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17例患者中 12例胰岛细胞瘤者手术 9例 ,术后血糖全部恢复正常 ;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中 3例为恶性 ,2例为良性 ,手术后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胰岛细胞瘤容易误诊误治 ,早期诊断是关键 ,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1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病例得到准确诊断,并进行了成功的手术切除, 术后血糖上升5. 5 mmol/L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经手术切除肿瘤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某院2001.1~2010.12收治的胰岛细胞瘤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肿瘤位于胰头7例,胰颈4例,胰体尾14例。肿瘤直径0.5~20cm。13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均有Whipple三联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和/或CT检查,7例术前行DSA检查。2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肿瘤切除16例,胰体尾部切除5例,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2例,胰颈部切除1例,瘤灶切除后十二指肠修补+旷置+胰头-十二指肠空肠壁吻合1例。术后发生胰漏1例。全部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NIT无特异临床表现,但影像学检查能较有效检出。FIT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CT和DSA是有效的术前定位方法。手术切除是胰岛细胞瘤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嗜铬细胞瘤。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或增生的肾上腺,效果良好,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胰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为临床少见肿瘤,恶性胰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更为少见,多发生于中青年,尤以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和CT检查对手术切除有一定帮助。诊断以病理诊断为主。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率高,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胰岛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7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CT诊断和病理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CT的定位诊断率为82%(14/17),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2%(2/17)。结论非功能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CT检查可以明确肿瘤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B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入院时诊断为胰岛B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临床最后诊断,将其分为胰岛B细胞瘤组(16例)和反应性低血糖组(6例),并详细比较有关指标.结果 饥饿/冷汗、昏迷、Whipple三联征、饥饿试验、空腹静脉血胰岛素(IRI)与血糖(G)的比值(I/G)大于0.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作时血糖数值、精神症状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可早期发现该病,尤其是Whipple三联征、饥饿试验、I/G>0.3等指标在初诊时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胰岛β细胞瘤又称胰岛素瘤,以间隙性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发作性低血糖症状为特征。上世纪末在尸检中首先发现胰腺胰岛细胞瘤。1927年Mayo首例报道手术治愈胰岛素瘤患者)。本病发病率1/1.25X10~6,男女之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个家族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病人均临床治愈后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7年,临床症状均消失,复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合并存在内分泌肿瘤;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预后较好;对患者的家族成员需进行长期随访跟踪检查。  相似文献   

10.
膀胱嗜铬细胞瘤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均通过膀胱镜检查获得定位诊断并均经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膀胱部分切除,1例行全膀胱切除术。结果8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8例获随访,时间5个月~3年,6例痊愈,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1例于术后8个月死于脑出血,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尿香草扁桃酸测定是主要的定性检查手段,膀胱镜是最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准备同其他部位嗜铬细胞瘤,极为重要,术式选择应依据病灶大小及部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不同部位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10例患者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4例,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2例,肾门区域2例,膀胱1例,阴道1例,右肾上腺前下方1例,左肾下方1例,耻骨后1例(为复发,侵犯耻骨及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生化诊断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相似,但定位诊断较困难。定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配合同位素间碘苄胍(131I-MIBG)和血管造影。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发生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辅以放疗、化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CT和MRI表现.结果 34例患者行CT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CT和MRI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以手术病理确诊;CT诊断中33例(97.06%)患者符合诊断标准,32例行MRI检查的患者均诊断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符合率100%.所有患者的病灶边缘均比较光滑,而且病灶边缘与周围结构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点;18例患者病灶周围结构出现推移;5例病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是太清晰,扫描显示包膜不完整,但是与手术病理发现不一致.结论 CT和MRI检查均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监测控制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心律失常、预防高血压危象等。结果15例患者如期手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无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等典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尿香草扁桃酸升高占22%(9/41);影像学表现为回声、密度或信号均匀(直径≤2.0 cm)或不均匀(直径> 2.0 cm);13例行开放性手术,3例术中血压明显波动;29例行腹腔镜手术,1例术中血压明显波动.41例成功切除肿瘤,1例因肿瘤与肾、胰、脾等周围组织脏器粘连严重无法切除.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随访1~7年,1例复发,12例失访.结论 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患者内分泌检查阳性率较低,定性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帮助较大.怀疑嗜铬细胞瘤患者均应按嗜铬细胞瘤行术前准备,不能除外者,术中及术后加强监护.腹腔镜手术在减少术中高血压危象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胰岛细胞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胰腺肿瘤,根据是否具有内分泌功能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类,治疗多以外科手术为主。由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且术中定位相对困难,故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1]。当患者诊断不明确时往往无法制定合理的西医治疗方案,但中医治疗却可以缓解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8例脐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性7例,女性1例。6例术前诊断为脐尿管癌,2例诊断为膀胱肿瘤,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常规的膀胱部分切除术,另外6例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6个月后死亡;5例腺癌患者4例于术后2~5年死亡,1例存活至今;2例葡萄状肉瘤死亡。结论血尿是脐尿管癌的常见特征,扩大性膀胱切除术是标准手术方式,由于脐尿管癌预后效果差,早诊断早治疗对脐尿管癌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诊断腱鞘巨细胞瘤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发病部位、基本病理变化及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01例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腱鞘巨细胞瘤中有92例肿物切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 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基本一致,未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病例,另9例未见手术记载.结论 针吸细胞学检查腱鞘巨细胞瘤对指导临床治疗、术后随访优于其他检查方法 ,是该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不同部位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10例患者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肿瘤位于腹主动脉旁4例,腹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2例,肾门区域2例,膀胱1例,阴道1例,右肾上腺前下方1例,左肾下方1例,耻骨后1例(为复发,侵犯耻骨及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和生化诊断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栩似,但定位诊断较困难。定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及磁共振检查,配合同位素间碘苄胍(^131I-MIBG)和血管造影。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发生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可辅以放疗、化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剑  陶沙  金星  马建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31-4932
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5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意外瘤20例,高血压、血或尿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其主要特点,意外瘤5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腹部B超异常14/15例,CT异常25/2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良性嗜铬细胞瘤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原发肿瘤24例,肾上腺外肿瘤1例。结论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影像学检查仍是嗜铬细胞瘤首选的诊断方法,手术为根本的治疗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行腹部B超以提高非典型嗜铬细胞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无典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及CT检查多表现为轮廓较清晰的囊实性肿物,中央有低密度区或坏死区,周边实质部分可见不均匀强化.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者5例(16%,5/31),尿中儿茶酚胺(CA)升高者6例(24%,6/25),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者5例(20%,5/25);26例术前怀疑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给予降压及扩容治疗;32例成功手术切除肿瘤,探查取病理术1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至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C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较低,为定性诊断带来困难.影像学检查对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于瘤体较大、无症状的肾上腺肿瘤,术前也应按嗜铬细胞瘤常规作药物准备,以减少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