同时诱导内质网应激,激活MAPK/JNK信号通路。结论:PFTP-E能有效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与线粒体损伤途径、周期阻滞、内质网应激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