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类降压药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十分常见。在降压治疗中.相当多的治疗对象是糖尿病患者。1999年2月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六类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ATⅡ)受体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均适合作为一线降压药。了解这些药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线降压药选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是药物治疗不仅仅以降压为目的,而是在降压的同时必须保护靶器官(心、脑、肾)不受损伤为目标。 1类别选择根据WHO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主要选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6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中国高血压联盟选择前5类作为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和AT2受体)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主要从AT1和AT2受体的功能,基因等方面阐述了两种受体在高血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AT1受体发生异常变化。破坏体内升压与降压系统的平衡,是高血压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AT2受体与AT1受体的作用正好相反,两种受体相互拮抗,相互平衡,另外,还叙述了AT1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研究进展,AT1受体相互拮抗,相互平衡,另外,还叙述了AT1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一些研究进展,AT1受体拮抗剂较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更特异地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较以前都有很大进展。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8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周围血管扩张药及咪唑啉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5.
杜金山 《天津药学》2009,21(5):77-78
1.患者简介 患者,48岁,男性,患高血压病6年。曾先后服用利尿剂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类抗高血压药物,但血压仍持续170/105~180/110 mm-Hg。  相似文献   

6.
杨荔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37-138
国内外几个重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将利尿剂、β-1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α-2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应用抗高血压药对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并且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共193例.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分为4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组、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高效、口服吸收的抗高血压药物,近期研究显示对高血压病人除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有其他优势减少左心室肥大,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进程及脑、肝保护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内皮素受体双重拮抗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受体双重拮抗剂的研究开发近况,并讨论其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血管紧张素受体和内皮素受体双重拮抗剂以AngⅡ和ET-1之间的双向正反馈机制作为其治疗高血压的主要靶点。此类化合物对AngⅡ受体和ET-1受体兼有拮抗作用,因此有可能比单一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或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疗效好,适应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0.
康毅  王国祥 《天津医药》1998,26(12):757-759
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已获肯定。而最直接影响AⅡ效应的途径就是在受体水平拮抗AⅡ。本文就有关AⅡ受体和非肽类AⅡ受体拮抗剂,特别是其代表性药物洛沙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AⅡ受体的研究近况 1.命名 放射配基和生化药理实验均证实存在着两种AⅡ受体。既往对两种受体的命名存在争议,为此国际药理联盟(IUPHAR)血管紧张素受体命名委员会于1994年通过了AⅡ受体的最新命名原则:(1)血管紧张素受体缩写采用AT。(2)以阿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是否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的治疗产生影响.方法:选取1973年7月-2007年7月间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病因、合并症、电解质、心功能以及ACEI、β-受体阻滞剂、ARB等药物的应用情况.根据年代分为A(1973~)、B(1980~)、C(1990~)、D(2000~2007)共4组.结果:入选6602例次,男3 325例次(50.4%),女3277例次(49.6%).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贫血在4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等患者中的应用比例均高于无合并症者,并于最近年代中的应用比例增加.结论:在某种程度上,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等合并症的存在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2.
叶蕊  胡世云  施卿卿 《海峡药学》1999,11(4):106-108
自从第一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对高血压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此后又有10多种ACEI相继问世,目前成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但ACEI都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促使人们继续寻找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A)是一个更新换代的抗高血压药物,它的发现与应用给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高效、口服吸收的抗高血压药物,近期研究显示对高血压病人除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有其他优势:减少左心室肥大,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进程及脑、肝保护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作为心功能的主要调节者,其重要作用已自拮抗这一系统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在目前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地位而得到相当佐证。大量临床研究业经确认,醛固酮拮抗剂、  相似文献   

15.
浦苏山 《家庭用药》2012,(12):80-80
1.以下哪类药物不属于降压药物? A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B胰岛素C利尿剂D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高效、口服吸收的抗高血压药物,近期研究显示对高血压病人除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有其他优势;减少左心室肥大,提高心脏收缩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进程及脑,肝保护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葛睿  王秋娟 《药学进展》2005,29(6):254-260
简述肾小球硬化的产生机制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肾小球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原理。肾小球硬化是大多数肾脏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分为5类(交感神经抑制剂,血管扩张药,利尿降压药,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能引起小动脉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加;调节醛固酮的分泌(释放增加),使水、钠重吸收增强,血容量上升;引起心输出量增加;使儿茶酚胺睡或,在交感神经末梢则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使平肌细胞增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在受体水平对抗血管紧张素Ⅱ的病理生理效应。重点介绍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酯、他素沙坦、依普罗沙坦、替米沙坦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受体水平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挥抑制作用,因此理论上可能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用更充分,特别是ARB对血管紧张素(Ang)Ⅱ的阻断作用可能更完全.但上述假设并未获得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本文对临床循证研究进行回顾提出,患者在不能耐受ACEI时使用ARB替代治疗可取,但不推荐以ACEI与ARB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共有4种亚型(ATI、AT2、AT3和AT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是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以ATl受体拮抗剂和AT2受体拮抗剂应用较多。近年来,随着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的深入,涌现出诸多具有良好药理活性的选择性ATl受体拮抗剂、双重作用靶点的非选择性ATl受体拮抗剂和选择性AT2受体拮抗剂。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